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老人與海> 《老人與海》的初中讀書筆記

《老人與海》的初中讀書筆記

《老人與海》的初中讀書筆記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這時候,最關鍵的讀書筆記怎麼能落下!但是讀書筆記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老人與海》的初中讀書筆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老人與海》的初中讀書筆記1

  《老人與海》是海明威於1951年在古巴寫的一篇中篇小說,於1952年出版。《老人與海》是海明威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圍繞一位老年古巴漁夫,與一條巨大的馬林魚在離岸很遠的灣流中搏鬥。《老人與海》奠定了海明威在世界文學中的突出地位,對於他1954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也起了重要作用。

  1.每一天都是一個新的日子。走運當然是好的,不過我情願做到分毫不差。這樣,運氣來的時候,你就有所準備了。

  2.不過話得說回來,沒有一樁事是容易的。

  3.不過,一個人並不是生來要被打敗的,你儘可以消滅它,可就是打不敗它。

  4.陸地上空的雲塊這時候像山岡般聳立著,海岸只剩下一長條綠色的線,背後是些灰青色的小山.海水此刻呈現藍色,深的簡直髮紫了.

  5.現在不是去想缺少什麼的時候,該想一想憑現有的東西你能做什麼。

  6.人不抱希望是很傻的。

  7.但是這些傷疤中沒有一塊是新的。它們像無魚可打的沙漠中被侵蝕的地方一般古老。他身上的一切都顯得古老,除了那雙眼睛,它們像海水一般藍,是愉快而不肯認輸的。

  《老人與海》塑造了一個經典的硬漢形象。古巴的一個名叫聖地亞哥的老漁夫,獨自一個人出海打魚,在一無所獲的84天之後釣到了一條無比巨大的馬林魚。這是老人從來沒見過也沒聽說過的比他的船還長兩英尺的一條大魚。魚大勁也大,拖著小船漂流了整整兩天兩夜,老人在這兩天兩夜中經歷了從未經受的艱難考驗,終於把大魚刺死,拴在船頭。然而這時卻遇上了鯊魚,老人與鯊魚進行了殊死搏鬥,結果大馬林魚還是被鯊魚吃光了,老人最後拖回家的只剩下一副光禿禿的魚骨架。

  海明威為什麼沒有讓老人最終勝利呢? 用小說中老人的話來說:“一個人並不是生來就要被打敗的”,“人儘可以被毀滅,但卻不能被打敗。”這就是《老人與海》想揭示的哲理。

  人生本來就是一種無止境的追求。它的道路漫長、艱難,而且充滿坎坷,但只要自己勇敢頑強地以一顆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戰,他將永遠是一個真正的勝利者!

《老人與海》的初中讀書筆記2

  老人或許會和小男孩說起他的傳奇事蹟。

  小男孩也會相信老人曾經真的一個人捕到那麼大的一條魚。

  老漁夫會一點點敘述那一次‘徒勞無功’的心路歷程,也會談及那一次‘不屈不饒’所帶給自己的心靈震撼,以及在這一次歷練與重生之後,會如何看待自己和生活。

  但是老人不會以一副過來人的口吻,滿口經驗之談去阻攔小男孩的成長,因為他從來不曾輕易認輸,他選擇迎難而上,他明白自己有心無力背後的心平氣和。

  相反他會告訴小男要試著與大海搏擊,哪怕明知不敵。

  可也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學會規避風險、要具備面對未知時生存的智慧,學會在黑夜摸索前行,在迷失中辨明回家的方向。

  因為小男孩也終將會成為一個很棒的漁夫,有朝一日他也需要獨自去應對風浪。

  有人說:

  “人生最痛苦的是莫過於堅持了不該堅持的事”。

  我更贊同:

