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對聯> 精選春聯作文九篇

春聯作文

精選春聯作文九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春聯作文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春聯作文 篇1

  快過年了,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了。我家也不例外,由於我在學書法,所以家裡的春聯就由我負責了。

  早上,我懶洋洋地從床上爬起來,忽然聽到爸爸在叫:“葛怡冶,你還不寫春聯,快要過年了!”我聽了立即穿好衣服,洗好臉。吃過早飯後,我放好要用的的東西,摺好紙,拿起毛筆,準備寫春聯。我認真的寫著,心中充滿了憧憬和希望。一不小心,墨水滴到了橫幅上,我心裡難受極了,忐忑不安的想:這下可慘了,春聯寫砸了,我灰心喪氣。後來,我靈機一動。因為,那滴墨水滴在了點的上面,我就把點移長點,這不就是一副完好的春聯嗎?我心中暗暗的想:我真是太聰明瞭。

  當爸爸把春聯貼上去的時候,媽媽表揚了我,說“葛怡冶,你寫的春聯比去年進步多了。”我開心地笑了。

春聯作文 篇2

  過年了,家家戶戶門口都貼上了嶄新的春聯,紅底黑字,喜氣洋洋。最讓我高興的是今年我也參加了義務寫春聯活動。

  廿六的早上,陽光明媚,我早早地起床了,準備好工具,就拉著爺爺到新世紀廣場參加義務寫春聯活動。一到那兒,大夥兒已經把活動場地圍得水洩不通,我的老師許老師也來了。這時有幾位書法家已經開始揮毫潑墨了,我也不幹示弱。剛完成一副“六畜興旺,五穀豐登”,立刻就被一位叔叔拿走了,我心裡甭提有多麼高興,因為我終於能用自己學到的本領為他人服務了。雖然沒有書法家寫得遒勁有力,但是已經足夠了,站在一旁的電視臺的叔叔還為我攝像呢。晚上看見自己在電視上寫春聯的鏡頭,我開心地笑了。雖然寫了一天的春聯感覺很累,但這是我最快樂的一天。

春聯作文 篇3

  俗話說:“小寒,大寒,準備過年”。過年家家戶戶貼春聯,是我國民間的一個習俗。春聯紅底黑字,喜氣洋洋,充滿節日的氣氛。

  今天,陽光燦爛,風和日麗。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台州客運總站,進行“新春送福”活動。寬敞明亮的客運總站大廳裡,站滿了準備回家的旅客。他們帶著對親人思念和團聚的迫切心情,提著大包小包,還有台州的土特產,海鮮和蜜桔。在排隊安檢進站。

  我們拿著春聯和“福”字,懷著對旅客的美好祝願,像泥鰍一樣穿梭在人群中。黃色的志願服和紅色的小記者帽顯得格外醒目。“您好,我是徐雨澤,祝您旅途愉快,新年快樂”,然後,我把一幅幅春聯送給了旅客,他們接過春聯連聲說:“謝謝!”。很快我就把春聯送完了。看到他們帶著我們的美好祝願,坐上了回家的客車,心裡非常開心。

  車輛緩緩開出台州,我彷彿看到他們平安到達家鄉,親人們聞訊飛快地前來迎接。新年到了,門上貼著我送給他們的春聯“春歸大地千山暖,福滿乾坤萬木春”。在噼裡啪啦的鞭炮聲中迎接豬年的到來。這正是: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春聯作文 篇4

  “新年好呀,新年好呀,祝福大家新年好……”新年到,寫春聯就變成了我的一項任務。

  我們家每年都有寫春聯的習慣,儘管春聯的內容千變萬化的,但是有一點一直沒有變過,春聯都是我寫的。

  每次我寫春聯,媽媽都會把餐桌整理得乾乾淨淨,不留一星半點兒的灰塵,生怕春聯被弄髒了。她嫻熟地鋪上書畫氈,擺上裝好墨汁的墨盤,並放上一支毛筆和一些用來寫春聯的紅紙,等著我來揮毫寫聯。

  我走到桌前,拿起毛筆,沾上一點墨,然後抬起手臂,用毛筆在紙上書寫起來。由於筆畫時粗時細,我手中的毛筆也時高時低,媽媽說,從遠處看就像一位正在跳舞的妙齡少女。

  往年我都能順利地一步到位,可是今年卻不一樣了。寫了一半,我突然停了下來,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我寫了兩張以後開始放鬆了,一個疏忽就把一個字的兩橫併到了一起了。我感到十分緊張,叫道:“媽媽,我一不小心寫壞了一個字,怎麼辦?”媽媽對我說:“怎麼辦?還能怎麼辦?自己接著寫下去,注意一些!再寫壞字就只能另外寫了。”哎,真是有點可惜!為了不讓我之前的努力白費,接下來,我仔仔細細地寫,就再也沒寫壞過。

