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李清照> 從“疊字”談李清照詞的語言創新

從“疊字”談李清照詞的語言創新

從“疊字”談李清照詞的語言創新

  摘要:牽清照是我國南宋時期享有盛譽的女詞人,她的詞具有很高的藝術技巧和獨特的美學價值,她在強調詞的協律,崇尚典雅情致的基礎上,大膽創新,使己的詞作語言風格獨樹一幟,在疊字用法上,她突破傳統格律詩詞的束縛,表現出與眾不同的鮮明個性和極高的造詣,創造出了以自然率真為主要特色的文學語言,她廣泛吸收民間及前人的疊字使用優點,使她的抒情詞達到很高的境界,

  關鍵詞:李清照;語言創新:疊字特徵

  李清照是我國南宋時期享有盛譽的女詞人,是婉約派的代表詞人之一,對宋詞的歷史有著傑出的貢獻。她在強調詞的協律,崇尚典雅情致的基礎上,大膽創新,使自己的詞作獨樹一幟。在疊字疊句的用法上,她突破傳統格律詩詞的束縛,廣泛吸收民間及前人的疊字使用優點,使她的抒情詞達到很高的境界。

  李清照的《聲聲慢》,歷來受到人們的稱讚和欣賞,特別是“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句,大膽聯用七對疊字。尤使詞人們和詞評家們讚歎不止,稱它“創意出奇”(《鶴林玉露》),“用字奇橫”(《詞律》),“句法奇創”(《詞微》)。當然也有少數人持異議,理由是“不過奇筆耳,並非高調”(《自西齋詞話》)。甚至有人持相反的意見,認為“此詞頗帶氣,而昔人極口稱之,殊不可解”(《詞林紀事》)。過去曾有人認為在詞裡動用疊字是李清照的創舉,這種評價也是不妥貼的。

  “疊字”又叫重文,從商周銅器銘文“子子孫孫永寶用”開始,在各種文體中都使用過疊字(孫正剛《詞學新探》)。比較而言,在韻文裡運用得更多些。藝術感染力也更強烈一些。《詩經》、《古詩十九首》裡疊字運用不乏其例,而在唐詩裡可謂司空見慣。如自居易的“新詩三十軸,軸軸金石聲”。甚至有的詩人不憚其厭連用疊字,比如韓愈的《南山》詩:“延延離又屬,夫夫叛不遵,喝喝魚闖萍,落落月徑宿,間閻樹牆垣,駕車廄。參參削劍戟,煥煥玉繡。敷敷花披,閩屋摧雷,悠悠舒而安。兀兀狂以,超超出猶奔,蠢蠢駭不。”

  疊字的運用,並不是李清照的獨創。然而她也不是照貓畫虎,或生吞活剝,而是在前人的已有成就的基礎上,有所創新。這些疊字運用巧妙而又貼切,具有很強的藝術魅力。正如前人徐虹亭所言“首旬連下十四個疊字。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盤也”。

  在運用疊字方面,李清照之所以獨佔頭,是因為她的詞作《聲聲慢》,這首詞的開頭連用了七對疊字:“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用得大膽而成功,是宋詞中絕無僅有的。其大膽之處在於:《聲聲慢》有平仄二體,她用的是仄體,而且在詞的開頭,連用十個難發的齒音:“尋尋”、“清清”、“悽悽”、“慘慘”、“慼慼”,這樣多的齒音連用,是前人所沒有的。由於這些疊字和思想內容的表達有機地揉和在一起,顯得獨具匠心。這十四個疊字包含了三層意思,而這三層意思渾然成為一體:“尋尋覓覓”寫人的動作、神態,表達作者的心理感受,作者內心孤寂而空虛,想要尋覓她過去美好生活,結果是什麼也尋找不到,這就更加深了她的沉寂索寞之感;“冷冷清清”則寫環境的悲涼,這樣的心情又恰逢乍暖還寒的季節,自然倍感清冷:“悽悽慘慘慼戚”,進一步書寫內心感受,內心世界的巨大傷痛。廖廖十四個疊字競融鑄瞭如此豐富的內容,這正是人們推崇李清照疊字運用的原因所在。

