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對聯> 貼春聯作文700字

貼春聯作文700字

貼春聯作文700字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透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貼春聯作文700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貼春聯作文700字1

  春聯的肇始,首功當推後蜀少主孟昶。他寫的“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的佳句,以“史上第一聯”而名揚青史。明朝時太祖朱元璋不但要求過年時“公卿士庶門上須加春聯一幅”,而且還微服私訪、很抓落實,甚至親自為一屠戶寫春聯“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從此,過年貼春聯得到了較大普及。每當除夕來臨,家家戶戶紛紛購買春聯,有的還親自揮毫潑墨,將家宅門戶裝點一新。

  小時候,逢年過節,母親讓我拿上紅紙去村子中一位學董先生處寫春聯。學董是一位老先生,鼻樑上架著一幅圓圓的很是考究的石頭鏡,聽人說,先生是位老秀才。我畢恭畢敬地請學董寫字,先生也不推辭,總是一副樂哈樣子。看老先生疊紙,然後裁紙,只覺得先生真有學問。然後我做一些輔助工作,老先生便開始龍飛鳳舞地寫了起來。那剛勁、瀟灑的毛筆字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先生一邊寫,我一邊小心翼翼將寫好的上下聯放到合適位置,另外還要讓墨跡自然風乾,不要汙損了對聯。看著那遵勁有力的毛筆字,敬慕之情油然而生。

  我們經常可以看見,有些人家門上貼的對聯字有些稚嫩,大小參差不齊,筆畫橫斜豎歪,可字裡午間流露出的還是喜慶的韻味。現在人們時興買成品的對聯,當然也有寫的,紙也有講究,不當用上了灑金、描金暗紋的紅紙或生宣紅紙,在店裡還可以買到裁製精良的對聯專用紙,上面印著金色的各種吉祥圖案。請書法高手寫出來的對聯,貼在門上那藝術的味道油然而生。

  到了年三十這一天,妻子在伙房忙碌著年夜飯,貼對聯的事常常是由我和女兒去做的。我站在凳子上去貼,女兒負責校對上下聯、左右高低、遞膠帶等活計。父女倆邊貼邊聊著天,有時還會對對聯的內容作一番品賞。對聯貼好了,在門前放上一掛鞭炮,妻子出來到門前欣賞起對聯來,讀著對聯的內容,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全家頓時沉浸在了一種和睦可親、其樂融融的幸福氛圍之中。

貼春聯作文700字2

  猴年的春節就快到了,大街小巷,放眼望去,到處都是喜慶的紅色,紅色的春聯、紅色的燈籠、紅色的窗花、紅色的中國結……其中,春節貼春聯是最普遍的過節方式之一。每逢過年,無論城市還 是農村,南方還 是北方,貼春聯是一個古老習俗,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之一,流傳至今已經有好多好多年了,它以簡潔的文字祝願美好的未來,抒發美好的情感。

  除夕那天早上,外公又要貼春聯了,他拿出幾幅寫好的春聯,這是前天讓村裡的李老師寫的。我,外公和哥哥姐姐就出發了。我們先貼現在新房子的春聯,這房子是外公前三年新造的,好漂亮好氣派啊,獨門獨戶,每層樓裡都有獨立衛生間,樓頂上還 有很大有露臺。開始貼了,我負責拿春聯,哥哥負責拿漿糊,而姐姐負責貼春聯。只見她先爬上梯子,站穩後,把刷子放到漿糊裡蘸一下,接著在門坎上反覆塗抹,然後貼上春聯“猴年吉祥”。

  接著,我們又隨著外公,來到了八十年代初的舊房子。和新房子不一樣的是,爐灶上竟然也要貼!我有些不明白,於是問外公。外公說:“那是因為人們希望來年可以豐衣食足,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聽了外公的講解,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人們以前的願望那麼簡單!

  我們還 來到了外公的祖宅——老房子貼春聯,老房子已經很破了,裡面只有雜七雜八的幾把木頭椅子和一張床。直到貼完所有的春聯後,我們才準備回新房子。在一路上,我還 發現有些人家貼黃春聯,我又禁不住好奇心的驅使,問了外公。外公說:“家裡有人去世了,第1年貼黃春聯,第2年就要貼綠春聯,直到第3年才能貼紅春聯。”我點點頭,原來以前的人們為了對去世之人的懷念也那麼講究啊!