  寫完春聯以後,我感到一身輕鬆,因為,我的任務終於完成啦!但是,欣賞勞動成果的時候,看到那個有點不足的字,我感覺到了小小的遺憾。從這件事中,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太自得了,否則就會前功盡棄,浪費很多時間。

春聯作文 篇5

  我國著名作家老舍素愛中國的對聯藝術,而且,他更喜歡春聯這種藝術樣式,在過年的時候,老舍曾經多次寫春聯,來寄託自己的情懷。

  老舍曾經專門寫文章來稱誦春聯的特色,在文章中,他欣喜地寫道:“歡度春節,要貼春聯。大紅的紙,黑亮的字,分貼門旁,的確增加喜氣。”老舍的這番話,可謂是深得春聯之三味,說出了春聯的特點。

  新中國成立後,老舍就曾多次題寫春聯,來抒發自己的情懷,寄託過年時的快樂之情。老舍寫過這樣的春聯:“吟詩辭舊歲,舉杯賀新年。”“詩吟新事物,筆掃舊風流。”“酒熱詩歌社,梅紅天地新。”

  老舍寫的這些春聯讀起來明快喜慶,琅琅上口,而且輕鬆中飽含著對生活的深深熱愛,不僅頗有情趣,而且頗有內蘊。

  另外,老舍在過年時還寫過這樣一些簡短的春聯:“歡慶新春,百花齊放;大辦農業,五穀豐登。”“勤儉持家,有備無患;熱誠愛國,發憤圖強。”“勞逸妥安排,健康多福;油鹽休浪費,勤儉持家。”

  這些春聯看似信手寫來,樸實無華,但是,卻都是樸實生動,堪稱是春聯中的佳作。

  年的除夕,正值立春時節,老舍即以此立意,寫了這樣一副春聯:“除夕立春,同日雙節;隨時進步,一刻千金。”老舍寫的這副春聯充滿了美好的祝福和喜慶的吉祥,真誠而樸實,使人回味,也令人歎賞。

春聯作文 篇6

  以往春節到了,看到家家戶戶門口貼著紅豔豔的春聯,我就會問爸爸:“爸爸,咱們家為啥不貼春聯啊?”,“因為奶奶過世還不滿三年,不能貼春聯的”爸爸就會這樣告訴我。每每此時,奶奶的音容笑貌就會浮現在我的眼前,我就拉起爸爸的手,說:“爸爸,我想奶奶了。”

  隨著今年春節的臨近,小區裡逐漸增多的春聯使得春節的氣氛漸漸濃了起來。臘月二十八早飯過後,爸爸說:“今年咱家可以貼春聯了,咱們是買春聯呢還是你來寫呢?”“買吧,我怕寫不好。”我笑了笑迅速答道。爸爸媽媽沒有說話,而是用鼓勵的眼神看著我。“寫就寫,我就不信寫不好!”我信心滿滿地答道。

  書法作為我的業餘愛好,儘管已經學習了兩年,但是寫春聯還是頭一次,不免有些緊張。我立即行動起來,準備好筆墨紙硯後,先是在草紙上練習,一遍又一遍,總是不滿意,看著旁邊越來越多的草紙,我逐漸煩躁起來。抬頭看著爸爸鼓勵和期盼的眼神,我的心情慢慢平靜下來,想著書法老師的.教導,越來越有感覺了,經過近兩個小時的練習,終於看起來滿意了。

  接下來和爸爸一起裁紙、摺痕,開始正式寫春聯了。上聯寫了一半的時候,手一抖,又失誤了。爸爸語重心長地說:“沒事,咱們再來,就像剛才在草紙練習一樣,不要想太多。”我平復了一下心情,重新開始,起筆、行筆、收筆、提筆、按筆、轉筆一氣呵成,就這樣,我的第一幅春聯大功告成!看著寫好的春聯,爸爸說:“不錯嘛,兩年的時間沒有白學,今年咱家就貼它了!

  聽到這裡,我的心不禁一陣暗暗竊喜。是的,我相信,我的堅持終將收穫豐碩的果實。

春聯作文 篇7

  在我的成長曆程中,有許多值得高興的事,要說最令人高興的,莫過於今年春節到大街上寫春聯了。

  那天早晨,我早早地來到學校,整理好東西,就跟著老師與校園裡毛筆字寫得較好的同學一起到大街上寫春聯送給老百姓了。我們來到街上,雖然現在還很早,但街上已有了來來往往的行人,我們準備好墨汁與紅紙,就認認真真地寫起來,行人馬上圍了過來,有人還說:“一幅春聯得多少錢呀?”我們笑呵呵地說:“不要錢!”一聽到不要錢,更多的老百姓圍了過來,把我們寫的春聯全都拿光了,看著一個個拿走春聯的老百姓的臉上充滿了笑容,我的心裡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快樂。“給,永遠比拿愉快。”我們儘自己的能力寫出一幅幅漂亮的春聯,最後全部送給了別人,我們給予別人,自己也得到了幸福。

  這真是一件值得我高興的事。

春聯作文 篇8

  金色的光芒緩緩掀開了夜幕,東方的太陽吐出了柔和的晨光,我們迎來了新的一年,新的氣象。農村裡,家家戶戶張燈結綵,門口貼上了紅豔豔的春聯。看到門口純手寫的“春到風光美,家和喜事多”,一股驕傲感湧上心頭。沒錯,這不,對聯的作者就是我啦!

