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好詞好句> 俗世奇人的好詞佳句

俗世奇人的好詞佳句

俗世奇人的好詞佳句

  導語:《俗世奇人》全書由18個短篇文章連綴構成,各篇文字極精短,半文半白,帶有“三言兩拍”筆意。以下是俗世奇人的好詞佳句的內容,希望你們喜歡!

  俗世奇人的好詞佳句

  一 俗世奇人好詞

  1 . 派頭十足:行動、舉止過分神氣的樣子。

  2 . 半信半疑:有點相信,又有點懷疑。表示對真假是非不能肯定。

  3 . 一模一樣:樣子完全相同。

  4 . 嚴嚴實實:形容非常嚴密整齊。

  5 . 天衣無縫:神話傳說,仙女的衣服沒有衣縫。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麼毛病。

  6 . 大名鼎鼎:鼎鼎:盛大的樣子。形容名氣很大。

  7 . 橫衝直撞:亂衝亂撞,蠻橫無理。

  8 . 大模大樣:形容態度傲慢,目中無人的樣子。

  9 . 沒完沒了:無窮盡。

  10 . 一清二楚:十分清楚、明白。

  11 . 若無其事:象沒有那回事一樣。形容遇事沉著鎮定或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12 . 要哪沒哪:方言,意思是要什麼沒什麼,無論哪一方面都不行。

  二 俗世奇人好句

  1 . 有絕活的,吃葷,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沒能耐的,吃素,發蔫,靠邊站著

  2 . 手藝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張”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沒第二,第三差著十萬八千里。

  3 . 笑傲江湖忘紅塵,一曲琴音遠天涯五十開外,紅唇皓齒,眸子賽燈,下巴一綹山羊鬚,浸了油賽的烏黑程。

  4 . 一步一回頭,兩望熱淚流他人長得賽條江鯽,骨細如魚刺,肉嫩如魚肚,不是賺錢發財的長相,倒是舞文弄墨的材料。

  5 . 知府笑道:“還不是平日裡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想必賀大人總喝好茶,它把茶名全記住了!”

  6 . 真假不放在一起比一比,根本分不出真假──這才是人家造假畫的本事,也是最高超的本事!

  7 . 啪啪聲裡,一道道漿,銜接得天衣無縫,刷過去的牆面,真好比平平整整開啟一面雪白的屏障。

  8 . 海張五那邊還在不停地找樂子,泥人張這邊肯定把這些話在他手裡的這團泥上全找回來了。

  9 . 可是手藝人除外,手藝人靠手吃飯,求誰怵誰故此,泥人張只管飲酒,吃菜,西瞧東看,全然沒有把海張五當個人物。

  10 . 這些話天慶館裡的人全都聽見了。人們等著瞧藝高膽大的泥人張怎麼“回報”海張五。一個泥團兒砍過去?

  11 . 吃飯的人伸脖一瞧,這泥人張真捏絕了!就賽把海張五的腦袋割下來放在桌上一般。瓢似的腦袋,小鼓眼,一臉狂氣,比海張五還像海張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

  12 . 海張五在那邊,隔著兩丈遠就看出捏的是他。他朝著正走出門的泥人張的背影叫道:“這破手藝也想賺錢,賤賣都沒人要。”

  13 . 這一套可不是誰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碼頭上的一種活法。

  14 . 南門外那些水坑,哪個坑裡有嘛魚,哪個坑裡的魚大小,哪個坑的魚有多少條,他心裡全一清二楚。他能把坑裡的魚全釣絕了,但他也決不把任何一個坑裡的魚釣絕了。釣絕了,他玩嘛?

  15 . 牙醫華大夫出名的心善,他推說去撒尿,離開牌桌走到後院,鑽出後門,繞到前街,遠遠把靠在門邊的張四悄悄招呼過來,打懷裡摸出七塊銀元給了他。不等張四感激,轉身打原道返回,進屋坐回牌桌,若無其事地接著打牌。

  16 .  刷子李是河北大街一家營造廠的師傅。專幹粉刷一行,別的不幹。他要是給您刷好一間屋子,屋裡任嘛甭放,單坐著,就賽昇天一般美。最別不叫絕的是,他刷漿時必穿一身黑,幹完活,身上絕沒有一個白點。別不信!他還給自己立下一個規矩,只要身上有白點,白刷不要錢。倘若沒這一本事,他不早餓成乾兒了?

  17 .打這天起,津門的古玩鋪都說鍋店街的裕成公買到一軸大滌子石濤的山水,水墨淺絳,蒼潤之極,上邊還有大段題跋,尤其難得。有人說這件東西是打北京某某王府流落出來的。

  18 .  那時沒有報紙,嘴巴就是媒體,愈說愈神,愈傳愈廣。接二連三總有人來看畫,裕成公都快成了綢緞莊了。

  19 .  只見他手握鎖把,腰一挺勁,大石鎖被他輕易地舉到空中。胳膊筆直不彎,臉上笑容滿面,好賽舉著一大把花兒!