  回憶早上的一切,我想: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從新房子到老房子的變化是如此之大。年復一年,貼春聯的傳統文化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去,期盼祖國在新的一年裡吉祥如意,永遠繁榮富強。讓我們愛祖國,愛祖國千年流傳的傳統文化吧......

貼春聯作文700字3

  還有幾天就是大年三十了,人們都忙著籌備年貨,有的為小孩子選購新衣新帽,有的採購過年時走親訪友的禮品……真是忙的不可開交。我們家裡也忙壞了,媽媽買雞鴨魚肉,爸爸和我貼對子,爺爺掛燈籠,人人都有活幹,當然不包括我的小妹妹,她倒是挺自在,我真羨慕她呀!除了這些之外,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就是貼春聯。這不,我和爸爸正準備開始貼了。

  我們拿著凳子、剪刀、膠帶……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就差最重要春聯和福字了,我們開工了!

  先往門上貼福字,我還特地囑咐爸爸,“一定要倒著貼呦!那就是‘福到’!”爸爸點點頭,笑笑說:“你這個小機靈鬼!”我也會心的笑了笑,這又為貼春聯增添了一個小插曲。爸爸拿著凳子,站在上面,我遞給他膠帶,然後我再用剪刀幫爸爸剪斷,爸爸先放放,問我正不正,貼在上面……這回福肯定到我們家來了,哈哈!我們迅速的貼完了。

  下面,我和爸爸還有一個更艱鉅更重要的任務—貼春聯,平常沉默的我,反而對貼春聯有著無窮無盡興趣。

  開始了,我貼一邊,爸爸貼一邊,我們倆的分工很詳細。爸爸飛快的貼完了,平常粗心大意的我卻像姑娘繡花似的,貼起來沒完沒了,左擺擺右放放,貼好了,不行,再重貼……“哦,貼完了,兒子快下來,我看看正不正。”“哦。”我答應了一聲。在爸爸的再三催促下,終於貼完了,我嘆了一口長長的氣,我下了凳子一看,好是氣派!“人順家和萬事興,平安如意千日好”,橫批,“喜氣盈門。”今年我們家肯定像對子上說的那樣“人順家和”。我覺得這一切都是自己的佳績,感覺自己飄飄然了,接下來,窗戶上、水缸上、門上、牆上……任何一個角落我們都不放過,貼上了春聯、福字、窗花等等,不知不覺中,天已經黑了,可是還沒玩夠。我們也貼完了,雖然有些累,但覺得很高興。

  貼春聯真有趣啊,要是天天都貼春聯,那該多好呀!

貼春聯作文700字4

  今天是大年三十,是除夕,也是貼春聯的時候,瞧,家家戶戶都忙著呢!

  “傳說,古時候有個兇惡的怪獸叫夕,每到歲末便出來害人,它殺人放火,無惡不作,弄的各個地方民不聊生,家破人亡……人們實在生活不下去了。這時有個身穿紅衣,手拿紅紙的人,他大搖大擺的走到夕身邊,可夕並不傷害他,並且十分害怕他。後來,人們知道夕最怕紅色和聲響,於是,三十晚上,家家戶戶貼紅春聯,放鞭炮,來驅獸夕,求一年的安寧。這樣一來慢慢的大年三十這天就被稱為了除夕。”我在客廳轉來轉去,繪聲繪色地講著故事給家人聽。“閨女,快來幫我貼春聯。”我剛剛講完故事,爸爸站了起來說。“好咧!”我爽快的答應了。

  我們先撕去舊春聯,然後分工,我遞透明膠,爸爸踏著凳子貼。我在底下忙的團團轉,一會兒遞上點膠,一會又遞上去剪刀一會又遞下來,一會又要下聯……忙的不亦樂乎,滿頭大汗,氣喘吁吁。我和爸爸配合的十分默契,不一會兒上聯下聯、橫批都貼上了,還有中間的福,大門煥然一新。

  我大聲朗讀道:“雪伴梅香迎新春,風送鶯歌辭舊歲,辭舊迎春。”“哈哈哈哈……”爸爸的笑聲在我耳邊迴盪,我疑惑的看著爸爸,不知所措。爸爸回過神來,一本正經地講道:““春聯又名門對,它以對仗工整,抒發了人們美好的願望,是漢族特有的文學形式。讀、貼春聯時應先讀、貼上聯,也就是右側,再讀、貼下聯,也就是左側,最後讀、貼橫批,橫批應貼在中間正上方。那這幅春聯應該這樣讀。”“風送鶯歌辭舊歲,雪伴梅香迎新春。”“辭舊迎春”我搶答道。”“嗯,一點不錯。”爸爸讚揚道,我開心地笑了。

