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老人與海> 關於《老人與海鷗》的教學設計

《老人與海鷗》的教學設計

關於《老人與海鷗》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老人與海鷗之間深厚的感情。

  2、品味感悟課文的優美語言,體會人與動物應該和諧相處,學習老人保護動物的高貴品質

  3、在充分閱讀課文的基礎上,抓住課文的重點詞句,體會課文表達的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與海鷗的感情寫真實、寫具體的。

  教學重點:2

  教學難點:3

  一、談話匯入,引出課題。

  師:(出示海鷗老人吳慶恆的塑像)上節課我們初識了吳慶恆老人。他的這尊塑像坐落在雲南省昆明市翠湖公園裡,但它不是政府撥款所建,也不是財團出資,而是市民自發捐錢塑造的,它成為昆明市的一道亮麗的風景。這節課我們繼續走近這位可敬的老人,來感受人和海鷗之間的那份濃濃的深情。

  二、回顧內容,整體感知。

  1、師:先來回憶一下課文重點為我們描述了哪兩個場景?(指生答)

  2、師:在這兩個場景中,你對哪一個場景印象最深刻?使你深受觸動?

  三、細讀課文,感受第二個場景。

  1、老師在第一次閱讀課文時,我的感受和你們一樣,在安放老人遺相的地方,海鷗的舉動太讓人驚異了。課文是怎樣描寫這個場景的呢。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劃出:海鷗的哪些舉動讓你意想不到。

  2、反饋交流找到的句子。(指導學生按順序交流)

  A: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一群海鷗突然飛來,圍著老人的遺像翻飛盤旋,連聲鳴叫,叫聲和姿勢與平時大不一樣,像是發生了什麼大事。

  B:鷗群急速扇動翅膀,輪流定在老人遺像前的空中,像是前來瞻仰遺容的親屬。

  C:不一會兒,一群白鷗紛紛落地,竟在老人遺像前面和後面整整齊齊站成兩排,肅立不動,像是為老人守靈的白翼天使。這樣的情景持續了好一會兒,看到的人都無法想象這只是一種巧合。

  D:當人們最後不得不去收起遺像的時候,海鷗向炸了鍋似的朝遺像撲過來。它們大張著嘴鳴叫,翅膀撲的那樣近,以至於收照片的人下意識的縮緊了身體,好不容易才從這片飛動的白色漩渦中脫出身來。之後,鷗群長時間盤旋在遺像上空,像是為老人守靈,又像是為老人送行

  四、品重點句,感悟情理之中

  1、同學們,假如當時你就在翠湖邊上,看到這樣的情形,你的腦海裡會冒出什麼問題?(讓生質疑)

  2、這群海鷗為什麼會這樣做,知道嗎?這位老人究竟為海鷗做過些什麼?他與一般人做的有什麼不同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用波浪線劃下來,待會兒交流。

  3、交流:

  4、教師小結:老人與海歐之間的親情在作者的筆墨裡被渲染得如此有聲有色,美麗和諧。這多像一幅靈動的畫,一首動聽的歌呀。在這有聲有色的樂譜中,你聽到了什麼?假如你就是老人,你會說什麼?假如你是其中的一隻小海鷗,你又會說什麼?請選擇其中一個角色寫幾句話。

  (1)生自主寫話。

  (2)交流:

  (3)師:老人與海鷗有太多太多的話要說,他們是這麼親密,這麼快樂。這真是一篇有聲有色的樂譜,讓我們再來讀讀這幅畫面吧。

  5、老人與海鷗怎麼能這麼親密無間這麼其樂融融呢?你能從文中找出句子來嗎?

  (1)生找──反饋:(朋友告訴我,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餘里,從城郊趕到到翠湖,只為了給海鷗送餐,跟海鷗相伴。)

  (2)師:十多年的冬天,幾千個日子,幾萬里路程啊,老人與海鷗就是這樣相依相伴。在老人心裡,海鷗就像是他的──(讓生說)

  五、內化感受,運用語言

  1、十多年了,幾千個日子,老人每天都來,可有一天老人沒來,第二天老人還是沒來,直到第三天的'時候,老人才步履蹣跚地來了。喂海鷗的時候,他坐到了地上,身子彎成了弓一樣的弧形。這3天,他只吃了一碗麵,覺得好點了,就趕來看海鷗了。可這一看就成了決別了。他的家小得只能放下一張床,最值錢的就是一小袋麵粉和6個雞蛋,那是給海鷗做雞蛋饅頭的。朋友在翠湖邊為老人立了一塊墓,很多都在照片上簽名,所有空白的地方都籤滿了。海鷗呢?這群老人的兒女呢?它們也來了,讓我們再一次讀讀他們。

  2、一群海鷗突然飛來,如果你就是白色旋渦中的一隻小海鷗,你會鳴叫些什麼?

  3、交流:

  教師小結:此時此刻,假如你就在美麗的翠湖邊,你想對遺像中的老人說些什麼,對那群知恩圖報的海鷗說些什麼,又想對圍觀的群眾和地球上所有的人與動物說些什麼呢?

  六、總結全文,情感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