  20 .  藍眼不姓藍,他姓江,原名在棠,藍眼是他的外號。天津人好起外號,一為好叫,二為好記。這藍眼來源於他的近視鏡,鏡片厚得賽瓶底,顏色發藍,看上去真賽一雙藍眼。而這藍眼的關鍵還是在他的眼上。據說他關燈看畫,也能看出真假;話雖有點玄,能耐不摻假。他這藍眼看畫時還真的大有神道──看假畫,雙眼無神;看真畫,一道藍光。

  21 .  張大力,原名叫張金璧,津門一員赳赳武夫,身強力蠻,力大沒邊,故稱大力。津門的老少爺們喜歡他,佩服他,誇他。但天津人有自己夸人的.方法。

  22 .  他當初怎麼打的眼,已經全然不知。此時面對這畫,真恨不得鑽進地裡去。他二十年沒錯看過一幅。他藍眼簡直成了古玩行裡的神。他說真必真,說假准假,沒人不信。可這回一走眼,傳了出去,那可毀了。看真假畫這行,看對一輩子全是應該的,看錯一幅就一跟頭栽到底。

  23 .  到了那兒,刷子李跟管事的人一談,才知道師傅派頭十足。照他的規矩一天只刷一間屋子。這樓房有九間屋,得刷九天。幹活前,他把隨身帶的一個四四方方的小包袱開啟,果然一身黑衣黑褲,一雙黑布鞋。穿上這身黑,就像跟地上一桶白漿較上了勁。

  24 .  他人高袍長,手瘦有勁,五十開外,紅唇皓齒,眸子賽燈,下巴頦兒一綹山羊鬚,浸了油賽的烏黑鋥亮。張口說話,聲音打胸腔出來,帶著丹田氣,遠近一樣響,要是當年入班學戲,保準是金少山的冤家對頭。

  25 .  人有了能耐,脾氣準格色。蘇大夫有個格色的規矩,凡來瞧病,無論貧富親疏,必得先拿七塊銀元碼在臺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則決不搭理。這叫嘛規矩?他就這規矩!人家罵他認錢不認人,能耐就值七塊,因故得個挨貶的綽號叫做:蘇七塊。當面稱他蘇大夫,背後叫他蘇七塊,誰也不知他的大名蘇金傘了。

  26 .   藍眼聽出來老闆沒底,可是流言閒語誰也沒轍,除非就照老闆的話辦,真假一齊亮出來。人家在暗處鬧,自己在明處贏。

  27 .   大回是能人,專攻垂釣。手裡一根竹竿子,就是釣魚竿;一個使針敲成的鉤,就是魚鉤;一根納鞋底子用的上了蠟的細線繩,就是魚線;還有一片鴿子的羽毛拴線上繩上,就是魚漂。

  28 .  刷子李幹活還有個規矩。每刷完一面牆,必得在凳子上坐一會兒,抽一袋煙,喝一碗茶,再刷下一面牆。

  29 .  只見師傅的手臂悠然擺來,悠然擺去,如同伴著鼓點,和著琴音,每一擺刷,那長長的帶漿的毛刷便在牆面“啪”地清脆一響,極是好聽。

  30 .  臨出門時,蘇大夫伸出瘦手,攔住華大夫,留他有事。待那二位牌友走後,他打自己座位前那堆銀元裡取出七塊,往華大夫手心一放。在華大夫驚愕中說道:  “有句話,還得跟您說。您別以為我這人心地不善,只是我立的這規矩不能改!”

  31 .  大回站在河邊,看好魚道。魚道就是魚在水裡常走的路,大回有雙神眼,能一眼看到水裡。他瞧準鯉魚常呆的地界,把一個麵糰扔下去。這麵糰比栗子大,小魚吃不進嘴,大魚一口一個。

  32 .  把這石鎖上邊和下邊的字連起來,就是:凡舉起此鎖者賞銀百兩,唯張大力舉起來不算!眾人見了,都笑起來。原來人家早知道唯有他能舉起這傢伙。而這行字也是人家佩服自己,誇讚自己——張大力當然明白。他扔了石鎖,哈哈大笑,揚長而去。

  33 .  蔡家二少爺忽然不賣舊衣,反過來又隔三差五派人叫他到蔡家去。海闊天空地先胡扯半天,扭身從後邊櫃裡取出一件東西給他看。件件都是十分成色的古玩精品。不是康熙五彩的大碟子,就是一把沈石田細筆的扇子。

  34 .  黃老闆眼珠一轉,心想你們京城人真不懂規矩,古玩行裡,對人家的買主或賣主都不能亂打聽。他笑了笑,沒搭茬。

  35 .  可是這法子最多隻能釣到拴兩根紅繩的鯉魚。三根紅繩的鯉魚決不上鉤。這三根繩的鯉魚已經被釣到三次,就是吃屎也不敢再吃麵團了。使嘛法子?就用小孩的巴巴做魚食!大回不是把魚琢磨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