  今年真是收穫滿滿,我不僅學會了貼春聯,還有它的意義,還學會了春聯的讀法和貼法,又知道了春聯是漢族特有的文學形式,我的知識又豐富了。

貼春聯作文700字5

  又是一年的除夕,我早早地起了床,因為今天我有任務。是什麼任務呢?昨天晚上爸爸吩咐,今年的春聯由我貼。

  “彤彤,你知道春聯怎麼貼嗎?”爸爸吃著早飯就問我。“還不簡單,只要貼齊,貼平就行了。”“哈哈,我就知道你不懂,你不要小瞧這小小的春聯,它的學問可大呢!”“爸爸,你快跟我說說呀!”“我簡單地說,春聯是我國獨有的一種傳統文化,它在我國民間流傳最廣,應用最多,每到除夕我國老百姓家家戶戶都要貼它。它是楹聯的一種,是掛在或貼在堂屋前廊柱或門框上的上下相對的聯語。因此,又叫對聯。這種對聯是由兩串字數相等,互相對仗,而且具有一定內涵的獨立文體。它最初起源於桃符。桃符早在秦漢以前就出現了,當時是用驅除鬼怪的,等等。春聯的學問可多了,你自己再查查資料吧。”“爸爸,我知道了。”

  我拿好春聯,膠帶和剪刀,準備貼春聯。“咦,爸爸,這春聯哪個是上聯,哪個是下聯呀?”“第一種方法是按音調平仄來分,上聯最後一個字為仄聲,就是漢語拼音的第三、第四聲;下聯最後一個字為平聲,就是漢語拼音的第一、第二聲。比如你手裡的對聯,“ 春光春色源春意 ” ,是上聯, “ 虎將虎年揚虎威”,就是下聯。第二種就是按時間先後來分,比如這“建偉業金牛辭舊歲,行鴻運玉虎迎新春”,“辭舊歲”在前,“迎新春”在後。第三種就是按空間範圍來分,一般是小者在前,大者在後。比如“家重和睦家道旺,國講團結國事興”。“國”比“家”大,所以“家”在前,“國”在後。”“噢,我知道了,可是那邊貼上聯,那邊貼下聯?”“人面對著大門,右手方向為上,左手方向為下。”

  這時,我區分好上、下聯,把它們與門的左右,上下距離都算好後,仔細又耐心地貼著春聯,想著爸爸說的話。啊,我國小小的春聯就包涵了這麼多學問和知識。你說我們中華民族那些風俗能不叫人想念嗎?能不叫人喜歡嗎?

  “彤彤,真不錯,貼好這麼多春聯了!真能幹!” 媽媽不住得誇獎我。今天我真高興!不僅學到了知識,又得到了媽媽在誇獎。

貼春聯作文700字6

  民謠說”二十八,貼花花“。這”花花“呀,就是春聯。過春節,一定要貼春聯。媽媽買回來春聯,我興高采烈地準備貼春聯。

  說起來,春聯的歷史也悠久了。春聯,起源於桃符。《後漢書·禮儀志》上說:”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有‘神荼’、‘ 鬱壘’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時歲》上說:“春聯者,即桃符也。”

  中國最早的一幅春聯是在公元964年。後蜀國君孟昶讓他手下的一位學士在桃木板上寫一句話,再從中間刻開,掛在門上。這句話是“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就是說新年享受著先代遺澤,佳節預示著春意常在。

  春聯分為上聯、下聯和橫批。上聯和下聯貼在門的兩邊,橫批貼在門上方的正中。門上有的貼門神,常見的門神是尉遲恭和秦瓊,有的在門的中間貼上一張顛倒過來的“福”,諧音是“福到了”。

  春聯蘊含著喜慶、祝福、盼望。“爆竹聲聲除舊歲,梅花點點報新春”,舊的一年過去了,新的一年來到了;“五穀豐登稻米香,六畜興旺牛羊壯”,這是農民最真實的期盼;“風調雨順家家樂,國泰民安處處興”,祝我們的祖國國泰民安,家家戶戶都平安快樂;“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新的一年,恭喜發財;“慶佳節歡聲笑語,賀新春五福臨門”,春節快樂,歡歡喜喜過大年;“豐年龍騰迎喜氣,新年蛇躍湧春潮”“蛇年四季百花豔,燕影千家五穀豐”,新的一年是蛇年啊。新的一年,要紅紅火火,順順利利······每一幅春聯都是歡樂的心情在跳動,都是人們美好的嚮往。

  讀著這一幅幅春聯,我好像讀著一個個美好的心願:祝我們的祖國繁榮昌盛,祝我們的人民安居樂業。

  我快樂地貼春聯。我家的上聯是“平安如意千般好”,下聯是“人順家和萬事興”,橫批——萬事如意!

