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李清照> 李清照的秋天

李清照的秋天

李清照的秋天

  引導語:據歷史記載,趙明誠和李清照愛好金石詩詞,性情相近,感情甚篤,但是趙明誠死後,李清照就一直生活在自己的秋天,我們一起來了解相關的知識資訊。

  大概在每年的這個季節,秋風起,落葉黃,我總是忘了加衣裳,忘了換一床厚被子,躲在床上瑟瑟發抖,於是很容易想起李清照的那句詞——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李清照的一生,是馬不停蹄的憂傷。

  《一剪梅》中說“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李清照十八歲出嫁,沒多少小女兒心性,就開始了閨愁,大概是因為丈夫趙明誠不在身邊,寂寞思念所致。

  想來很奇怪,書中記載說,趙明誠和李清照愛好金石詩詞,性情相近,感情甚篤,但“結縭未久,明誠即負笈遠遊,易安殊不忍別”感情好好的兩人不在一起膩歪,非要搞什麼遠遊,也是頗讓人費解的事。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這些詞讀起來,總是隱約覺得有種女人的怨。

  趙明誠死後,李清照就一直生活在自己的秋天。

  在秋天陪伴她的,唯有憂愁和淡酒。

  李清照存詞四十五首,其中和酒有關的就有二十三首。

  這些飲酒的時刻,尋歡作樂的.屈指可數,更多的是酒入愁腸,人比黃花瘦。

  李清照的心裡,冷的時候多,暖的時候少,曾經的溫暖,也不過是轉瞬即逝的熱鬧,她生命的大部分時間,都在逢秋悲寂寥。

  但李清照是個怨婦嗎?恰恰相反。

  如果生活在現代,她一定是位女強人。

  她曾經絕句中評論項羽: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力透紙背,氣概超過很多大丈夫。

  孀居的作品裡,她很少直接提及對亡夫的思念,卻默默的把兩人合著的《金石錄》繼續編撰完。

  李清照是個堅強的女人,卻並不快樂。

  才女難做,像李清照和張愛玲這種才華橫溢卻又要強倔強的姑娘,往往過得不開心。

  大概是女人一深刻,就容易孤獨。

  所以有時候簡單幹脆點更好。

  不知道她在瞥見楊柳色時,會不會和我一樣,想起王昌齡那句詩來。

 

  李清照寫在秋天的詩詞

  醉花陰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重陽佳節,夜半微涼,薄霧愁雲,黃昏把酒,西風捲簾,人若黃花,獨自一人,心上人在哪兒呢?

  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月滿西樓,獨上蘭舟,一種相思,兩處閒愁,紅藕殘荷,大雁歸來,好一個愁緒的季節。

  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黃花滿地,乍暖還寒,倚欄望遠,點點滴滴愁到天明。

  南歌子

  天上星河轉,人間簾幕垂。涼生枕簟淚痕滋。起解羅衣聊問夜何其。

  翠貼蓮蓬小,金銷藕葉稀。舊時天氣舊時衣。只有情懷不似舊家時!

  蓮蓬小,藕葉稀,天氣依舊,情懷依然!

  鷓鴣天

  寒日蕭蕭上瑣窗,梧桐應恨夜來霜。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

  秋已盡,日猶長,仲宣懷遠更淒涼。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

  暮秋,夜有白霜,秋已盡,日猶長,不如醉去,東籬幽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