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古詩> 人教版初中古詩文中的成語彙編

初中古詩文中的成語

人教版初中古詩文中的成語彙編

  人教版初中古詩文中的成語總彙

  七年級上冊

  明察秋毫:能清楚地看到秋天鳥獸身上新長的細毛。比喻目光敏銳,連極小的事物都看得清楚。(餘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童趣》)

  龐然大物:形容體積大而笨重的東西。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童趣》)

  怡然自得:(神遊其中,怡然自得。--《童趣》)

  溫故知新:溫習舊的知識而得到新的認識和體會。也指重溫歷史可以認識現在。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十則》)

  三人行必有我師:在一起行走的許多人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師的。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論語〉十則》)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願意的,不要強加給別人。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十則》)

  不亦樂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論語〉十則》)

  見賢思齊:(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十則》)

  任重道遠:(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十則》)

  死而後已:(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論語〉十則》)

  歲寒松柏 :比喻在逆境艱難中能保持節操的人。 --《〈論語〉十則》)

  老驥伏櫪:(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龜雖壽》)

  無可奈何:(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浣溪沙》)

  似曾相識:(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浣溪沙》)

  塞翁失馬:在一定的條件下,好事可能變成壞事,壞事也可以變為好事。(《塞翁失馬》)

  曲徑通幽:彎曲的小路,通到幽深僻靜的地方。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題破山寺後禪院》)

  源頭活水:原比喻讀書越多,道理越明。現也指事物發展的動力和源泉。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觀書有感》)

  七年級下冊

  撲朔迷離:模糊不清,很難辨別是雄是雌。形容事情錯綜複雜,

  不易看清底細。(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木蘭詩》)

  磨刀霍霍:摹擬磨刀的東西。霍霍地磨刀。原指響亮的磨刀;準備宰殺。現多指準備殺人或發動戰爭。

  吳下阿蒙:比喻缺少學識,才幹的人。

  (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孫權勸學》)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士別當日,即更刮目相待,--《孫權勸學》)

  夸父追日:比喻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氣魄。(--《夸父逐日》)

  八年級上冊

  世外桃源:原指理想中的生活安樂而環境幽美的世界,現在用以比喻一種

  空想的脫離現實鬥爭的地方。(《桃花源記》)

  豁然開朗:一下子現出開闊明朗的境界。

  (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桃花源記》)

  無人問津:沒有人來問渡口了,比喻沒有人再來嘗試或過問。

  (後遂無問津者。--《桃花源記》)

  雞犬相聞:每家雞和狗的叫聲互相聽得到,表示很近的距離,

  也表現一種和睦的景象。

  阡陌交通: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阡陌,田間小路.

  黃髮垂髫:指老人和小孩.黃髮,舊說是長壽的象徵,所以用來指老人.垂髫,垂下來的頭髮,用來指小孩.

  落英繽紛:落花紛紛.繽紛,紛紛.

  重巖疊嶂:隱天蔽日:不蔓不枝: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青少年時代不努力,到老只能悲傷嘆息了。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

  天下為公: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大道之行也》)

  夜不出戶:夜裡睡覺不用關門。形容社會治安良好。

  八年級下冊

  不求甚解:原指讀書時不求深入,只求瞭解一個大概。現在多指學習不認真,

  不求深入理解,或瞭解情況不深入。(好讀書,不求甚解。--《五柳先生傳》)

  犬牙交錯:形容交界線很曲折,就像狗的牙齒那樣參差不齊。

  (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記》)

  百廢具興:指一切廢置的事都興辦起來。同百廢俱興。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范仲淹《岳陽樓記》)

  氣象萬千:氣象:情景。形容景象或事物壯麗而多變化。

  (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范仲淹《岳陽樓記》)

  心曠神怡:曠:開闊;怡:愉快。心境開闊,精神愉快。(--范仲淹《岳陽樓記》)

  浩浩湯湯:指水勢壯闊的樣子。

  政通人和:政事通達,人心和順。形容國家穩定,人民安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先憂後樂:憂慮在天下人之先,安樂在天下人之後。比喻吃苦在先,享受在後。

