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紅樓夢> 紅樓夢的讀後感(精選10篇)

紅樓夢的讀後感

紅樓夢的讀後感(精選10篇)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紅樓夢的讀後感(精選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紅樓夢的讀後感1

  在讀了《紅樓夢》之後,我感受到了古典文學的魅力。同時我也驚訝於曹雪芹先生的文學之美。

  書中主人公賈寶玉的天真使我覺得搞笑,而對他心上人的一片痴情使我感到悽美。

  另外一個主人公林黛玉的結局令我感到悲傷。而在《紅樓夢》裡,讓我覺得《紅樓夢》裡不可缺少的人就是薛寶釵了。她出身名門,舉止優雅,是大家閨秀的典範。而讓我覺得實在搞笑的角色就劉姥姥了。她第一次進賈家的時候,因為喝醉了酒,誤打誤撞的來到了寶玉的房間,因為她是鄉下人,不懂規矩,所以每次下人們都要叫她規矩。另外不得不說的形象就是賈家的那些女人們,她們知書達理,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而裡面的一個形象馬元春令我哭了起來,她本來能當上皇帝的妃子,卻因為受了風寒,情況加重,最後死了。而奶奶榮華富貴了一生,到了晚年卻落得了那樣的下場。另外要說的是晴雯,她本來只是一個下人,深受奶奶的喜愛,可是後來得了病,被趕出了賈家。雖然《紅樓夢》裡有許多悲劇人物,但是也會有些詼諧的人。

  而且《紅樓夢》裡有很多好詞好句,所以,請大家閱讀這本好書。

  紅樓夢的讀後感2

  今天我又拿起了紅樓夢這本書,這已經是我第三次看這本書了,書裡面有很多有趣的故事情節總是吸引著我,讓我看了又想看。

  書中的賈寶玉是一個含著美玉出生的少年公子,喜歡寫詩遊樂、心思純潔,林黛玉聰明清秀、才華橫溢、心思敏感,薛寶釵容貌美麗、舉止嫻雅,史湘雲性格開朗、心直口快。大觀園的姑娘們性格都很開朗,她們情趣高雅,才華出眾,經常一起吟詩作對、猜燈謎,相處得非常和睦。

  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林黛玉了,她生性孤傲,小小年紀父母便先後去世,一個人在賈府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特別是她在葬花的時候,顯得特別孤單。她很喜歡賈寶玉,但是平時對她很好的賈母卻因為她身體不好,讓薛寶釵代替她和賈寶玉成親,林黛玉香消玉殞了,最終賈寶玉也當了和尚。

  賈府從盛極一時的大家族到最後的衰敗,每個主人公的下場也都悲慘,我從中看到了古代官場的昏暗以及大家族之間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而且他們的奢侈浪費也是造成衰敗的原因之一。

  讀這本書讓我明白:要珍惜現在的生活,自身更要努力學習,積極培養獨立能力,不能凡事都依靠別人,還要勤儉節約,減少浪費。

  紅樓夢的讀後感3

  攜著一本淡紅色紙頁的《紅樓夢》,每當翻開這熟悉的書頁,心中總會升騰起煙霧般的的憂愁。戛然間,透過那扇窗,看著曾經的世界,幾乎處處對照著今天的場景,思想、精神、境遇,淹沒了,最終石沉大海,等待某一天再現時,寄託了百年,千年的是否會覺悟?

  黛玉葬花,人們總以嬌柔、悽婉來描述她,花落了,這一生便也終結了,可有想過去往的輪迴中,終究一路走過的意義?她的一生,在曹雪芹、高鶚的筆下,從開始到結束,是完美的化身,卻又坎坷不斷。我們總不願意湖面平靜如洗,卻又希望自己的船一帆風順,可一旦行駛了,自己且無法預知。而且,我們不能像黛玉一樣,含著淚,憂愁苦楚的度過一天又一天。只是無處訴說,就隱沒在一個又一個明天。我倒希望這是一場夢,沒有窗外。幾十年載,不枉來過,那些跌宕起伏,也會隨著時光消逝。我會想起我自己,如何接受,擁有不完美的人生,感到無助,失望,冷漠了的世界。沒有大觀園,也沒有現在,所有的存在都意味著虛無,一切返璞歸真,有形,無形。

  《紅樓夢》中,一生意味著始終,生意味著殘缺,死便不全。偶然瞥見人生二字,突然發現,當它們合為一體時,是全字,卻又不全。合上書,悟。

  紅樓夢的讀後感4

  寒假最快樂的事莫過於風雪天玩心疲憊後讀書,寒假我有幸拜讀了曹雪芹的驚世冬薔《紅樓夢》。

  《紅樓夢》是一部古典愛情小說,主要描寫了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在那個一榮俱榮,一毀俱毀的封建枷鎖下,由於賈元春的生死而使賈王兩府由興變衰,從揮霍無度到關進牢籠。《紅樓夢》也是從繁華到沒落的真實寫照,所不幸的是讓賈寶玉和林黛玉成了封建社會愛情的犧牲品。

