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杜甫> 《杜甫詩三首》學習指導學案

《杜甫詩》學習指導學案

《杜甫詩三首》學習指導學案

  【學習目標】

  1、總體感知詩歌內容,瞭解詩意,體會詩情,背誦詩篇。

  2、瞭解詩人杜甫的生平,分析他的詩歌風格變化的原因。 3、理解詩歌的思想內容。

  【學習重難點】

  1、瞭解每首詩創作的時代背景,理解每首詩的思想感情。 2、初步鑑賞品味詩歌的美點。

  3、把握詩的景與情、事與情,感受品味詩歌的意境。

  【知識連結】

  1、資料積累——走近杜甫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詩中自稱少陵野老,後人稱他杜少陵。祖父杜審言是唐初著名詩人,曾做過奉天縣令。這樣一個家庭給了他一定的文化薰陶。 杜甫為我們留下了1400多首詩歌。這些詩篇像一面鏡子,廣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後唐代社會由盛而衰的真實歷史面貌。自唐以來,他的詩歌即被公認為“詩史”,詩人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詩宗,被尊為“詩聖”。

  2、杜甫“三吏”指:《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三別”指:《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

  【學習流程】

  一、預習導學(自主學習:熟讀詩篇,達到通順流暢,節奏準確)

  解釋下面加粗的詞。

  (1)造化鍾神秀 鍾: (2)陰陽割昏曉 陰: 陽:

  (3)會當凌絕頂 會當: (4)渾欲不勝簪 渾:

  (5)吏呼一何怒 一何: (6)老翁逾牆走 逾: 走:

  (7)急應河陽役 應: (8)獨與老翁別 別:

  二、學習研討(合作探究)

  (一)望嶽

  1、創作背景:這首詩是杜甫早期的作品,大約作於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736)以後。此時 ,詩人正“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當他遊歷到山東 ,被泰山的壯麗景色所吸引,寫下了這首《望嶽》詩。

  2、朗讀詩歌,探究:

  (1)《望嶽》這首詩歌描寫了泰山怎樣的特點?從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來?

  (2)有人說“陰陽割昏曉”中“割”字用得極妙,你能說明理由嗎?

  (3)“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兩句,體現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4)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什麼思想感情?

  (二)春望

  1、寫作背景: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不久,唐都長安也被叛軍佔領,唐玄宗帶著傾國佳人楊貴妃偷偷向四川逃去。756年唐肅宗在靈武即位,杜甫得知這一訊息後,隻身前去投奔,被叛軍擄至長安,被迫留居在淪陷的都城,過了半年多囚徒一樣的生活。第二年(757年),春回大地,鳥語花香,草木茂盛,生機勃勃,但此時,因為戰亂,昔日繁華的.都城,卻已被叛軍搶掠一空,踐踏得破敗不堪,滿目荒涼。想起與家人久別,存亡未卜,看到破碎衰敗的祖國,詩人杜甫觸景生情,感慨萬千,寫下了這首感時恨別、憂國思親的五言律詩——《春望》。

  2、朗讀詩歌,探究:

  (1)詩中哪幾聯照應了題目中的“春”字?

  (2)你怎樣理解“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一句。

  (3)寫戰火連天,家書難覓的千古詩句是那兩句?請對這兩句進行賞析。

  (4)“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應怎樣理解?

  (5)此詩將眼前景、胸中情融為一體,談談這首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三)石壕吏

  朗讀詩歌,合作探究

  (1)“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用了什麼修辭方法?怎樣理解這句話?

  (2)老婦“致詞”一段可分幾層?層意是什麼?

  (3)為什麼差吏抓丁要利用夜間呢?

  (4)《石壕吏》體裁是什麼?本文的中心人物是誰?事件是什麼?

  (5)《石壕吏》一文表達作者怎樣的感情?

  (6)老婦人對戰爭的態度怎樣?

  三、學習檢測

  《望嶽》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1、解釋下列加粗的詞語

  (1)岱宗夫如何( ) (2)齊魯青未了( )

  (3)造化鍾神秀( ) (4)會當凌絕頂( )

  2、“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兩句是寫近望中所見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3、這首詩中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這兩句是寫由望嶽而產生的__ ______的意願,從這兩句富有啟發性和象徵意義的詩中,可以看到詩人杜甫不怕困難,敢於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__________ _______。

  4、《望嶽》全詩中沒有“望”字但處處寫望,距離是自_____ __ ____而______ ____,時間是從_______ _至______ __,並由__ ______遙想將來的___ _____。

  5、杜甫《望嶽》詩共有三首,分別歌詠東嶽( )、南嶽( )和西嶽( )(注:括號內填山名),以上所選的詩是歌詠______ __的。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____ ____,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_____ ___,死者長已矣!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___ _____,___ _____。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6、給空白處填上完整的詩句。

  7、對這首詩開頭前四句的評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第1段寫捉人的差役乘著夜色向石壕村急奔而來。

  B.第2段交代故事的發生,預示將有一場災難降臨。

  C.第3、4段,寫老翁逃跑避難,老婦出門周旋。

  D.第3、4段反映了人民長期深受抓丁之苦,晝夜不安的情景。

  8、詩中描寫兵役之苛酷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 _______;描寫戰爭之慘烈的詩句是 ____________ __ _ ___;說明老婦已被官吏捉走的詩句是__ _____ _____________。

  9、根據詩的內容,回答下列問題,能用原句回答的儘量用原句。

  (1)開頭四句是故事的發生,哪一句預示著有一場災難降臨?

  (2)這裡的老翁、老婦分別有怎樣的舉動?全篇圍繞哪兩個字展開的?

  (3)那幾個詞寫出了差役怒呼,老婦哭啼的情景?

  (4)老夫致詞說了那些家事?詩人是怎麼知道的?

  (5)老婦被帶走了嗎?從哪裡可以看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