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老人與海> 1500字老人與海讀後感

1500字老人與海讀後感

1500字老人與海讀後感

  導語:中國優秀的經典詩詞歌賦和小說文學等數不勝數,讀後都給人心靈啟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1500字,希望大家喜歡,更多內容請瀏覽(www.ruiwen.com/wenxue)。

  海明威,當我提到這一位美籍著名作家的時候,大家除了對這位才華橫溢、舉世聞名的學者充滿敬慕、讚歎的思想與心情之外,我想大家難免會對他匪夷所思的坎坷與離奇人生充滿了疑慮,燦爛奪目的頂端的時期(或許這只是外界的想法),他卻忽然看到了“絕望”,神一般地完結了自己的生命,不幸英年早逝。是什麼力量驅使著他一定要用自殺來解脫?有人說他急流勇退,有人說他不堪外界的干擾,一時眾說紛紜,議論紛紛。死是每個人必須經歷的,自殺雖然殊途同歸,但這又意味著什麼呢?

  當我翻弄《老人與海》這本書的時候,我急於去尋求這個常人難以破解的謎題,我急於去揭開這塊神秘的面紗。

  海明威曾經在世人面前憂慮地說過:“寫作,在最成功的時候是一種孤寂的生涯。”而在《老人與海》的開端,作者便開門見山地寫道:“他是個獨自在漂流中一條小船上釣魚的.老人,至今已去了八十四天,一條魚也沒逮住。”這是個很顯而易見的徵兆,海明威在創作過程中,自始至終都保持對創作的忠誠,但一次次努力都無濟於事,評論家們面對如此優秀的傑作“指手劃腳”、挑剔、苛刻,這簡直就是對創作的侮辱與糟蹋!海明威無法獲得自由的權利,他痛苦了,他悲傷了,他絕望了。生與死的選擇看起來只是人心靈上的一種選擇,但從中不難看出,整個輿論界,整個文壇都被社會痛苦地壓迫著。

  海明威熱愛藝術,忠於創作,但他一生並不富裕,甚至可以說面對一些富翁,他的生活無異於窮困潦倒。現實社會的狀況,那麼地讓人感到憎恨與無奈啊!幾乎每一位優秀的偉大的作家,都要經歷一番生不如死的磨練,才會逐漸成長、成功吧!《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中寫道: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或許海明威過於惆悵,過於低落了,他沒有像魯迅先生那樣剛強,有毅力,魯迅先生在“白色恐怖”的威脅下,拿起筆作武器,向腐朽的政府開炮,向沉睡不醒的中國人民呼喚吶喊,海明威同樣也可以做得到,為何要如此戲劇性地結束,為何?

  《老人與海》作為一部寓言,又有許多與一般寓言與眾不同的獨到之處。這一篇僅兩萬六千多字的中篇小說,前後創作只用了短短几周時間。海明威一氣呵成完成此佳作,把評論家們對他的才華已枯竭這一評價徹底摧毀,就連他本人也說,這是他這一輩子所能寫的最好的一部作品。確實如此,文中的老人雖年事已高,青春已完全逝去,但他依然渴望能成功地捕到大魚,依然渴望成為漁夫中的驕傲,他把漁船劃到了很遠的地方,長途跋涉,因為他知道那裡會有大魚出沒。八十四天過去了,他始終沒有放棄,終於他釣到那條大馬林魚,但在歸程中一再遭到鯊魚的襲擊,最後回港時只剩魚頭、魚尾和一條脊骨。這篇根據真人真事所寫的故事,悲劇性地道盡了人性的貪婪與渴望。在暮年仍有一番鴻圖想要施展,這正是老人犯下的致命錯誤,人性的本質,現實力量在閃閃發光,那光芒剌透了罪惡,照亮了善良。作者心中無論是對老人還是男孩充滿了敬仰,他甚至把老人當作“耶穌”的化身,暗示著來描繪、抒寫,同時也藉以鼓勵自己,但不幸的是如此“功成名就”的他,還是禁不住痛苦的折磨,去了,永遠地離開了……

  海明威寫下了《老人與海》正如曹雪芹寫下了《紅樓夢》,兩人命運一樣坎坷曲折,兩人的作品一樣的悲悽交加,兩人同樣的名聲顯赫,不同的國度也有兩位同樣歷經磨難但幾乎戰無不勝的巨人,此刻的我,正在接受海明威對人的靈魂的尊嚴的洗禮與昇華,我終將洗盡鉛華,終將與天地渾然一體。就是這不一樣的海明威寫了與他同樣不一樣的《老人與海》,或許這謎底就由此揭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