  書中最打動我的是那些悽切哀怨的優美詩句,簡直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比如,林黛玉的《葬花吟》中的“花謝花飛飛滿天,紅綃香斷有誰憐。遊絲軟系飄春屑,落絮輕粘撲鏽簾。”還有,“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寺遇。”幻想一樣,在一個落英繽紛的暮春,一個美麗徹骨的少女,將落下的花瓣輕輕葬起,將是怎樣一種至最至美的意景。我喜歡那些優美的詩句,那是些令人陶醉,令人忍不住想琅琅上口的雖我暫時不懂但永遠難忘的詩句。

  《紅樓夢》真實反映了一種社會現狀,奢侍浪費是走向衰敗的根本原因。比如:過春節顯闊高舌尖上的浪費,就是一種完全節止的行為。因此,作為一代新人,我們應當做節儉無小事,珍惜每一份錢,否則再大的賈府也會被揮覆空。

  紅樓夢的讀後感5

  在寒假,我閱讀了一些爺爺閱讀過的書,令我印象最深的,要屬四大名著了。

  四大名著,顧名思意,就是指中國古代四本最有名的著作。四本名著分別是《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三國演義》,每本名著都把中國的國粹精神表現的淋漓盡致。四大名著裡,我最喜歡的那本是《紅樓夢》。

  《紅樓夢》講了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故事,還敘述了賈府的興衰史,兩者融合在一起。可憐的林黛玉從小體弱多病,但學習非常刻苦,因此很有學問,成績優異。黛玉的媽媽死後,爸爸林如海將她送人賈府,黛玉在賈府認識了寶玉、探春、寶釵等人。黛玉和寶玉很有共同語言,能談得來,兩人就彼此喜歡上了對方。可是,寶玉的負面認為寶釵比黛玉更知書達理,而且寶釵深受長輩們的喜愛,於是就想讓寶釵嫁給寶玉。在黛玉和寶玉相愛的過程中,賈家也正在一步步敗落。黛玉最終病死了,寶玉在長輩的欺騙下,娶了寶釵。賈家敗落後,寶玉傷心欲絕,於是離家出走,當了和尚。

  我們作為一箇中國人,應當將我們的國粹發揚光大,多學習多研究,爭取創造更多的知識財富。

  紅樓夢的讀後感6

  《紅樓夢》作為我國古典名著中的一本,使我受益匪淺。《紅樓夢》主要記敘了賈、史、王、薛四大家族從富貴頂端的'上流社會到滅亡的整個過程,以賈寶玉、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為主線,突出作者曹雪芹對當時封建社會的不滿,為我們展開了一個嶄新的畫卷,讓我們瞭解歷史,從歷史中悟出正真的道理。

  翻開此書,每一回的故事都使我刻骨銘心。然而,從這本書中我也讀出了作者曹雪芹十年之間創作的艱辛。當我讀到第十三回《劉姥姥進大觀園》時,我真驚了!我為作者的伏筆震驚,也為當時的富貴人家震驚。大觀園,不知有多少個館樓,連吃一頓飯都如此講究,難道不令我們震驚嗎?當我懷著急迫的心情讀大結局時,我為賈、史、王、薛四大家族感到悲哀,同時我也為賈寶玉、林黛玉的愛情悲劇而感慨。被逼無奈的林黛玉病絕身亡,賈寶玉因林黛玉之死,看破紅塵,出家為僧。然而,因為社會轉變,賈、史、王、薛四大家族從此走向了滅亡之路。生動形象地襯托出當時社會的黑暗以及作者的心聲。

  在作者曹雪芹的筆下,紅樓夢繪聲繪色的千古流傳。

  紅樓夢的讀後感7

  這周,我看了一本很了不起的書——紅樓夢,這本書是中國古典文學寶庫中的精品鉅作,作者是清代傑出的小說家——曹雪芹,不過,這本紅紅樓夢並不是原著版的。

  這本書的主人公一共有16個,如——賈寶玉、薛寶釵,林黛玉等人,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人就是——林黛玉和賈寶玉。林黛玉是林如海的女兒,林黛玉自幼聰明,言談舉止與眾不同,所以,林黛玉的父母視林黛玉為掌上明珠,可不幸的是,林黛玉9歲時,林黛玉的母親就因病去世了,我為林黛玉感到可惜,要那個時候,華佗神醫還在世的話,那該多好啊,世人就不會因病去世了,後來,孤苦的林黛玉住到了賈府,才認識了賈政的兒子——賈寶玉,賈寶玉是個奇怪的男孩,按理說,男孩應該喜歡和男孩玩,可賈寶玉不一樣,賈寶玉喜歡與女孩玩,並且,賈寶玉出生的時候,嘴裡銜著一塊美玉,上面刻著許許多多的字,正面有,反面也有,我正想親眼看看這塊美玉。

