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承天寺夜遊重點字
下面是小編分享的記承天寺夜遊重點字解釋,歡迎大家閱讀,瞭解記承天寺夜遊重點字意思是學習記承天寺夜遊課文的重要前提。
至:到.
尋:尋找.
張懷民:作者的朋友.名夢得,字懷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豐六年也被貶到黃州,寓居承天寺.
亦:也.
寢:睡,臥.
相與步於中庭:一同到庭院中散步,相與,共同、一同.步,散步.中庭,庭院裡.
庭下如積水空明:意思是月色灑在庭院中像積水一樣清澈透明.(好像沐浴在清水那樣清澈透明的月光中)
空明:形容水的清澈透明.在這裡形容月色如水般澄淨明亮的`樣子.
藻:藻類植物
荇(xìng):荇菜
交橫(héng):交錯縱橫.
蓋:原來是
也:句末語氣詞,表判斷.(蓋……也:原來是.)
為:動詞.
但少閒人如吾倆人者爾:只是缺少想我們兩個這樣的“閒人”罷了.但,只是.
閒:閒人.
閒人:沒有事情要做的人.這裡是指不汲汲於名利而能從容流連光景的人.蘇軾這時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這裡是一個有職無權的官,所以他十分清閒,自稱“閒人”.首先“閒人”指具有情趣雅緻,能欣賞美景的人.其次“閒人”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的苦悶心境.
耳:語氣詞,“罷了”.
欲:想要.
月色:月光.
入:進.
戶:門.
欣然:高興、愉快的樣子.欣,高興,愉快.然,……的樣子.
行:出行.
念無與為樂者:想到沒有(可以)一起遊覽做樂的人.念,想到.無與為樂者,沒有可以共同交談(遊樂或賞月)的人.者:……的人.
遂:於是,就.
原文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寫作技巧
1.比喻傳神: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2.正面/側面描寫相結合: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3.抓住了瞬間的感受: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4.虛實(動、靜)結合:把竹柏(實、靜)比作了水中的荇藻(虛、動)。
文章寫作特點
1.信筆疏意,隨物賦形。
2.描寫月色,如詩如畫。
3.語言凝練含蓄,饒有餘味。
作者心境
雖然自己有欣賞美景的樂趣,但是並不得意。將自己寄情于山水之間,有失意的自我排解。
——本文體現二人友情的句子: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唯張懷民可與同樂);懷民亦未寢(兩人遭遇相同,心境也相同); 相與步於中庭(兩人親密無間); 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兩人遭遇相同,心境相同,志趣也相同,是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
“水中藻、荇交橫”說明了當時月色之濃、清、亮。
閒人:蘇軾這時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有名無實,所以自稱“閒人”。
寫月突出其明,寫境突出其靜,寫影突出其形,寫人突出其閒,寫情突出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