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韓愈> 賈島和韓愈的故事

賈島和韓愈的故事

賈島和韓愈的故事

  引導語:賈島(779~843) 唐代詩人。字浪仙,一作閬仙。韓愈(768~824)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退之。賈島和韓有什麼故事呢?

  賈島和韓愈的故事

  在一個陽光明媚、萬里無雲的清晨,賈島打點行裝後,就騎著自己的小毛驢去遠方走訪自己的朋友李四。

  李四叫李凝,他們小時候是同學,長大後,李凝因成績優異到京城參加了科舉考試,上了國子監,而賈島上了鄉學。他們從此就分開了。前幾天,李凝打電話告訴賈島邀請賈島到他家裡來玩,並請他吃飯。然而,賈島大老遠的來到李凝房前,以為能飽餐一頓,誰知李凝不在家,大門被“鐵將軍”牢牢地把守著。鄰居告訴賈島,李凝隨旅遊團到黃山旅遊去了,一時半會兒還不能回來。於是,賈島決定寫一首詩當紙條放在門縫裡,告訴李凝自己已經來過了。作詩時,被詩中的一個字給難倒了,賈島是一個用詞既嚴謹又講究創新的'人,他拿不準是用“推”好,還是用“敲”好。他騎在小毛驢上,急的團團轉。就在這時,一隻龐大的儀仗隊從賈島面前經過。而他卻還想著用哪個字好,在不知不覺中,小毛驢就帶著他走進了儀仗隊。突然,幾個士兵把賈島從小毛驢上拽下來並按倒在地,還說:“你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傢伙,竟然敢闖進我們老爺的儀仗隊。”而賈島還自言自語地說:“到底是用‘推’、好呢?還是用‘敲’好呢?”好像還沒有睡醒。這時,坐在賬蓬裡的韓愈看到外面非常亂,就大聲問:“怎麼回事?”“有一個人闖進了我們的儀仗隊。”一個士兵說。韓愈滿臉疑惑地說:“你是誰?為什麼要闖入我的儀仗隊?”賈島這才“清醒”,說:“老爺,我叫賈島,我的朋友李凝請我吃飯,但他不在家,我想寫首詩當紙條放在門縫裡。但是有個字,不知道是用“推”,好還是用“敲”更恰當。”韓愈聽後,知道這是一個讀書人。自己也是一個讀書人,於是就有了好感。於是,生氣地對士兵說:“放肆,還不快把這位先生扶起來。”士兵一聽老爺的話,連忙扶起賈島。

  韓愈想一想,一時也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還是用敲好,就對賈島說:“今天你也不用走了,我也就地紮營,我來陪你一起討論是用哪個字好。”韓愈又對身邊的人命令道:“去,趕快準備好酒好菜,我要和這位賈島先生好好推敲推敲。”於是,韓愈和賈島共同坐進帳篷裡,一邊飲酒,一邊討論是用“推”好,還是用“敲”好。韓愈建議道:“我讓士兵裝個門,你在外面,我在裡面,你先推後敲,我們看看哪樣更好。”賈島同意了。實驗中,賈島先推,韓愈說:“有聲音,還可以。”賈島又敲了幾下,韓愈說:“這樣更好,既有聲音,又有禮貌。”賈島聽後,思索了一會兒,說:“韓先生說得有道理,用“、‘敲’更為恰當。那就按韓相聲您說的,用‘敲’。”說罷,兩人高興地共同舉起杯來,暢快地一飲而盡了。賈島微醉中還不忘趕緊寫好詩歌,然後由幾位官兵攙扶著來到李凝家門前,把紙條放在門縫裡,然後,回來又和韓愈長談至深夜。

  過了一段時間,李凝旅遊回來了,當他開啟門,就發現門縫裡有一張紙條,上面寫著:

  閒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中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

  暫去還來比,幽期不負言。

  李凝看後,覺得很對不起賈島,就親自登門拜訪,道歉。

  從此以後,賈島、李凝和韓愈都成了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