  讀了這本書後,我又知道了紅樓夢原名石頭記,可能是因為時間的關係,才會使石頭記改名為紅樓夢的吧。

  紅樓夢的讀後感8

  《紅樓夢》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初名叫《石頭記》。作者是清代小說家曹雪芹。

  我看的是兒童版《紅樓夢》,主要寫的是一個悲劇愛情故事,並以這個故事為中心,透過一個貴族大家庭的興衰變化,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的虛偽、醜惡的嘴臉。

  《紅樓夢》一開始,就把讀者帶進五光十色的榮國府。這是一個由少數主子和數百奴僕所組成的貴族大家庭。這些貴族家庭成員每天想的就是如何享樂。就在這個貴族大家庭裡,曹雪芹塑造出賈寶玉,林黛玉具有光彩的男女主人公,以及眾多少女形象。

  男主人公賈寶玉是這本書裡最重要的人物。賈寶玉生長在貴族家庭裡,賈家對他寄於厚望,但他不愛讀書,憎恨封建傳統思想,厭惡縛束他的家庭。由於他生活在一群美麗、單純的侍女中間,而對下層的侍女飽含同情。

  我覺得,少女林黛玉是一個因母親去世而寄居在榮國府裡的弱女子。她自尊心強,多愁善感,很聰明,可以說是才華橫溢。她與賈寶玉兩小無猜,後來成為生死相戀的情人,但最終他們的愛情被封建家長否定,林黛玉因此含恨去世。

  我認為賈寶玉也真糊塗,身邊本為就有天配的姻緣薛寶釵,卻偏偏愛上林黛玉,哎!是情人眼裡出西施呀。

  紅樓夢的讀後感9

  《紅樓夢》是清代著名小說家曹雪芹所寫。

  他的祖父三代四人曾領任江寧織造,前後將近六十年,深受皇帝信任。所以,曹雪芹少年時代過著富貴榮華的貴族生活,還曾在皇族學堂“右翼宗學”裡當過雜差。雍正五年曹家因行為不端,織造款項虧空甚多等罪名被朝廷抄家入獄,曹氏家道從此敗落。曹雪芹晚年移居北京西郊,生活貧困艱難,他卻以堅韌的毅力,專心寫作《紅樓夢》。乾隆二十七年,其幼子夭亡,貧困交加的曹雪芹在過度的憂傷和悲痛中離開人世。

  《紅樓夢》是中國古典長篇小說的高峰。全書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為背景,寫林黛玉愛情的悲劇。書中賈家榮、寧二府父子、兄弟、妻妾、主僕之間錯綜複雜的人事糾葛和矛盾衝突,真實地展現了封建社會末期的社會生活。

  《紅樓夢》一書就像一面透鏡,凝聚著當時社會的縮影。其中,紅樓詩意是一大看點。全書詩歌數量驚人這些詩詞佳作,極富華章,新奇可誦。最難得的是,在於曹雪芹能針對不同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學識,來為他們量身打造不同體裁和風格的詩詞。此外,整部《紅樓夢》,猶如一部詩化的小說,自始至終縱橫詩意,字裡行間,行雲流水,處處透著詩意的芬芳。

  《紅樓夢》是中國歷史上最經典的文學鉅著,堪稱古今第一奇書。所以,我很喜歡讀紅樓。

  紅樓夢的讀後感10

  寒假裡,我讀完了《紅樓夢》,我認為紅樓夢這本書就像一曲紅樓悲歌,讀完這本書的人也能理解到“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這句話的含義。

  剛剛讀完紅樓夢的我,心情難過到極點。黛玉的那句“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也一直迴盪在耳邊。紅樓女兒的悲慘下場令我感到嘆息不已,而寧榮二府從“金滿箱”“銀滿箱”到“陋室空堂”的驚天鉅變更讓我沉思不已。

  想當初,寧榮二府繁華至極,不說別的,單是一座大觀園,就極盡奢華,正如劉姥姥說的比畫中畫得還要美,可最後呢?大觀園卻變成了哀草枯楊。而曾經居住在裡面的那些美好的人們呢?也是死的死,走的走,一片淒涼。

  是什麼導致的這樣呢?是無止的貪婪和慾望,是因為對金錢權勢的追求,是因為妄想不勞而獲,是因為吃人的封建禮制,若不是這些大觀園應該還是一個“世外桃源”吧?

  想想大觀園裡那些可愛的女孩,才情絕豔的黛玉,沉穩乖巧的寶釵,溫柔善良的迎春,志氣清高的探春,孤僻冷然的惜春,寬宏豁達的湘雲……每一個都冰雪聰明。像寶玉說的:這些女兒是用水做的。可到頭來,黛玉淚盡而亡,寶釵獨守空房,迎春受虐致死,探春遠嫁他鄉,惜春遁入空門,湘雲不知所歸……這其中的辛酸和悲哀,有誰能懂?又有誰能理解?

  合上書,我已不能將《紅樓夢》看成一部普通的小說了,它更像是一部厚重歷史,寫滿了悲歡離合。都說《紅樓夢》所展現的美好的東西撕碎了給人看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