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弟子規> 弟子規孝篇心得

弟子規孝篇心得

弟子規孝篇心得

  導語:常言道:一時的尊規,一世的文明;一時的破規,一世的悲哀。所以學習文明禮儀在日常生活中顯得非常必要的,它能改變人的一生! 《弟子規》是一本凝聚了中華傳統文明禮儀的教科書,下面是弟子規...

    弟子規孝篇心得

  人們常說:“百善孝為先”。一個人如果能夠孝順父母,那他就有一顆善良、仁慈的心。有了這份仁慈心,才是人們行善業的開始。

  《入則孝》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其意是說:入是在家,孝是善事父母。做兒女的若在在家中,父母叫喚我們時,應該一聽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答應。父母有事要我們去做,就要趕快去做,不要拖拉或延誤時間,更不應該懶得不去做。父母教我們做兒女的學好、教傳我們做人之道的道理時,必須恭敬而聽,並且要將話聽記到心裡。如果我們做兒女的做錯了事或犯了錯時,父母責備、訓導我們時,我們應當順從父母的責備、傾聽父母們的訓導,並且承擔做錯了的事所造成的損失,且不可悖逆父母,讓他們傷心不滿。

  學習聖賢教誨之前,我覺得自己以前很孝順父母,很知道疼愛父母,從不做讓他們擔心受怕的事情。學習弟子規後我反省到,看似很容易遵守的孝道,但我卻做的不夠完好,我時常問自己,現在我的父母雖然不在了,但回想起來還有許多地方做的不夠,不夠孝順。有時候對父母的問話不夠精心傾聽,有時侯還常以不耐煩的口氣和父母說話,現在回想起來真是後悔寞機。父母不和兒女計較長短,但做兒女的做的不夠孝道時真是太不應該了。

  弟子規孝敬篇心得體會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儒家思想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儒家思想提倡的孝、悌、謹、信、泛愛眾、親仁、學文等思想都在《弟子規》中有明確的行為規範。那麼,這些行為規範對於現代人會有什麼作用呢?我是帶著疑問、好奇的心去拜讀的這本書。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冬則溫,夏澤凊。晨則省,昏則定。

  當父母呼喚我們的時候,應當立即答應,不能遲緩,執行父母命令時應當立即行動起來,不能拖延偷懶。

  當我讀到“父母呼,應勿緩”時,我檢討了自己,發現我們不一樣了,玩電腦、打遊戲……很忙,父母喊好幾聲我根本就不聽,邊打遊戲還邊說:“你煩不煩,叫一聲好了,還連續叫五聲,真討厭!!!”大人過來拍我肩膀,我很惱火地說:“你好煩人哦,你看你看,我這一關沒過去,又被別人打死了,就是你。”

  父母有時安排我到超市買東西,比如買醬油,我就明顯的有牴觸情緒,會很不耐煩地說:要買你自己買。”大人說:“如果沒電腦,咋辦?”我就頂嘴:“時代不同了,你們out了。”但如果聽說要到超市去,我就像飛奔的野馬一樣,騎著自己心愛的腳踏車撒歡兒而去。在路上就盤算著買這買那。到了超市兩眼放綠光,我推著購物車穿梭在人群間,心裡還盤算著哪種東西最好吃。父母為我大包小包的買,還問我夠不夠,我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但我從來沒為爸爸媽媽買過東西。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從這句話中我知道了:對父母的教誨,要恭敬的聽明白。對父母的責備,要順從的接受。

  三年級上學期學校要注射甲型H1N1流感疫苗,我因為嫌麻煩就沒打針。晚上,爸爸問我打疫苗沒?我說打了。爸爸在我兩個胳膊上找了好久,沒看到針眼就問我:“你到底打針了沒有?”我仍在撒謊,於是爸爸就狠狠地把我揍了一頓。捱打時我還在想:不就是沒打針嗎,有什麼了不起的。事後,爸爸耐心給我舉例項、講道理。現在,想起這件事來,我還挺後悔的。

  父母呼,父母命,父母教,父母責是所有人生命過程中都會出現的事情。這個父母句4次重複父母,說明了父母的重要性。父母把我帶到了這個世界上,給了我生命、給了我體膚、給了我智慧、給了我力量,他(她)們是我的啟蒙老師,是我的良師益友。那麼,我應該怎樣孝順自己的父母呢?

