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後感1050字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苟且偷生而愧疚。那麼,在生命結束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貢獻給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奮鬥。必須抓住生活,要不,一場突發的疾病,一次偶然的災難都會斷送人的生命。”這段錄自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二部第三章的名言,早已成為千萬個青年的座右銘。而我也如其他青年人一樣,對這段名言情有獨鍾。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只有一次”。對於生命,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理解。有人認為生命高貴,尤其是主宰世界的人類生命,故凌駕於其它一切生靈。有人覺得生命卑微,特別是在恆古不變的宇宙間,故如螻蟻般活著。有人覺得生命僅屬於個人,故任意揮霍,隨意終止。有人認為生命不僅僅屬於自己還屬於愛他和他愛的人,故十分珍愛,頑強拼搏。
錢穆曾在《生命的認識》中說道:“人的生命可分為身生命和心生命。喜怒哀樂是心生命,飢飽寒暖是身生命。”而對於這兩者的關係及其對比中,她又說道:“心生命必寄存於身生命,身生命必投入於心生命。”、“身生命是短暫的,僅限於各自的百年之壽,心生命是可悠久,長存天地間,永生不滅。”縱觀保爾·柯察金的一生,他的喜怒哀樂、飢飽寒暖,他的坎坷人生無不在詮釋著生命的意義。從俄國革命爆發、國內戰亂、外國干涉軍入侵,一直到戰爭結束開始大規模恢復和建設,在這一廣闊的`歷史時空裡,保爾一路走來,歷經艱險,頑強的與命運抗爭,在那個巨大的時代熔爐中被百鍊成鋼,且用自己的生命和熱血譜寫了人類歷史的新篇章。保爾雖已逝去,但其一生的經歷告訴無數後來者,人的一生應該怎樣度過,年青一代應該樹立怎樣的人生價值觀!其精神也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為著最崇高的事業而努力奮鬥。身生命雖消逝但心生命卻永垂不朽!
相比保爾·柯察金這種讓自己生命永生不滅的精神而言,當代某些大學生則太過漠視生命,那時常報道的大學生跳樓事件,既讓我們痛心也讓我們深思。他們接受過高等教育,但卻理解不了“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這句簡短的話語;他們艱難的走過十多二十年的風雨路,卻在那一剎那結束了往後的所有美好;他們無比自私的終結了自己的性命,卻將無盡的痛苦留給父母、朋友。生命的可貴之處,不但在於它只有一次,而且在於它不僅僅屬於你自己,也屬於愛你和你愛的人。它是無法複製的共享品,任何人都沒有權利肆意終止。
生活中,你會發現很多人都珍愛生命,其苦心經營著物質生活,而荒蕪精神生活,故其一生碌碌無為,而後當自己迴歸於自然時,其生命也真正終結了,未曾留給現存世界可回憶的東西。這能稱之為真正意義上的生命嗎?不,只能說是生命的過客!
我們都是獨立的個體,我們都擁有完整的生命,誰甘願做生命的過客呢?我想,沒人願意吧!故此,我們當珍愛我們的生命,如保爾·柯察金般,在歷練中成長,在波濤洶湧中遨遊,在風雨交加中展翅飛翔,在歷史長河中書寫壯麗的生命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