貼春聯作文700字7

  新年的腳步聲漸漸走近,新年老人悄然來到了我們身邊,大街小巷都洋溢著節日的氣氛,各個商場里人山人海,無論是老人還是孩子臉上都洋溢著快樂的笑容。

  除夕那天,是我最快樂的一天,也是我最難忘的一天,家家戶戶伴隨著歡笑聲與朝陽,我們家也忙得不可開交。下午,媽媽和爸爸買回了春聯,非常莊重地取來剪刀、雙面膠等物品。我馬上拿起春聯,興致勃勃地大顯身手去了。

  我展開對聯並在其背面貼上一層雙面膠,再將雙面膠上的那層紙輕輕地掀起。我來了個除舊迎新,把舊的春聯用手撕下來,可那舊的春聯就好像個淘氣的孩子,跟我對著幹,緊緊地貼住牆,就是撕不下來。要不就用水攻呢?這個主意不錯,我為我的好主意沾沾自喜。於是,我提來了一桶水,用抹布把舊的春聯抹溼,再用刷子將它弄下來。解決了這個問題,新的問題出現了,究竟哪幅是上聯,哪幅是下聯呢?該貼哪邊呢?我拿著春聯,急得好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不知該如何下手為妙。這時,爸爸來了,他說:“春聯講究平仄,平是一、二聲,仄是三、四聲,一般上聯的最後一個字一般是仄聲,下聯的最後一個字一般是平聲,這樣我們讀起來順口。”我把對聯交給爸爸去貼上,我和媽媽則站在一旁或幫忙或指導,在那時不時的“右一點,左一點”中度過。直到把上聯、下聯和橫批一一完好地貼上到門邊的牆上為止。我們就這麼忙了一下午,這會兒總算大功告成。紅彤彤的對聯映在我們的臉上,鄰居家的鞭炮聲此起彼伏。我忍不住輕輕唸了出來,下聯是:“龍啟吉祥雲蒸霞蔚。”上聯是:“花開富貴人壽年豐。”橫批是:“龍騰瑞氣。”我突然想起王安石寫的那首詩———《元日》,這雖是常見的春聯,但是表達不都正是“興旺”嗎?

  家家各有各的韻味,也各有各的希望,我們家的春聯獨一無二。這一天不禁讓我知道貼春聯時要莊重,也讓我知道了春聯雖不代表什麼意義,但是它卻是一種人對願望的美好寄託。

  熱鬧的除夕夜,焰火映紅了人們的張張笑臉,它帶著幸福,帶著歡樂,帶著吉祥,向新的一年邁進,它展現著我們的祖國將會更繁榮富強!

貼春聯作文700字8

  還有幾天就是大年三十,人們都忙著籌備年貨,有的為小孩子選購新衣新帽,有的採購過年時走親訪友的禮品……真是忙的不可開交。我們家裡也忙壞,媽媽買雞鴨魚肉,爸爸和我貼對子,爺爺掛燈籠,人人都有活幹,當然不包括我的小妹妹,她倒是挺自在,我真羨慕她呀!除這些之外,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就是貼春聯。這不,我和爸爸正準備開始貼。

  我們拿著凳子、剪刀、膠帶……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就差最重要春聯和福字,我們開工!