  李清照疊字運用恰到好處,而不在多。在元雜劇中,用疊字句最多的《貨郎擔》第三折:“我則見黯黯慘慘天涯雲布,萬萬點點瀟湘夜西。正值得窄窄狹狹溝溝塹塹路崎黑黑暗暗彤雲布,赤溜赤溜瀟瀟灑灑斷斷續續,出出律律忽忽魯魯陰雲開處,霍霍閃閃電光星注,正值著捧摔風,淋淋雨,高高下下凹凹答上一水模糊。撲撲溼溼梳林人物,卻便似一幅慘慘瀟水墨圖。”這樣的'疊字的運用,把一個雙疊和兩個雙疊交錯安排,形成音節促嘈雜,渲染出雲密天暗,瘋狂雨驟之勢。但終覺疊字用得過多。我們知道,萬綠叢中一點紅是美,紅遍郊野也是一種美,但前者能夠給人留下想象的餘地。元人喬夢符的《天淨沙》小令:“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風風韻韻,嬌嬌嫩嫩,停停當當人人。”這樣的疊字毫無真情實感可言,純粹是一種文字堆砌的遊戲,都受到人們的諷刺;清代一位女詞人雙卿的《鳳凰臺上憶吹簫》疊字詞:“寸寸微雲,絲絲殘照。有無明滅難消。正斷魂魂斷,閃閃搖搖。望望山山水水,人去去,隱隱迢迢。從今後,酸酸楚楚,只似今宵。遙遙。問天不應,看小小雙卿,嫋嫋無聊。更見誰誰見,誰痛花嬌?誰望歡歡喜喜,偷素粉寫寫描描?誰還管,生生世世,夜夜朝朝。”全詞總共九十五字的詞篇,疊子多達五十八個,有名詞疊、動詞疊、形容詞疊、代詞疊,疊法靈活多變,毫無堆砌板滯的感覺,的確是全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全新創造。認真探究起來,這首詞運用疊字雖然報精到,在疊字的數量和用法的靈活上甚至超過了李清照的《聲聲慢》,但從總體上來說,卻仍不及李詞其調十四個疊字凝練、含蓄,所包蘊的情感內容也不及李詞豐富和深刻。由此我們認識到,藝術創作中技巧誠然是重要的,倘若它不能完美地為內容服務。技巧就失去了它的意義和光彩。李清照《聲聲慢》詞起調十四個疊字之所以成為千古絕唱,成功的經驗主要也就在於能真切而深刻地表達了女詞人國破家亡夫死這一細膩而豐富的心曲。

  李清照的詞敢於創新,不僅在疊字運用方面具有美感,而且在疊句和偶句運用上也獨見功力。疊句如“甚霎兒晴,要兒雨,霎兒風”(《行香子》)、“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如夢令》),聲調和美,節奏強烈,琅琅上口,從而使感情隨聲調的起伏變化而昇華。對偶句如“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一剪梅》)、“人悄悄,月依依”(《訴衷情》)等,都是極佳的對偶句,平仄協調,屬對工整,圓潤如珠,優美和諧。

  李清照還非常擅於向前人、向民間文藝學習,常有口語熔鍊其中。眾所周知,詞本來是民間的藝術,可是後來被士大夫壟斷,與人民群眾脫離了,因而也逐漸消蝕了它的生氣,詞作搬用典故蔚然成風。但李清照獨具慧眼,沒有隨波運流,注意從民間語言中汲取養料。她的的《聲聲慢》就是一例,如“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的“將息”就並非文人們的書面語言,大約為庸宋時的方言(《李清照集校注》)。再如,“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紅肥瘦”(《如夢令》)這幾句語言簡單樸素,卻十分寫實,表現了女主人與侍女的一段間斷應答,“卻”字生動地表現了李清照對侍女漫不經心的回答的失望與質疑。

  經過上文對李清照詞作的分,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李清照敢於創新,在疊字、疊句和偶句運用上獨見功力;李清照善於從民間語言裡提煉出生動曉暢的口語。李清照以高超的語言運用技能,贏得了當時的文人與之後人的讚不絕口。李清照的詞在具有很高的藝術技巧和獨特的美學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