查文庫>柳宗元> 淺析柳宗元的《江雪》

淺析柳宗元的《江雪》

淺析柳宗元的《江雪》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詠雪”一直是中國傳統文學的一個重要主題,歷代不乏佳句名篇。王維的“隔風驚竹,開門雪滿山”寫得渾然敦厚;岑參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洋溢著綺麗芬芳;李白的“燕山雪花大如席”馳騁著詩人浪漫想象,論名篇則有謝莊的《雪賦》、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辛棄疾的《水調歌頭》和《王政之右司吳江觀雪見寄》等等。

  柳宗元的《江雪》即是一篇炙人口的詠雪佳作,寫於柳宗元被貶永州之後。“江雪”指湘江雪景。全詩匠心獨運,佈局巧妙,生動刻畫了一位堅毅、澄潔、傲岸、狷介的漁翁老者形象,反映了作者在政治失敗遭遇貶謫後孤獨寂寞、堅守節操的精神風貌。

  詩文並沒有直接從雪景寫起,而是從四句當中每一首字“千”、“萬”、“孤”、“獨”著筆,別緻新穎,不落俗套,層層出深意:

  一、一個孤獨至極的環境

  鳥雀飛絕,行人絕跡,詩的前兩句以高度括的藝術手法,以雄奇開闊的筆力,透過選取荒陌山村典型景物“千山”、“萬徑”,渲染了天廣地遠,萬物肅殺,寥廓蒼涼的意境氛圍。“千”對“萬”,極言數量之多,範圍之廣;“山”對“徑”,“山”為縱“徑”為橫;“鳥飛”對“人蹤”,一鳥一人,一動一靜,一高一低,這樣縱橫上下,物人皆具,動靜相生,氣勢舒展高遠,從這裡我們又完全可以窺悟和不得不慨嘆詩人視野之獨特,裁減之得體,取景之高妙了。“絕”、“滅”二字則將筆鋒急轉,萬物清空,百無聊賴。“絕”、“滅”是窮盡、淨盡,到了極致的意思,是生之事物的徹底覆滅和消失殆盡,從而把大雪、酷寒烘托出來,詩到此處沒有寫雪,但由結語“江雪”反觀,此處愈是寫空寫靜寫無寫滅,愈是處處見雪,甚至雪的色彩、厚重、威力都明晰可感了。這樣,一幅荒廣無、大雪恣肆,寒風徹骨,天寒地凍的冬雪圖其實早已躍然紙上。而自然風雪,正是政治風雪的象徵,賦中有比,曲折含蓄地點出作者的`政治處境。萬籟俱寂,風雪交加,了無生機又無所依傍,此景此境,人何以堪?

  二、一種孤獨至深的心情

  詩篇第三、第四句緊承一、二句直寫孤獨,直逼內心。第三句兩個名詞意象羅列,孤舟一隻蓑笠翁一人,簡潔至極的交代,“孤舟”也點明瞭孤獨的主人公出場的地點。第四句最為精彩四射,以“獨”領風騷,孤舟獨釣,吾道獨孤,“雪的世界”,“‘釣’的境界”,“翁的精神”至此轟然脫出。聯絡前面兩句,於“千山”“萬徑”極其寥廓之景中,著一老翁,於無限“絕”“滅”中,著一“釣”字,以動襯其靜,以大襯其小,以廣闊襯孤獨,孤獨的質感、孤獨的量感浸透整個詩篇。

  總體看來,中國文人的孤獨感更多的是抒發對人生的感觸,像“獨在異鄉為異客”,“誰為含愁獨不見”,其中一些也或多或少或明或暗粘帶對功名利祿的追求色彩,柳宗元沉重的憂傷是不能與一般封建官僚宦海浮沉、遷謫失意混為一談的。柳宗元生活的時代是唐王朝走向衰敗沒落的歷史時期,政治危機四伏,以柳宗元為骨幹的革新集團,進行永貞革新,實行“內抑宦官,外製藩鎮”的一系列革新變法措施,但是這次革新活動由於階級基礎薄弱,以失敗告終。永貞革新失敗後,柳宗元一直過著貶謫的生活。他的詩作反映了封建階級內部一個真正有理想的進步人士所遭受的迫害排擠,他的孤獨寂寞充滿著強烈的社會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