  先往門上貼福字,我還特地囑咐爸爸,“一定要倒著貼呦!那就是‘福到’!”爸爸點點頭,笑笑說:“你這個小機靈鬼!”我也會心的笑笑,這又為貼春聯增添一個小插曲。爸爸拿著凳子,站在上面,我遞給他膠帶,然後我再用剪刀幫爸爸剪斷,爸爸先放放,問我正不正,貼在上面……這回福肯定到我們家來,哈哈!我們迅速的貼完。

  下面,我和爸爸還有一個更艱鉅更重要的任務—貼春聯,平常沉默的我,反而對貼春聯有著無窮無盡的興趣。

  開始,我貼一邊,爸爸貼一邊,我們倆的分工很詳細。爸爸飛快的貼完,平常粗心大意的我卻像姑娘繡花似的,貼起來沒完沒,左擺擺右放放,貼好,不行,再重貼……“哦,貼完,兒子快下來,我看看正不正。”“哦。”我答應一聲。在爸爸的再三催促下,終於貼完,我嘆一口長長的氣,我下凳子一看,好是氣派!“人順家和萬事興,平安如意千日好”,橫批,“喜氣盈門。”今年我們家肯定像對子上說的那樣“人順家和”。我覺得這一切都是自己的佳績,感覺自己有些飄飄然,接下來,窗戶上、水缸上、門上、牆上……任何一個角落我們都不放過,貼上春聯、福字、窗花等等,不知不覺中,天已經黑,可是還沒玩夠。我們也貼完,雖然有些累,但覺得很高興。

  貼春聯真有趣啊,要是天天都貼春聯,那該多好呀!

貼春聯作文700字9

  一到過年,“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家家戶戶都貼上了春聯,到處洋溢著新年的氣氛。今年我和爸爸高興地接到媽媽分派的光榮任務——貼春聯。

  我很喜歡傳統紅紙上的春聯,恨不得馬上貼好展示出來。我看著爸爸貼對聯那嫻熟的動作,羨慕不已便情不自禁拿起對聯翻過來,用刷子弄點麵糊塗在對聯的背面,漿糊十分粘糊,紙背有些地方粘了很多面糊,有些地方很少,我雙手已經粘糊得不得了。爸爸在一旁笑著說:“塗漿糊時用力要均勻,春聯要想貼牢,四個角比其他地方多塗些,才有足夠的粘力。”我不敢馬虎了,拿起小刷子小心翼翼地反覆刷上漿糊,正興致勃勃想貼到大門時,爸爸叫停了,他要研究研究對聯。

  我納悶地看著爸爸,他邊低著頭邊看說:春聯可不能貼反了,要不然會讓人笑掉大牙!春聯都是從右往左唸的上聯為右,一般以三四聲結尾,下聯為左,一般以一二聲結尾,這樣念起來才朗朗上口。”聽爸爸這一說,猛然想起我似乎在某本百科書上看過這常識。我大力拍拍額頭,好險啊!差點貼錯對聯了。

  我爬梯子準備貼橫批時,爸爸提醒我,必須要貼正不能貼歪,這是一種禮節。我心裡暗想:“貼春聯講究的地方,真多,我可真是大開眼界。”我膽膽顫顫地想直接把橫批壓實,爸爸在下面叫了起來:“不行,先得把橫聯的左上角和右上角固定,這樣才不會掉。”爸爸說的果然是好方法,我輕微地調整一下橫聯左右高度,再輕輕壓平,終於把“一帆風順”貼好。

  我爬下梯子時發現所貼的春聯不少地方凹凸不平,就用刷子一點點擠出春聯和牆壁中間的空氣,皺巴巴的地方變得平坦了。爸爸和我將那紅紅的春聯齊心協力貼得漂漂亮亮,讓整個家中有了新感覺,有了新氣象。

  看著新的氣象,我不由得在心中又升騰起了那種難得的滿足感,站得遠遠的,我好像又聽到了歡笑聲,聽到了嬉鬧聲,聽到了新的一年人們的期盼聲,我又開始喃喃起了那副春聯:人興財旺年年好,鴻運家昌步步高。