  春和景明:春光和煦,風景鮮明豔麗。

  波瀾不驚:比喻局面平靜、形勢平穩,沒有什麼變化或曲折。

  皓月千里:皎潔的月光普照千里湖面。

  陰風怒號:陰冷的大風呼嘯著。

  醉翁之意不在酒:原是作者自說在亭子裡真意不在喝酒,而在於欣賞山裡的風景。後用來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別的方面。(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醉翁亭記》)

  水落石出:水落下去,水底的石頭就露出來。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顯露出來。(《醉翁亭記》)

  觥籌交錯:觥:古代的`一種酒器;籌:行酒令的籌碼。酒杯和酒籌雜亂地放著。形容許多人聚會喝酒時的熱鬧場景。(--《醉翁亭記》)

  山餚野蔌:指山中的野味和野菜。 (--《醉翁亭記》)

  峰迴路轉:形容山水名勝路徑曲折複雜。 (--《醉翁亭記》)

  空前絕後:從前沒有過,今後也不會再有。誇張性地形容獨一無二。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陳子昂《登幽州臺歌》)

  悲歡離合:悲傷、歡樂、離別、團聚,泛指人生的種種經歷、遭遇和感受。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九年級上冊

  鴻鵠之志:鴻鵠:天鵝,比喻志向遠大的人;志:志向。比喻遠大志向。

  (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陳涉世家》)

  披[被]堅執銳:穿著鐵甲,拿著武器。形容全副武裝。

  (將軍身被堅執銳,伐無道,誅暴秦,--《陳涉世家》)

  簞食壺漿:(老百姓)用簞盛了飯,用壺裝了湯來歡迎他們所擁護的軍隊。

  後來用以形容軍隊受歡迎的情況。(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隆中對》)

  如魚得水:好象魚得到水一樣。比喻得到與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對自己很適合的環境。

  (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隆中對》)

  妄自菲薄:妄:胡亂的;菲薄:小看,輕視。過分看輕自己,形容自卑。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出師表》)

  三顧茅廬:顧:拜訪;茅廬:草屋。原為漢末劉備訪聘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旺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出師表》)

  不毛之地:意思是不生長草木莊稼的荒地。

  不知所云:不知道說的是什麼,指語言紊亂或空洞。

  作奸犯科:指為非作歹,觸犯法令。

  危急存亡:指關係到生存滅亡的緊急關頭。

  臨危受命:指在危難之際接受任命。

  計日可待:可以數著日子等待,形容為時不遠 。

  白虹貫日:虹:光暈;貫:穿。白色的長虹穿日而過。古人認為人間有不平凡的事,就會引起這種天象的變化。實際上這不是虹而是暈,是一種大氣光學現象。《唐雎不辱使命》

  九年級下冊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指站在正義方面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援和幫助,

  違背正義則必然陷於孤立。(《孟子二章》)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憂愁患害能使人奮鬥而獲得生存,安逸快樂使人沉迷

  於享樂,反而容易導致死亡。(《孟子二章》)

  捨生取義:為正義事業而犧牲生命。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魚我所欲也》

  嗟來之食:指帶有侮辱性的施捨。

  愚公移山:比喻做事有毅力不怕困難。(《愚公移山》)

  一鼓作氣:一鼓:第一次擊鼓;作:振作;氣:勇氣。第一次擊鼓時士氣振奮。比喻趁勁頭大的時候鼓起幹勁,一口氣把工作做完。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曹劌論戰》)

  再衰三竭:竭:盡。指力量一再消耗,已經衰減耗竭。形容士氣低落,不能再振作。

  彼竭我盈:竭,枯竭,衰落;盈,充盈,旺盛。對方計程車氣衰竭,我方的鬥志旺盛。

  轍亂旗靡:轍:車轍;靡:倒下。車轍錯亂,旗子倒下。形容軍隊潰敗逃竄。

  門庭若市:庭:院子。若:好象。市:集市。門前和院子裡人很多,像市場一樣。形容來的人多,熱鬧非常。(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鄒忌諷齊王納諫》)

  瓊樓玉宇:瓊:美玉;宇:房屋。古人常指所謂仙界的樓臺或月宮。也形容富麗堂皇,十分美麗的建築物。

  折戟沉沙:指赤壁的泥沙中,埋著一枚未鏽盡的斷戟。 解 釋 戟:古代的一種兵器。折戟:斷戟沉沒在泥沙裡,成了廢鐵。形容失敗十分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