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電視劇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電視劇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電視劇

  導語:《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韓剛執導的戰爭片,尼克萊-巴科拉恩、安德列-薩米寧、絲維達-布魯思、列霞-薩瑪耶娃等參加演出。

  保爾說,我的整個鮮血和生命,都已經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全人類的解放而奮鬥!這段曾經被無數中國人當作座右銘的話,今天讀起來仍然讓我們充滿激情。

  這首主題歌的名字是《遠在小河對岸》《Там вдали за рекой》, 1999年,為迎接建國50年大慶,由深圳萬科文化傳播公司策劃、承製,中央電視臺、深圳市委宣傳部和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聯合投資拍攝了梁曉聲等人根據奧斯特洛夫斯基同名小說改編的20集電視劇《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作為迎接新世紀、向建國50週年獻禮的重點劇目。

  在這部中國版的電視劇《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就採用了男女聲無伴奏合唱的蘇聯歌曲《遠在小河對岸》作為主題曲。 “遠處的營地已點起了燈火,晚霞消失在晴朗的夜空。跨上戰馬,背起長槍,年輕的'騎兵整裝出發。 廣袤的原野上一片寂靜,戰士們機警地搜尋敵情。黑暗中有刺刀寒光閃爍,他們遭遇上敵人的伏兵。 勇士們高呼著衝向敵群,草原上展開了殊死的鬥爭。一個戰士中彈滾下馬背,他是為人類的幸福而犧牲……” 這是一首有著明顯敘事加抒情特點的歌曲。

  曲調取自一首老歌《就在西伯利亞亮起了朝霞》,唱的是被沙皇政府流放西伯利亞的政治犯的痛苦遭遇,曾由著名的俄國女中音歌唱家娜·普列維茨卡雅(1884-1941)錄成唱片。1924年,在莫斯科衛戍部隊服役的共青團員尼柯萊·柯奧爾,為了紀念在國內戰爭中犧牲的戰士們,利用老歌的旋律,重新填詞,取名《遠在小河對岸》。這首歌深沉中蘊含著豪邁的氣概,憂傷中煥發出昂揚的激情,因而迅速在年輕的紅軍戰士和共青團員當中傳唱開來。 1958年,從事俄蘇歌曲譯配工作多年的薛範先生根據當時赫赫有名的蘇聯紅旗歌舞團的演唱歌本,譯配完成了這首歌曲。關於歌詞,國內另有一個“黑鴨子”演唱組合的中文譯文版本,筆者感覺較為遜色。

  關於這首歌的歌名,有許多人誤以為是《布瓊尼騎兵軍軍歌》(又名《我們是紅色的鐵騎兵》)。其實,僅從音樂風格上即可聽出二者的區別——後者屬“進行曲”一類。 究其原因,大概是因為電視劇或書中主人公保爾·柯察金頭戴布瓊尼帽的形象起了“誤導”作用。這要從“頭”說起。 眾所周知,保爾·柯察金的生活原形就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本人。他曾加入蘇聯開國元勳布瓊尼的騎兵第一集團軍,在他的家鄉烏克蘭哈爾科夫一帶作戰,並在這一階段受了重傷。

  1919年底和1920年初,蘇聯紅軍向鄧尼金白衛軍發動了總攻。謝苗·米哈依洛維奇·布瓊尼指揮他的騎兵第一集團軍快速向哈爾科夫、頓巴斯、羅斯托夫和亞速海方向實施突擊,把鄧尼金的主力分割為兩部分,爾後協同南方面軍的另2個集團軍予以各個殲滅。

  1920年4月,蘇波戰爭爆發,布瓊尼又遵照列寧的指示用50天的時間,揮師從北高加索的邁科普躍進到烏克蘭的烏曼,實施了史無前例的1000多公里的戰略機動,投入了對波蘭軍隊的作戰。6月5日,布瓊尼集中集團軍的主力一舉突破敵人堅固的防禦陣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突入敵縱深140公里,前出到波軍第3集團軍的後方,迫使波軍於6月11日撤離烏克蘭首都基輔,從而為把波軍逐出蘇維埃國土奠定了基礎。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歌詞 遠處的河岸點起了燈火 晚霞消失在睛朗的夜空 跨上戰馬 背起長槍 年輕的布瓊尼士兵整裝出發 跨上戰馬 背起長槍 年輕的布瓊尼士兵整裝出發 廣袤的原野上一片寂靜 戰士們機警地搜尋著敵情 黑暗中有刺刀的寒光閃亮 他們遭遇上敵人的伏兵 勇士們高喊著衝向敵群 草原上展開了殊死的抗爭 一個戰士中彈滾下了戰馬 他是為人民的利益而英勇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