貼春聯作文700字10

  今兒是鼠年的最後幾天了,為了迎接牛年,我和祖爺爺準備貼春聯。

  下午,祖爺爺拿出小木凳和春聯,對我說:“你來貼春聯,我幫你。”我激動萬分!貼春聯,那麼簡單的事,先撕了然後再貼嘛!祖爺爺笑了笑,跟我一起出來了。

  出了門,我撕完了舊春聯,剛要貼新的,祖爺爺忙說:“等一下,你還沒擦牆。”“擦牆?”我不解的問,祖爺爺拿起幹抹布,認認真真地擦了一遍牆:“擦牆是為了讓新春聯扒在牆上更牢固,還有,貼春聯是有講究的。在東方,上聯在右邊,下聯在左邊在西方,上聯在左邊,下聯在右邊,我們照東方來 ’執行‘,區分春聯的上下聯,一般有以下四種區分方法:1、是按音調平仄分。春聯比較講究音調平仄,上聯最後一個字為仄音,下聯最後一個字應是平聲。2、是按因果關係分。”因“為上聯,”果“為下聯。3、是按時間先後分。時間在前為上聯,時間在後為下聯。4、是按空間範圍分。一般是小者在前,大者在後。所以,我們來分析一下’盛世呈祥映四海‘和’金牛煥彩耀五洲‘哪個是上聯?哪個是下聯?”我想了想,說:“’盛世呈祥映四海‘應該是上聯,’金牛煥彩耀五洲‘應該是下聯,因為,四海對五洲。”祖爺爺想了想,也點了點頭。於是,我們合作貼好了一對春聯。只差橫批和福字貼了,我拿起橫批,很自然的問:“這有什麼講究嗎?”“有,當然有,這個是最難的。”祖爺爺站上板凳,拿上橫批,仔仔細細地看了一下門框,找了一個靠中間的門框,把橫批放上去,問我靠沒靠中間,我回答道:“再偏左一點。”古人說:“不偏之謂中,不倚之謂庸。” 祖爺爺成功的把橫批放在了正中間。

  這回貼春聯,我懂了兩個道理,一是懂得了許多春聯和福字的貼法,別看小小的貼春聯卻包含著我國古老的文化傳統二是看似簡單的事卻很難做,所以不要把事情看簡單喲!

貼春聯作文700字11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春節是中國最重要的節日,有關春節的風俗很多,流傳時間很長,文化氣息非常濃厚。正如王安石《元日》詩中所云,古時人們在新年來臨之際,會把門上避邪用的舊桃符拿掉換上新的,以期來年好運氣,現在不再搬木頭而是貼春聯――以紙代木,經濟多啦!

  臘月三十,我和爸爸剛到奶奶家,姑姑就提議去老房子貼春聯。延慶有許多美麗、古樸的小村落,我們家的老房子就坐落在它們中間,院裡有一片莊稼地和一座平房,我們今天就是來給它“貼花黃”的。

  自從爺爺奶奶搬到縣城住,這裡平常有點冷清,去年貼的舊春聯上面落有灰塵,已經有些褪色,我和表妹上前把舊春聯揭去,姑姑用刷子把門框刷乾淨,爺爺一邊調漿糊一邊讓我和表妹在一大堆春聯中尋找長短一樣、內容相配的上下聯,再配上橫批。準備工作完成後,貼的任務主要由爺爺來完成。只見他把春聯的上面兩個角對齊上門框的兩個角,拖直春聯用手掌緩緩往下按,然後把溢位的漿糊抹掉,一副春聯轉眼就貼好了。貼好春聯我們又在大門上貼了門神、在房門和屋門上貼倒“福”字,意為把大鬼小鬼都擋在門外,只讓福進來。最後,又在門正對面的牆上貼了“開門見喜”四個大字,這是為了每當開啟門,都會感受到撲面而來的'吉祥喜氣。

  大功告成後,我站在門外端詳小院:新貼的大紅春聯給沉靜的院落平添了一份活潑與熱鬧;略有破損的門裝飾上鮮紅的春聯,好像容光煥發了幾分。

  我明白了,春聯不僅是幾句吉祥話,它寄託著人們特別是像爺爺這樣的老人對未來的期盼和憧憬。這也正是這種風俗經由千百年一直流傳的原因。

  願這些承載著一代又一代人美好思想感情的民俗能夠永遠存於世間,讓人們都能美夢成真――明天會更好,明年會更好!

貼春聯作文700字12

  春節到,處處喜洋洋。城頭禁放煙花爆竹,就掛上了紅燈籠,而熱鬧的鄉下燈籠不多,卻佈滿了新年的爆竹聲,盛放著絢麗的煙花。

  大年三十,終於等到爸爸媽媽休假了,一家子一大早就出發回了老家,拿出買好的對聯,端出熬好的糯米漿糊,還沒等我坐在老家的椅子上休息幾分鐘,爸爸就已經招呼我,快點幫忙貼春聯了。

  這也難怪我爸急了。老話說啊,對聯貼得好,這新一年裡都是平平安安、一帆風順的。對聯上的很多字,就是作祝福和保佑用的。對聯也分許多種,祈福的、讚美的、迎春的,反正都是一串串的吉祥話。比如我手裡拿著的:上聯一乾二淨除舊習,下聯五講四美樹新風,橫批辭舊迎春;上聯五湖四海春色,下聯萬水千山盡得輝,橫批永珍更新……都是一派喜氣洋洋的美好祝願。

