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考點真題及鑑賞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考點真題及鑑賞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考點真題及鑑賞

  引言:《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內涵豐富寬廣,色彩瑰麗浪漫,氣勢渾然磅礴,意境鮮明獨特,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堪稱盛世大唐邊塞詩的壓卷之作。以下就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考點真題及詩歌鑑賞,希望可以幫助到同學們。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考點真題(一)

  1.用原文的語句回答。

  (1)詠雪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詩中寫送別情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詩中寫分手情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將詩歌劃分為兩層,並寫出層意。

  3.“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一句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這兩句與李白的“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在表達感情方面的相同之處是什麼?

  4.本詩以“雪”為線索,“雪”共出現四次,依次組成四個畫面,請用簡明的語言概括四幅畫面的內容。

  5.說說畫根線的詩句在結構或寫法上的妙處。

  參考答案:

  1.(1)忽如一夜春風來 千樹萬樹梨花開 (2)紛紛暮雪下轅門 風掣紅旗凍不翻(3)輪臺東門送君去 去時雪滿天山路

  2.(l)前十句為第一層,從不同側面寫雪;(2)後八句為第二層.寫送別。

  3.寫友人已去而詩人佇立遠望的情形,表現了詩人依依惜別和無限惆悵的心情。二者都寫出了分手時凝望友人遠去的情景,表達了依依不捨之情。

  4.(1)送別前的“飛雪”,八月飛雪苦寒圖。(2)中軍置酒餞別時的“紛紛暮雪”,軍營餞別奇寒圖。(3)臨別時的“雪滿天山路”,東門惜別惆悵圖。

  (4)送別後的“雪上空留馬行處”,別後雪地思鄉圖。

  5.在結構上起承上啟下的作用。由詠雪過渡到送別。

  手法上:用對偶、誇張和寓情於景的寫法,寫出了天寒地凍、愁雲滿天的景象,表達了對友人的擔憂之情。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考點真題(二)

  1.解釋詞語。

  ①鐵衣:____________

  ②錦衾:____________

  2.畫線句子使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把它譯成白話。

  3.本詩中,從視覺角度看,色彩鮮明,紅白映襯的兩句詩是“_________,

  _________。” 詩中起承上啟下作用的詩句是:______,______。隻字未提送別,筆端卻飽含悠悠不盡的送別情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4.這首詩前十句重在詠雪,後八句則主要是寫____________。(填2字)

  5.本詩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6.請描述“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在你腦海中出現的畫面。(限40字)

  7.下邊一段文字是講“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看看人家是怎樣進行賞析的。請就“風掣紅旗凍不翻”一句寫一點賞析文字。

  塞外苦寒,北風一吹,大雪紛飛。詩人以梨花盛開比擬雪壓枝頭,極為新穎貼切。“忽如”二字寫得甚妙,不僅寫出了“胡天”變幻無常,大雪來得急驟,而且再次傳出了詩人驚喜好奇的神情。“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壯美意境,頗富有浪漫色彩。南方人見過梨花盛開的景象,那雪白的花不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團一團,花團錦簇,壓枝欲低,與雪壓冬林的景象極為神似。春風吹來梨花開,竟至“千樹萬樹”,重疊的修辭表現出景象的繁榮壯麗。“春雪滿空來,觸處似花開”(東方虯《春雪》),也以花喻雪,匠心略同,但無論豪情與奇趣都得讓此詩三分。詩人將春景比冬景,尤其將南方春景比北國冬景,使人忘記奇寒而內心感到喜悅與溫暖,造境俱稱奇絕。要品評這詠雪之千古名句,恰有一個成語——“妙手回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