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詩詞分析主旨題解題模式鑑賞技巧
1 設問方式:這首詩表現了怎樣的主旨?
2 設問變式:
(1)關於這首詩(詞)的內容,有人認為是這樣,有人認為是那樣,也有人認為是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請簡要說明理由。
(2)這首詩(詞)明寫眼前實景,暗寓歷史的滄桑。就詩(詞)中有關句子,結合全詩(詞)加以賞析。
(3)請分析某句詩蘊含了作者當時何種心情。
3 解答提示:分析主旨往往需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1)涉及的文化常識、生活常識、歷史典故、神話傳說和自然現象:
(2)某一詩句的.大意或內涵,
(3)詩人的思想傾向、政治主張、志向追求、生活經歷;
(4)時代背景,社會現實。
4 答題模式:
(1)分析具體詩句寫了什麼,
(2)抒發了什麼情感,暗寓了什麼。
5 答題示例:(2008年高考江蘇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
登金陵鳳凰臺
李 白
鳳凰臺上鳳凰遊,風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1)分別概括這首詩頷聯和頸聯的內容,並說說其中寄寓了詩人什麼樣的感慨。
答案:
(1)頷聯寫六朝古都的歷史遺蹟,頸聯寫金陵美麗的自然風物,寄寓了對人事滄桑、自然永恆以及六朝興廢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