  板凳搬到大門前,對聯鋪滿院中央。爸爸端著漿糊就爬上長凳,拿刷子,蘸漿糊,刷門框,等那門邊的紅磚上有了白白的、黏糊糊的一層,再蹲下身子,把漿糊往長凳上一放,側著臉給我一個眼神,我立馬心領神會地遞上一張對聯。爸爸接過對聯,高高舉起,隔著牆兩三釐米的地方比對著,上挪,下挪,左挪,右挪……提著對聯頂,把對聯往牆上一按,雙手貼著對聯順下來,翹著的邊角就拿一本舊書抹平。

  貼完對聯,還得貼大門上的門神。門神有很多,其中一對十分有名,尉遲恭和秦叔寶。歷史傳聞中,李世民弒兄奪位後,常常出現夢魘,夢到太子和弟弟化成厲鬼前來索命,夜不能眠。長孫皇后便出了個主意,命人將大將軍秦叔寶和尉遲恭的畫像貼在寢宮大門之上,太宗皇帝果然好轉。百姓紛紛效仿,就有了門神的典故。而貼門神時,秦叔寶為左,尉遲恭為右,兩人相對,既是除邪,又是不鬧彆扭的寓意。

  大門貼完小門貼,不偏不倚水端平。而這小門貼的“福”字,也有講究,必要倒過來貼,諧音“福”到了。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看著家門口這紅紅火火的對聯門神小福字,這過年的味道,又濃了一分。

貼春聯作文700字13

  今天是大年三十,是農曆蛇年的最後一天。早上出門,映入眼簾的就是宛如火焰的紅色。向遠處望去,一眼就看到了那漂亮的對聯。貼春聯是每家每戶春節必做的事,春聯從右向左貼,寓意一家人新的一年有好開頭,事業順利,莊稼豐收,還有辟邪保平安的作用。我腦海裡閃過這些知識,卻苦了臉。貼春聯由我負責,因為門長,我人小,所以每次都累到氣喘吁吁。今年怎麼辦?

  我眼珠一轉。嘿,有了!我就跟爸媽玩一會兒三十六計。

  三十六計之一:瞞天過海

  明知這招可能沒什麼用。我卻咬咬牙,用這個方法吧,不管成功與否,試一試總還是有那麼50%的機會。可惜,老天不助我也。媽媽出門買雞蛋,我心感不妙,趕忙拉住她:“媽媽,今天你在家裡燒飯,雞蛋我去買。”媽媽斜了我一眼:“你什麼時候變得這麼勤快了?”我露出討好的笑:“我每天都這麼勤快。”“閃開!”媽媽眼睛一瞪,“哼,別以為我不知道你想幹什麼!去,去把我買的春聯貼上!”

  暈,這也能發現。第一計,慘敗。

  三十六計之二:調虎離山

  為了防止我的“逃跑”,媽媽特地派了幫他打下手的爸爸來監督我。我望著手裡的春聯,真是欲哭無淚了。怎麼辦?“吉祥如意是事成,榮華富貴年年順。”我手裡的對聯寫得真好,可我的心情卻無比糟糕。突然,我靈機一動:“爸,弟弟不知道跑哪去了。你趕緊去找吧!”爸爸點點頭,好像是贊同我的想法。剛走出去沒一會兒,我板凳還沒坐熱,爸爸又折回來了。他學著媽媽的動作把眼睛一瞪:“想騙我,不僅連門,窗戶都沒有!貼春聯!”

  我又暈,老爸啥時候變這麼聰明瞭?第二計,又敗。

  三十六計之三:拋磚引玉

  我才貼了一張,就累得不行。我有計上心來:“弟弟快過來,咱倆談一筆生意怎麼樣?”弟弟人小,卻不好糊弄:“什麼意思?”我忍著肉痛,面不改色地說:“壓歲錢多給你五十,你幫我一起貼。”“好。”弟弟雙眼放光,“我答應你。”我在心裡仰天長笑,就知道你這小財迷準會答應。

  哈哈,終於贏了一場。第三計,完勝。

  唉,貼春聯之路終於完結。真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好一場“大戰”啊!不說了,吃年夜飯去嘍!

