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手抄報版面設計圖
語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讓人回味無窮。下面是有關語文手抄報資料內容的版面設計圖,歡迎大家閱讀!
語文手抄報版面設計圖篇1:小學作文寫作素材【高爾基的名言】
1、我撲在書籍上,就像飢餓的人撲在麵包上一樣。
2、熱愛書吧——這是知識的泉源!
3、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4、書籍是青年人不可分離的生命伴侶和導師。
5、學習——永遠不晚。
6、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
7、人的知識愈廣,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
8、人生的意義就在於人的自我完善。
9、生活的價值在於創造。
10、不要慨嘆生活的痛苦!慨嘆是弱者。
11、天才出於勤奮。
12、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他的能力就發展得越快,對社會就越有益。
13、如果不想在世界上虛度一生,那就是學習一輩子。
14、讓整個一生都在追求中度過,那在這一生中必定會有許許多多頂頂美好的時刻。
15、勞動和科學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兩種力量。
16、人需要真理,就像瞎子需要明快的引路人一樣。
17、沒有不可認識的東西,我們只能說還有尚未被認識的東西。
18、把語言化為行動,比把行動化為語言困難得多。
19、我一向憎惡為自己的溫飽打算的人。人是高於溫飽的。
20、一個人的價值,全決定於他自己。
21、真實的十分理智的友誼,是人生最美好的無價之寶。
22、理智要比心靈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
23、只有人的勞動才是神聖的。
24、生活的情況越艱難,我越感到自己更堅強,甚而也更聰明。
25、貧窮能使人沉淪,也能使人昇華。
26、我們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都是由勞動、由人的聰明的手創造出來的。
27、我知道什麼叫勞動:它是世界上一切歡樂和美好事情的源泉。
28、做一個善良的人,為群眾謀幸福。
29、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他的才力就發展得越快,對社會就越有益。我確信這也是一個真理。
30、人應該裝飾的是心靈,不是肉體。
語文手抄報版面設計圖篇2:小學作文輔導【作文“寫什麼”】
題目想好之後,就該想“寫什麼”了,也就是構思文章的內容。
文章的內容,包括文章的中心意思和用來表達中心意思的材料。打比方說,就是:文章的“靈魂”和文章的“身體”;“講道理”和“舉例子”。用作文的.術語來說,就是立意和選材。關於立意和選材,在語文第二冊上還要集中學習,今天我們只是從構思的角度初步地討論。
怎樣才能構思好文章的內容呢?
一些同學的作文犯有中心不明確、重點不突出的毛病。中心不明確、重點不突出,就是“不透”,看這樣的作文,好比霧裡看花,雲山霧罩,叫人看不透,不知道你到底要寫什麼。有的同學的作文中心意思很明確,比如“做人要剛強”,可是事情沒想透,“例子”說得不清楚、不實在;有的同學的作文事情寫得很具體,但是中心意思不明朗——這都是“不透”。至於事情說得亂七八糟、意思稀裡糊塗,那就更是“不透”了。
下面是一篇語言功底很好、構思很有創見的好作文,老師給它評了85分,你來想一想:這篇作文為什麼沒有得到90分以上的更高的分數呢?