  “在真正嘗試之前,切忌主動腦補全過程,然後輕率的放棄”。

  並不是在表達堅持初心的觀點,你五歲時想當宇航員挺不錯,十歲時想要去改變世界也沒問題,但是三十歲了還縱容自己的年少無知那不有點搞笑。

  而也並非所有的事情都能上升到‘夢想’那般神聖高貴。

  僅僅只是普通生活中普通人所做的普通事情。

  然而能將事情一件有一件做到位就已經很了不起,而其中開始是最關鍵的第一步。

  可是也要明白真正能讓自己變得不同的事情,無一不需要付出極大的心力。

  老人與海的故事如此,我們的生活同樣如此。

  說出那一句“人可以被戰勝,卻不可以被消滅”需要多麼大的勇氣和底氣啊。

  我覺得人世間最痛苦的是自己有機會也有能力去做到的事,最後是那些和你本來差不多的人做到了。

  你不是羨慕嫉妒他也能行,而是顧影自憐我本可以。

《老人與海》的初中讀書筆記3

  一枝美麗的百合開放了,路人見了會情不自禁的去採摘它;而一顆仙人掌整日鬱鬱蔥蔥,即使有人想要去摘也會顧忌自己的手會不會被那刺所傷。所以如果你遇到坎坷,請不要畏懼,只要你勇敢地面對,失敗便不敢觸控你。

  在《老人與海》中,我印象最深的便是:有一天,老人出海遠洋,起初風平浪靜,可一天夜晚卻突然颳起了大風,船不定的飄搖著,老人身上穿的很單薄,即使他的手已經凍紅了,他也沒有絲毫的後悔之意。無奈天公不作美,這晚不僅僅下了大暴雨,老人還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險境中。由於老人的船上有許多前些天捕捉的`魚蝦,一些大鯊魚便聞著這誘人的腥味一直追趕著老人的船,整整追了兩天兩夜。老人起初以為扔些小魚小蝦喂他們,等他們飽了便自然會離去,怎奈大鯊魚不肯罷休,吃掉了老人大半的魚蝦卻還不肯撤離。於是老人便開始下定決定心要甩掉它們。

  一路上,老人甩掉了許多鯊魚,唯有一條大鯊魚仍不罷休。老人不甘被一條鯊魚欺負,更擔心鯊魚生氣了會將自己吃掉,於是便利用船上僅有一把刀決心先下手為強把鯊魚殺死。老人與鯊魚拼得你死我活,老人身上的傷口越來越多了,鮮紅的血不停地往外流著,可老人仍不放棄,咬著牙強忍著疼痛繼續與鯊魚進行殊死搏鬥。慶幸的是老人最終將強悍的鯊魚殺死了,並拖到船上帶回去。這長達五天五夜的戰鬥終於結束了。

  合上書本,細細的品味著這其中的奧妙,其實老人與鯊魚殊死搏鬥的精神不正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嗎?許多人一遇到坎坷便會退縮,而他們越是退縮,失敗便越是愛觸控他們。而《老人與海》中的那位勇敢的老人,他毅然地選擇了與“坎坷”作鬥爭,最終勝利被他所感動,熱情地擁抱了他。

  所以,請你不要做百合,做一顆堅強的仙人掌吧,讓失敗不敢觸控你!