貼春聯作文700字14

  每逢春節,中國民間家家都要貼對聯,我們家當然也不例外。這不,剛過農曆臘月小年,姥姥就張羅著要買對聯、貼對聯。我越想越覺得好奇,對聯有何寓意?起源於何時?於是便上網查詢。

  我仔細檢視,對聯的學問真不少呢!原來,對聯也叫春聯、楹聯。首先,對聯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分為上聯、下聯、橫批。對聯的文字特殊,要對仗工整,平仄協調,字數相同,結構相同。其次,對聯的寓意深遠,或祝福祈禱,或讚美慶賀,或哲理言志,或嚮往祝願……史書記載,對聯起源於宋朝,興盛於明朝。對聯最早的雛形是“桃符”,即用桃木刻畫的神像,用來驅穢辟邪。後來,演變成為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幾經演變,形成了流傳到現在的對聯。新春之際,貼春聯,不僅為節日增加喜慶的氣氛,而且表達了人們辟邪除災、辭舊迎新、祈祥納福、普天同慶的美好願望。

  說到貼對聯,也很有學問。那天,姥姥買來了一副對聯,我和弟弟搶著要貼。媽媽先在門框抹上膠,我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幅,正要去貼,忽然想起:貼對聯十分講究,一般來說要看對聯文字的尾音:“上聯仄聲貼在右,下聯平聲貼在左”,千萬別貼反啦!我仔細一看:“萬事如意財興旺”,這肯定是上聯;“鼠年順心福臨門”,這肯定是下聯了。橫批是:“恭喜發財”。姥姥買的這副對聯還真是吉祥如意呢!我拿起上聯,先把上方的膠粘牢,然後,把剩下部分的膠粘牢。最後,把上下的兩邊用勁捋一捋,貼好了!我照樣貼好了下聯,又把橫批貼在門框正上方。看著自己第一次貼的春聯,心裡真高興!

  中國的傳統民俗,豐富多彩,源遠流長。貼春聯,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是中華民族的寶藏。庚子鼠年的春天到了,我衷心祝願祖國:“五湖四海皆春色,萬水千山盡得輝。”衷心祝願親人:“和順一門有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

貼春聯作文700字15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我國最熱鬧的節日,家家張燈結綵,走親訪友喜迎新一年的到來。

  每年的年三十那天,爸爸、媽媽都會帶著我回爺爺、奶奶家吃年夜飯,然後貼春聯、做湯圓、放鞭炮,最高興的是還有壓歲錢拿。

  初一到十五這幾天,爸爸、媽媽會帶著我到處走親訪友。可是,今年的春節過得比較的特別,因為疫情的關係,人人都帶上了口罩。為了不給我們的祖國添亂,我們只能每天呆在爺爺、奶奶家裡,走親訪友和聚餐的活動也都取消了,真是無聊啊!

  晚飯過後,我像往常一樣開啟電視想看會兒動畫片,這時爺爺走過來說:“別看電視了,家裡還有幾盒鞭炮,要不要我陪你去放啊!”我一聽高興極了,“噌”的一下從沙發上蹦了起來,連忙問道:“爺爺,鞭炮在哪呢?我怎麼沒看到!”只見爺爺慢慢地走到門口換好鞋子說:“你跟我來就是了。”我連忙跑了過去,原來爺爺把鞭炮藏在鞋櫃的抽屜裡了,難怪我之前一直沒看到呢!我從爺爺手上拿過鞭炮後便拉著爺爺往樓下走,因為我已經迫不及待了。到了樓下後,我簡單地看了下鞭炮包裝上的字,一盒上寫著“彩菊”兩字,其他的字都小小的,因為天已經黑了基本看不清楚,形狀圓圓的。我急忙向爺爺要過來打火機,然後把鞭炮放在地上,小心翼翼地點燃了後趕緊捂著耳朵往回跑,只聽“嗖”的一聲,鞭炮像風火輪一樣滾了出去,一邊滾一邊冒著火花,真是又好玩又刺激。還有一種叫宇宙飛碟,也是同樣把它放在地上點燃,它就會飛快地旋轉,然後一邊冒著火花一邊以極快的速度往天上飛去,還會發出刺耳的聲音,好看極了。就這樣,我放完一個接著一個放,盒子裡面還有好多個呢!爺爺就這樣一直在旁邊樂呵呵地看著我放,時不時還會叮囑我幾句。不知過了多久,鞭炮終於放完了,我這才心滿意足地回家。

  這個春節雖然特別,但依舊和往常一樣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