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課文大全> 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書第一課

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書第一課

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書第一課

  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書第一課是《竊讀記》,以“竊讀”為線索,以放學後急匆匆地趕到書店,到晚上依依不捨離開的時間順序和藏身於眾多顧客、借雨天讀書兩個場景的插入,細膩生動地描繪了“竊讀”的獨特感受與複雜滋味,表現了“我”對讀書的熱愛和對知識的渴望。

  《竊讀記》

  轉過街角,看見飯店的招牌,聞見炒菜的香味,聽見鍋勺敲打的的聲音,我放慢了腳步。放學後急匆匆地從學校趕到這裡,目的地可不是飯店,而是緊鄰它的一家書店。

  我邊走邊想:“昨天讀到什麼地方了?那本書放在哪裡?左邊第三排,不錯……”走到門口,便看見書店裡仍像往日一樣擠滿了顧客。我可以安心了。但我又擔憂那本書會不會賣光,因為一連幾天都看見有人買,昨天好像只剩下一兩本了。

  我跨進店門,暗喜沒人注意。我踮起腳尖,從大人的腋下鑽過去。喲,把短頭髮弄亂了,沒關係,我總算擠到裡邊來了。在一排排花花綠綠的書裡,我的眼睛急切地尋找,卻找不到那本書。從頭來,再找一遍。啊!它在這裡,原來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急忙開啟書,一頁,兩頁,我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著。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

  我害怕被書店老闆發現,每當我覺得當時的環境已不適宜再讀下去的時候,我會知趣地放下書走出去,再走進另一家。有時,一本書要到幾家書店才能讀完。

  我喜歡到顧客多的書店,因為那樣不會被人注意。進來看書的人雖然很多,但是像我這樣常常光顧而從不購買的,恐怕沒有。因此我要把自己隱藏起來。有時我會貼在一個大人的身邊,彷彿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兒。

  最令人開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傾盆大雨我越高興,因為那時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書店待下去。就像在屋簷下躲雨,你總不好意思趕我走吧?我有時還要裝著皺起眉頭,不時望著街心,好像說:“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實,我的心裡卻高興地喊著:“大些!再大些!”

  當飯店飄來一陣陣菜香時,我已餓得飢腸轆轆,那時我也不免要做白日夢:如果口袋裡有錢該多好!去吃一碗熱熱的麵條,回到這裡時,已經有人給擺上一張沙發,坐上去舒舒服服地接著看。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著用一條腿支撐著,有時又靠在書櫃旁,以求暫時的休息。

  每當書店的`日光燈忽地亮了起來,我才發覺已經站在這裡讀了兩個多鐘頭了。我合上書,嚥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後才依依不捨地把書放回書架。

  我低著頭走出書店,腳站得有些麻木,我卻渾身輕鬆。這時,我總會想起國文老師鼓勵我們的話:“記住,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

  《竊讀記》導學案

  【學習目標】

  1、掌握文中生字新詞,結合課文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情感。

  3、抓住主要內容,體會竊讀的複雜滋味,感悟作者對讀書的熱愛,求知的渴望並受到感染。

  4、學習作者透過細緻入微的動作描寫和心理描寫來表達感情的方法,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

  5、透過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使讀書真正進入學生的生活中。

  【學習重點】

  抓住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的情感,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學習難點】

  體會作者是怎樣透過動作,心理描寫來表達思想感情的,體會讀書的意義。

  【學習指導】

  品悟——表達——體會——朗讀

  【知識連結】

  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臺灣苗栗縣。父母曾東渡日本經商。生於日本大阪,不久即返臺,因父親不甘在日寇鐵蹄下生活,舉家遷居北京,林海音即在北京長大,1948年回到故鄉臺灣。曾任記者、編輯、後從事文藝創作。她的創作豐富,代表隊作有散文集《兩地》《芸窗夜讀》;短篇小說《城南舊事》《燭心》;長篇小說《春風》《曉雲》;廣播劇集《薇薇的週記》等。

  【學習過程】

  一、基礎達標。(預習完成)。

  (學法:輕聲課文,圈出生字詞,查閱工具書,注意辨音)

  1給下列字注音,認讀3—5遍,再鞏固幾遍,寫會為止。

  踮( )________ 腋( )________ 婪( )________ 轆( )________

  竊( )________ 撐( )________ 唾( )________

  2聯絡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

  懼怕―― 貪婪—— 唾沫——

  知趣—— 依依不捨—— 飢腸轆轆——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品讀課文,感受渴望。

  1、課文中的“我”為什麼要竊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課文中的“我”是怎樣竊讀的?

  (找出“我”竊讀的語句,抓住描寫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語句說說自己的體會。)

  (1)、“我跨進店門,踮起腳尖,從大人的腋下鑽過去。喲,把頭髮弄亂了,沒關係,我總算擠到裡邊來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急忙開啟書,一頁,兩頁,我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時我會貼在一個大人的身邊,彷彿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有時還要裝著皺起眉頭,不時望著街心,好像說:‘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實,我的心裡卻高興地喊著:‘大些!再大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著用一條腿支撐著,有時靠在書櫃旁,以求暫時的休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精讀課文,體會情感。

  1.同桌合作,說說作者竊讀的滋味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的快樂是什麼?懼怕的又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在“竊讀”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回讀課文,深化主題。

  1.文中的“我”在你心目中是一個怎樣的小姑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家想一想,是什麼激勵著我如飢似渴地竊讀,貪婪地汲取知識與智慧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聯絡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自己對這句話的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當堂檢測】

  1.抄寫詞語。

  竊讀 炒菜 鍋勺 踮腳 飢餓 懼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貪婪 充足 屋簷 支撐 鼓勵 唾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招牌 知趣 皺眉頭 依依不捨 飢腸轆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收集關於讀書的名人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習反思】

  收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疑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