  過年的前一週,輔導老師準備了許許多多紅豔豔的宣紙墨水和毛筆,帶著喜慶與祥和,陪我們一塊寫對聯。我開心得一蹦三尺高,又有些小緊張呢!老師首先用鉛筆在紙上用楷體打了一個模子,這樣我們就不易寫錯字啦!老師真是別出心裁呢。

  我拿起筆,輕輕地蘸了一下墨汁,墨水像不聽話的小孩兒,拼命地往筆頭上爬,我趕快使勁兒把他們抖掉。隨後就是“重頭戲”啦!筆頭剛剛觸碰到紙就立馬塌了下去,我有些力不從心了,嘗試著寫了一橫,沒想到墨水不聽話,筆頭更不聽話!那一橫歪歪扭扭的,筆鋒就像一個軟塌塌的團,一點也不剛勁。哎,寫對聯怎麼這麼難啊!我硬著頭皮寫完了“春”字,無助地看向了老師。老師已經寫完了好幾個“福”字,筆畫剛勁有力,正楷規範而不張揚。

  “哇,怎麼做到的?”我問。老師笑了笑,說:“你的握筆姿勢不對,應該這樣……”我照著葫蘆畫瓢地學。一撇,一捺,果然輕鬆了不少了呢!

  我細細地端詳著自己千辛萬苦寫出來的作品,雖然稱不上好看,但我知道,這幅對聯裡包含了我真誠的祝福與快樂!現在,這幅對聯仍精神抖擻地“站立”在門口,承載著無限的美好與期待。

春聯作文 篇9

  過年了,在大年三十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張貼大紅春聯,祈求在新的一年裡萬事如意,幸福安康。我問媽媽為什麼大家要貼春聯,媽媽說她也不知道,讓我上網去查。於是我去查百度,找到了這樣一個故事:

  “春聯”一詞的出現,是在明代初年。當年明太祖朱元璋當上皇帝之後,喜歡排場熱鬧,也喜歡大戶人家每到除夕貼的桃符,就想推廣一下。在一年的除夕前他頒佈御旨,要求金陵的家家戶戶都要用紅紙寫成的春聯貼在門框上,來迎接新春。大年初一的早晨,朱元璋微服巡視,挨家挨戶察看春聯。每當見到寫得好的春聯,他就非常高興,讚不絕口。在巡視時見到一家沒有貼春聯,朱元璋很是生氣,就詢問什麼原因,侍從回答說:這是一家從事殺豬營生的師傅,過年特別忙,還沒有來得及請人書寫。朱元璋就命人拿來筆墨紙硯,為這家書寫了一副春聯:“雙手劈開生死路 ,一刀割斷是非根。”寫完後就繼續巡視。過了一段時間,朱元璋巡視完畢返回宮廷時,又路過這裡,見到這個屠戶家還沒有貼上他寫的春聯,就問是怎麼回事?這家主人很恭敬地回答道:“這副春聯是皇上親自書寫的,我們高懸在中堂,要每天焚香供奉。”朱元璋聽了非常高興,就命令侍從賞給這家三十兩銀子。由此可見,“春聯”的得名和推廣,是朱元璋採取行政命令的辦法,頒佈御旨才得以在家家戶戶推廣開來的。

  知道了春聯的來歷,我頓時對春聯產生了興趣。於是自告奮勇的要求今年讓我來寫對聯。我去街上買來紅紙,裁剪成合適的尺寸,準備好筆和墨,選好了要寫的對聯和橫批,就開始寫了。

  剛開始時,我還沒完全適應,有些字不是這一橫歪了就是那一豎斜了。我去請教常常寫大字的外公。他看了我寫的字,說:“你的字寫的很好,只是平時沒有在這樣大小的紅紙上寫過,把握不好比例。不如你先不要把紙裁開,等寫完了這一副對聯,然後再裁剪。”聽了外公的話,我決定試一試,找了一張沒有裁剪的紅紙,開始寫了起來。果然,這一次在一張大紅紙上我寫起來熟悉多了,加上外公在一旁的指導,我最後終於把這幅“綠竹別其三分景 紅梅正報萬家春 橫批:春回大地”寫好了。雖然這些字都很簡單,我寫的也不是很好,可外公看了很開心,立刻把春聯裁剪開,貼在了大門外。外公說:“以後咱們家不買春聯了,都交給李炳燦寫!”

  我聽了,心裡像喝了蜜一樣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