  孝順孝順,首先要從孝順自己的父母開始。

  “孝”的結構是上老下子,是強調血緣延續的重要性。今天的長輩是昨天的小輩,今天的小輩是將來的長輩。小輩不孝敬長輩,你又憑什麼,又怎麼能夠指望當你成為長輩後,你的小輩會孝順你呢?

  孝是沒有條件的。

  冬則溫,夏澤凊。晨則省,昏則定。

  冬天寒冷的時候要伺候父母,使其溫暖,夏天炎熱的時候則讓父母涼快。早上向父母請安,晚上要伺候父母安眠。由此,我想到了一個故事:東漢年間的黃香,早年喪母,與父親相依為命,冬天黃香首先睡在席子上,用自己的體溫把席子弄暖和。然後,再讓父親去睡。夏天,黃香用扇子把席子扇的涼快一些。這樣父親就能安然入睡了。

  “臥冰求鯉”同樣講的是孝是沒有條件的這個道理的。西晉時期的王祥,母親早亡,他一直和父親及繼母生活在一起。而繼母總喜歡在父親面前挑弄是非欺負王祥。所以,王祥從小也就失去了父愛。即便是在這種情況下,王祥仍然拼命滿足繼母的要求。有一次,繼母病了想吃鯉魚。可大冬天的,河裡的水都結冰了,怎麼辦? 於是王祥脫下衣服,趴在厚厚的冰上,用自己的體溫去融化冰。我深深的被王祥的這種孝心感動了。回想自己平時跟媽媽說話時,經常用命令的口氣說:“媽,你快去給我倒杯水”、“媽,你給我點零花錢” ……學了《弟子規》之後,我發現我用“您”來稱呼父母了。學著用商量的、請求的語氣和父母說話了。

  每天早上起床後,父母總要問我昨晚是否睡好了,然後再送我去上學。而現在,我要學會問父母早上好、晚安。公務員之家

  學習《弟子規》之後我學會了對父母的感念之恩,知道了如何做人,如何用《弟子規》這個家法來約束自己的`行為規範。我們從小就要養成尊敬父母、尊敬長輩、做一個尊師愛幼、懂禮貌、講規矩的好孩子、好學生。

  學習《弟子規》不僅僅是簡單的背誦和學習的過程,而應該是一個反思的、自我檢討的過程,這樣才能做一個品德優良、全面發展的好孩子、好學生!

  弟子規入則孝學習心得

  《弟子規》開篇第一章就講到孝,可見孝的重要性,學習了《入則孝》,孝的觀念更深入我心。

  “大孝尊親,其次不辱”。我知道了從現在開始熱愛生活的涵義,最愛的不是自己,而是父母,然後才是自己,而這種愛才應該是理性而又深穩的愛,與其說父母賦予了生命這樣高潔的讚美,不如說是肉體與生智的延續,我想體會在心,付之行動,方算得上吸收了精髓。做人的最根本是從一個孝字開始的,懂得了父母對我們的恩情,才會知道回饋和報答。也會對所有付出的人,對這個社會有所感知,有所理解,進而我們也會有所付出,才會之恩圖報。

  結合自已的家庭情況,合理處理和父母之間的問題。供養父母是基本,與父母多溝通交流,更能體現孝的真諦。知恩圖報、滿懷感恩的心,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具備的心態,有了這個心,我們才會知道感恩曾經幫助過我們的人,感恩社會。

  建設和諧的小康社會,每一人都應該要有一顆仁愛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