哭,是人感情的一種表現,是因痛苦或感情激動而流淚。這是人的正常現象。有什麼事壓鬱在心裡就該哭出來,這樣不但心裡痛快,而且對身體也好。
人和人哭時的樣子大不相同。孩子哭是“嚎啕大哭”;大家閨秀該是“幽咽”;而大男子的淚是眼裡掙出來的;還有些人“哭跟笑似的”。這些人萬萬做不得“孝子”,不然別人起了誤會可就麻煩了。
由於我不太好意思細緻觀察別人哭,所以在這隻能給大家介紹一下我的表妹哭的前後。
表妹是個哭泣包,所以她哭的機會多。耳濡目染,漸漸我便摸清了她哭的風格和前奏,舉個例子吧,這事兒已經過去五六年了,不過至今我還記憶猶新。那是在奶奶家,大人都出去了,就剩我和她在家,她想得到家長的誇獎。所以,她把屋子收拾得很利索。待大人們一到家,表妹美滋滋地坐在屋裡等著看他們驚喜的表情。而我,則一個箭步衝上去,放機關槍般的向大人們說我在家多麼賣力地收拾屋子,把表妹聽呆了,她趕忙上去分辨但事已經遲了。大人們已將讚許的目光投在我身上,當我回頭去得意的看妹妹時,驟然發現她的臉色變了,嘴噘的比那拱橋還高。我暗叫不妙想去哄她可是來不及了。她乾咳兩聲,帶著哭腔大叫:“爸爸——”接著大哭起來。哭喊之餘,還用兩隻噴著火的眼睛瞪著我。大人們傾刻全明白了,開始圍攻我。在我報頭挨訓的同時,我聽到了妹妹得意的笑聲。
題目規定越少的作文,越不容易寫透,為了解決這個難題,常常採取“大題化小”的方法,請看下面的例子:
例1:《小學生活的回憶》,雖然規定了時間範圍,但是跨度大,容納的事情多,不容易寫透,一位同學在寫這篇作文時,做了這樣的處理,他在開頭寫道:
小學生活豐富多彩,塞滿了記憶的長河,但最使我難忘的,是我第一次戴上紅領巾的那件事情……
這位同學巧妙地把大題化小,把《小學生活的回憶》轉化成了《我第一次戴紅領巾的故事》,就好寫多了,而且還不跑題。如果在文章中圍繞一箇中心,再略寫一兩件與第一次戴紅領巾類似的事情,這篇作文就可能寫得成功。這個例子告訴我們,有些大題可以化小,這樣就避免了自己累得夠嗆,寫起來羅裡羅唆、中心不明確、重點不突出的毛病。
反過來,有些小題(如《一次糾紛》、《黑板報前》等),在構思時,要力求以小見大,讓小事折射出深刻的立意來。想得不深,也寫不出優秀的作文來。要想作文寫得深刻,就要像第四講講的那樣,拿到題目後,好好思考“引申”和“關聯”,千萬不要淺嘗輒止,動筆就寫。當然,這根本上取決於你平日讀“有字書”和“無字書”深不深了。
《路在腳下》這個“大題”你如何“小做”?
《一道難題》這個“小題”你如何“大做”?
例3:《我的好朋友》這個作文,同學們從小學到初中已經寫過好多次了,如果再寫,很容易寫得老生常談、人云亦云,跳不出寫同學這個圈子,連自己也不願意多看幾眼。可是有的同學仍然把它寫得很生動、很實在。他們放開思路,避開了大家常寫的內容。比如:從“人”到“物”,寫書是自己的好朋友、腳踏車是自己的好朋友、小檯燈是自己的好朋友……;為了反映中學生活的枯燥、緊張,寫家裡的一個小動物是自己的好朋友,伴著自己去做那些永遠做不完的習題;寫“人”,把年齡範圍放寬,寫一個忘年交的老爺爺、寫一個小弟弟;還有把爸爸寫成自己的好朋友,去反映新時代的父子關係。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在思考寫什麼的時候,在“透”和“深”的基礎上,要力爭“新穎”二字,新穎才有創見、才體現出認真構思來,寫出的作文才不落俗套、生動感人。
自命題作文的題目要新穎。同樣是寫爸爸,題為“我的爸爸”就不新穎,而“我的新朋友”就新穎獨特;“雷鋒精神鼓舞著我”不如“心中的燈”……
立意要新穎。有一個寓言,說的是豬八戒照鏡子,當豬八戒從鏡子裡看到自己丑陋的面貌後,很生氣,他把鏡子砸成了碎片,可是每一個鏡子碎片所照出來的豬八戒仍然是那樣的醜陋。寫這個寓言的讀後感,從豬八戒這個角度去構思,立意為“正確對待自己”等等就不夠新穎;而從鏡子的角度去構思,歌頌那些堅持原則、堅持真理,不怕犧牲自己的人,立意就比較新穎。(注意有的作文題目已經規定了立意,比如《我愛祖國》,你就只能“遵命”了。)
選材要新穎。寫《路》這個題目,有的農村學生選擇了一個鄉郵員的材料,歌頌他為了鄉親們所走的長長的艱苦的路,就十分新穎;《試卷發下來之後》,把材料構思成“只差1分就及格的試卷”,寫起來一定新穎生動。總之我們要記住:
作文的內容要有創見,“吃別人嚼過的饃沒有味道”。寫“濫竽充數”這則成語故事的讀後感,怎樣才能寫得新穎、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