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近春聯》教案設計
設計意圖:
原方案較多地考慮了教師怎樣教的問題,而對幼兒怎樣學關注較少,《親近春聯》教案改良設計之(二)。如設計了成人化的調查表,幼兒看似在比較、在探索,實質僅僅是按部就班地填寫。又如,幼兒本來對於春聯的認知經驗就很少,教師卻要他們僅從“賞”和“品”兩個環節中發現那麼多秘密。我想不妨從孩子的已有經驗出發,充分發揮家庭教育資源的作用,讓孩子真正親近春聯,感受濃濃的中國情、民俗情。
目標:
1交流各自帶來的春聯照片,簡單瞭解春聯的內容,初步感受人們在春節貼春聯時的美好心願。
2傾聽故事,瞭解貼春聯風俗的由來,知道貼春聯是我們中國獨有的傳統風俗。
準備:
1.經驗準備
(1)請家長帶孩子拍自家貼的春聯照片,並詳細介紹春聯的含義。
(2)家長和孩子一起拜訪周圍貼春聯的鄰居,向他們瞭解蘊藏在春聯裡的心願與祝福.並以拍照的方式記錄各種春聯,幼教之友《《親近春聯》教案改良設計之(二)》。
2.課件“春聯的由來”。
過程:
一、相互變流.理解春聯的寓意
1.幼兒自由交流.相互看看、講講自己帶來的春聯照片。
2幼兒在集體面前介紹自己帶來的春聯照片。
(1)你帶來的春聯上寫了什麼?說的是什麼意思?
(2)為什麼要貼這副春聯?表達了家人(或鄰居)怎樣的心願?
3.教師引導幼兒認真傾聽同伴的'介紹,幫助幼兒瞭解人們貼春聯時的各種美好心願,並引導幼兒讀讀誦誦簡單易懂的春聯。當幼兒講述到上聯下聯等時.教師可隨機補充這方面的知識點,並讓其他孩子說說、找找上聯下聯等。
二、傾聽故事,瞭解春節貼春聯風俗的由來
1你們知道人們為什麼要在過年時貼春聯嗎?關於春聯的由來還有一個傳說呢!
2教師邊操作課件,邊講述故事,請幼兒說說聽到了哪些與春聯有關的資訊。(為便於幼兒理解,教師可以改編故事內容。)
3原來“桃符”是最早的春聯,人們為了祈求新年福運連連,就在過年的時候貼春聯。過年貼春聯是中國特有的風俗。春聯裡不僅有美好的祝福,還有很多秘密呢!下次我們一起去找找春聯裡的秘密好嗎?
延伸活動:
在區域活動中投放記錄表,引導幼兒觀察、交流並作記錄。
附:貼春聯的傳說
相傳一千多年前有一個叫鬼域的地方,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里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隻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遊蕩的鬼魂必須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面,門邊站著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鬱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幹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萘、鬱壘就會立即發現並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萘、鬱壘。於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後來,人們乾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萘、鬱壘的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去惡,這種桃木板後來就被叫作“桃符”。
到了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一則不失桃木鎮邪的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的美好心願,三則裝飾門,以求美觀。後來,人們又在象徵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新春之際把春聯貼在門兩邊,以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亨通的美好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