《老人與海》的初中讀書筆記4

  有些人生來是要改變世界,大多數人生來則只是在改善生活。

  不過改變一個人和改變一個世界本質上並沒有多大的差異,只是使力的方向和著重點不一樣。

  我們不能改變世界,但自己可以嘗試做一點事情。

  當一個人有了由內至外真實的變化之後,他所看待這個世界的方式也會變得不一樣。

  就像老漁夫本可以什麼都不做,然後心平氣和的躺在床上。

  可是與在危機四伏的大海中孤軍奮戰之後換來的心平氣和的躺在床上,不會是同一種心態。

  如果大海就是我們所處的外部世界,我們行駛自己的小船探索更多的可能,周遭未知的漩渦風暴讓我們戰戰兢兢,接二連三游來的鯊魚讓我們感受到處境的嚴峻和艱難。

  還有與我們攜手同行需要去守護的“伴侶”。

  它可以是某一個人、某一樣品質或者某個物件,反正於自己而言意義非常的所在,她是你的軟肋,她也是你堅實的盔甲。

  我們寄身於一葉扁舟深刻地體會到何謂滄海一粟、所擁有的一隅之所是何等的渺小。

  我們感慨自身力量的微弱,可是這一切並不影響我們依然引亢高歌、 依舊仰望星空。

  生活不會總是如己所願,更多的時候都是事與願違,可是始終要去相信一點什麼,更有一些什麼總值得去捍衛守護。

  雖說人生有很多事情都可能徒勞無功,但絕不會一無所獲。

  ‘求不得’是生命中的一種常態,如果想要什麼只要努力爭取了就能得到,那生活未免太過容易。

  要承認很多人就是會一事無成,很多時候的努力不總是有回報。

  不過我們的所做所為不是追求那虛無縹緲的人生意義,也沒想著能留得身前身後名,可是卻可以讓自己生命中添上幾分顏色,讓自己活得愈發閃亮。

  我們也可以讓自己那一方小天地也活色生香起來不是嗎?

  我們對抗不了整個世界,可人只能跟自己比不是嗎?

  我們對抗的並不是那片海,我們對抗的是自己。

  他的才華從來都不是在於他做了什麼,而永遠是在於他能夠做什麼。現在不是想你什麼東西沒帶來的時候。想一想用你現有的東西可以做的事兒吧。——《老人與海》(海明威)節選

《老人與海》的初中讀書筆記5

  老人在海上漂泊了84天,終於釣到一條大馬林魚。此時,所有的付出和等待似乎都是值得的,而故事的高潮也由此展開。

  老人耗盡了所有與大海搏鬥,但最終還是‘一無所獲’,就好像我們很努力的做一件事,最後卻沒有得償所願。

  事件的起點是老人釣到了一條大馬林魚,就像我們得到了某一樣的東西,輕易地不肯放手。

  因為目標驅動,我們願意為之豁出一切。

  然而真的有什麼事物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嗎?

  每個人想必都有自己的答案。

  倘若在釣上大魚的那一刻,老人就剪斷釣線,是不是不再有那麼多風波?

  可一開始誰也不知道會遇到什麼,明明已經唾手可得,誰還會輕易放棄。

  況且釣到大馬林魚那一刻,老漁夫就剪斷釣線,那麼故事不就此打止了嗎?

  不過早早的剪斷釣線才是大多數人日常生活的真實寫照。

  那些乘風破浪向著地平線逐夢的背影,更多的已經成了傳說或早已換了模樣。

  很多人生命中所不可或缺的答案就是愛情——“我沒法想象沒有ta的生活”。

  是啊,如果那條大魚是愛情呢?

  我們會輕易的就放手嗎?

  也許很多人不以為然,呵呵一笑。

  可如果那條大魚是前程、是機會、是成就感、是你生命中不可替代的存在呢?

  有些人確實可以什麼都不要,有些人也可以什麼都不在乎,他們一心只為避開叢林廝殺,或者喪失了與風浪搏擊的決心。

  於是悄然退場,選擇離開那片大海。

  適當情況下放手無疑是智慧的彰顯。我們不也常說:“放棄也是一種選擇”。

  可是總有一些什麼值得你相信,並且會堅持到底、持續去做,直到結果到來的那一刻。

  從來沒有堅持過一件什麼事,是因為從來沒有試著去堅持,或是因為沒有能力去堅持,又或者壓根就沒有一件事可以去堅持。

  想想其實挺可悲。

  有人會心想最終還不是怏怏而歸,什麼也沒得到,還是要本本分分的過日子,那又何苦再做些無謂的“掙扎”。

  然而那些人看不到老漁夫是如何在絕境中奮起搏擊,更無從去理解老人驚魂動魄的心路歷程。

  他們最終看到的是在大海中迷失方向,捕不到魚的老人心力交瘁的躺在床上,致以同情,深表惋惜。亦或者感慨英雄遲暮,美人白頭。

  於是一個人就在自我聊慰之中過完了理所當然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