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自己> 言說是對自己的重新審視作文

言說是對自己的重新審視作文

言說是對自己的重新審視作文

  今天在焦作人民中學做了關於專業寫作的報告,一個小時的時間,超時了15分鐘,可是會場卻異常的安靜,老師們也聽得認真,記得認真。

  關於寫作,我並沒有什麼技巧可講。作為一個喜歡文字的人,寫了些文字,偶爾發表了一些文字。張碩果老師便給了我這樣的機會,讓我去成都參加新教育寫作研修培訓,5天的魔鬼訓練,與專家面對面,思想被顛覆,又重建,進行了很多思考。我今天站在這裡,只能和與會的老師們分享自己的寫作經歷,以及路途中的一些故事。

  我先從自己對教育寫作的認識談起,說自己每日堅持記錄,哪怕是140個字的說說,我寫,是因為寫作是梳理思維的一個過程,它可以使得思維更清晰,更黃總要的是,很多的經歷,若不把他們記下來,它就會轉瞬而逝。但是,我猛地就臉紅了,接到任務有半個多月了吧,剛開始一直不知從何處入手,等到開始寫,再到修改,每日心思都在這個上面,總是擔心會太空洞,太無聊,耽誤了與會老師們的時間,這裡改動一下,那裡改動一點,一個多星期都沒有更新日誌了,甚至每天連抽幾分鐘寫140個字的說說也沒做到,這是每日堅持麼? 然後談自己的寫作歷程,從上學到參加工作,從教語文到教數學又到教語文,之間所讀的書做了梳理,突然發現自己畢業的18年來,前14年都是處於文學愛好者的寫作狀態,任著性子任由自己走火入魔,自言自語些文字。

  真正的專業閱讀寫作只是近幾年的事情,並且感性閱讀根基太深的關係,很多專業書籍並未真正讀懂、內化,卻列出了不短的書單,哪一本我是真正可以羅列出它的條目,或者清晰地談出自己的見解呢?很少。可是,我卻站在這裡在言說,言說自己似乎讀了很多的書,寫了很多的文字。越言說,越心虛,覺得自己越淺薄,讀了那麼一點所謂的專業書籍,寫了一點文字,發表了那麼一點點文字,就值得去言說麼?最大的感觸便是要靜心,紮根教室,做自己該做的事情。 又談到行走交流在我專業寫作中的影響。沒有方法,只有故事。

  行走路上認識的重要他人,朋友,老師,專家,編輯。每張照片都是一個個故事。我以為我會因為緊張而忘掉自己的臺詞,原來,不會忘記,因為他們都在我的腦子裡,在我的記憶裡,永遠留存。僅這些故事,就夠我說上一天一夜了。我說張國慶老師對我寫作的幫助,說一些直言不諱的話,告訴我真正的專業寫作是什麼,我說薛志芳校長對我閱讀的幫助,直面我的短板,說我的弊端,對我的建議,說徐文祥老師怎樣和自己共同前行,討論閱讀,討論寫作,討論課堂,討論學生,討論信仰,說時報楊磊主任怎麼誇我,不是為了賣弄,不是為了發篇文章而沾沾自喜,而是對自己成長被人肯定的一種喜悅,是珍惜我們之間的某種情誼。或者,不會有人懂得。但是,臺下的安靜,老師們和我對視的'眼神,和我會心的微笑,我又覺得,他們聽得懂。這與寫作無關麼?這是一種無形的溫暖,這是行進路上前行的動力。

  接著講我的困惑,我的寫作關鍵點,說起了《讀寫月報新教育》的王豔芬編輯,為了一篇文章,我的培訓結業作業,因為觀點不一,吵了一架,然後,又各自在qq裡留言。她是編輯,她和我談不是為了用我的稿子,而是覺得我的教育觀念與她不符,她覺得他有責任有義務讓我警醒,而我,卻覺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教育思想,而和她爭辯。我是堅持自己思想的人,即使我思想很淺薄,但是也是我自己的,我不會輕易隨波逐流,我也不會因為一個編輯從文字裡讀出來的東西而改變自己,可是,我不固執,我會反思,所以我痛苦,我掙扎,我思考。到了最後,我們成為了朋友,她還特意寄了本書給我,是我噹噹裡收藏了兩年缺貨的書。 我不是個喜歡言說的人。可是,有時候,言說可以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所以很多時候,我們需要走一段時間,再回頭看看自己走過的路,做個總結,以使自己更好的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