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觀滄海> 曹操觀滄海原文及賞析

曹操觀滄海原文及賞析

曹操觀滄海原文及賞析

  觀滄海(1)

  三國 曹操

  東臨石(2),以觀滄海(3)。

  水何(4),山島竦峙(5)。

  樹木叢生,  百草豐茂(6)。

  秋風蕭瑟(7),洪波湧起(8)。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9)。

  星漢燦爛(10),若出其裡。

  幸甚至哉(11),歌以詠志。

  [作者簡介]

  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沛(pèi)國(qiáo)縣(今安亳[bó]縣)人,是三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

  曹操一生躍馬揚鞭、南征北戰,但手不釋卷,雅愛文學。他的詩繼承了《詩經》和漢樂府的優良的現實主義傳統,以樂府古題寫時事、抒懷抱,體現了一個政治家的思想情懷。

  曹操的詩歌格調慷慨悲涼、沉鬱雄健,豪邁縱橫;語言古樸剛健,善用比興。曹操的散文主要是表、令類的實用性檔案,在內容和形式上很少受傳統的束縛,下筆無所顧忌,具有自由通暢、質樸簡約的風格,被魯迅譽為“改造文章的祖師”。

  [註釋]

  (1)滄(cāng)海:大海。滄,水青綠色。大海因為水深而呈青綠色,所以也叫滄海。

  (2)臨:來到。(jié)石:山名,在今河北省樂亭縣西南,現已沉入大海。

  (3)以:語助詞,沒有實際意義。

  (4)何:多麼。(dàn):水波動盪的樣子。

  (5)山島:指石山。竦峙(sǒn zhì):高峻挺拔的樣子。竦,同“聳”,高。

  (6)豐茂:豐美茂盛。

  (7)蕭瑟:秋風吹樹木發出的響聲。

  (8)洪波:大波浪。

  (9)若:好像。

  (10)漢:銀河。

  (11)幸:慶幸,幸運。至:極。哉:感嘆詞。“幸甚”兩句,本是合樂時所加,與正文無關。不過,在這首詩中卻與正文有一種和諧的聯絡。

  [譯文]

  東征登上了石山,正好來觀賞茫茫渤海的景象。大海被微風吹拂,海水是那樣的動盪不定;海邊山島挺拔竦立。樹林密密層層地生長著,遍山的野草長得豐滿茂盛。清冷的秋風多有力,滔天的巨浪湧起。日月升沉,如同從大海的懷抱中出入;銀河燦爛的光輝,好像從大海的心窩裡放射出來。慶幸得很,好極了,於是作歌來歌詠我的志向。

  [賞]

  《觀滄海》是曹操《步出夏門行》的.首章。東漢建安年間,曹操借許悠之計,以少勝多,擊退了他在北方的主要對手——大軍閥袁紹。袁紹殘部逃到烏桓(當時遼東半島上的一個少數民族政權),想得到烏桓的支援,以求東山再起。曹操乘勝追擊,征討烏桓。東漢建安12年,即公元207年,曹操揮鞭北指,所向披,大敗烏桓。歸途中,曹操登上石山(位於今河北省東亭縣西南的大石山。此山現已不存,相傳已沉入大海),觀看滄海壯麗景色。此時,曹操躊躇滿志,意氣昂揚,揮筆即書,便有了《觀滄海》一詩。

  賞此詩,筆者認為,可按照作者“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抒發了什麼”的賞思路進行賞。

  詩的開頭二句“東臨石,以觀滄海”。滄海,即大海,這兩句的意思是“我向東登上石山,以便來把滄海觀。”這兩句點出了詩人觀望滄海的地點——石山,其中的“臨”、“觀”二字,傳達出了詩人躍馬揚鞭,高遠矚的昂揚氣。此時的曹操所向披,得勝而歸,躊躇滿志,意氣昂揚,雄心勃勃,氣吞山河,一副“得志才子”的形象(遠非後來赤壁敗戰,失魂落魄的曹丞相所能比)。

  以下六句實寫觀海之所見,此時的曹操看到的一切景象都如同他此刻的心情一樣美好。“水何,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何:何其,多麼。:水波盪漾的樣子。 竦峙:高高聳立。 竦,同“聳”,高。峙:立。蕭瑟:秋風吹動草木的聲音。 洪:大。意思是“海水盪漾多麼遼闊,山島聳立於水的中間。樹木蔥蔥遍地生,百草密又茂盛。陣陣秋風瑟瑟響,激起大海滔天浪。”滄海之景,在曹操看來,是多麼的遼闊、壯麗啊!

  “水何,山島竦峙。”寫的是俯滄海的全景;“樹木”、“百草”二句寫的是靜景,是近看所見之景,是特寫;“秋風”、“洪波”二句寫的是動景,是遠觀所見之景,描寫先總後分,由近及遠,一靜一動,有力地刻畫了大海的壯闊,為下文展開想像打下了伏筆。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星漢:指銀河。這四句的意思是“匆匆遠行的日月,就好像出自大海之中,燦爛無比的滿天星,就好像出自大海間。”這四句是虛寫,寫的是詩人看到海水洶湧浩蕩所想像出的景象。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則是直抒胸之筆,意思是“慶幸慶幸多慶幸啊,我吟詩作歌抒豪情。”能遠征到此,“臨”石山,且有閒情逸致“以觀滄海”,非勝利者莫能為之也。

  這首詩寫景由近及遠,由實到虛,動靜結合,虛實並用,層次分明,狀盡大海浩無、吞吐日月的宏大氣勢,實際上是極寫詩人那如“滄海”般的情懷,抒發了詩人決心消滅所有殘敵,誓統中國的壯志豪情。

  全詩句句寫景,實則句句抒情,詩詞人把自己遠大海時湧上心頭的那種豪情壯志寄寓在景物的描寫之中,“一切景語皆情語”(王國維語),本詩詞很好的體現了寫景詩的這一特點,堪稱寫景詩的上品,也應是詩歌、散文等文學作品寫景和我們作文寫景狀物的典範,很值得大家細品、學習和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