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板報大全> 三月學雷鋒手抄報

三月學雷鋒手抄報

三月學雷鋒手抄報

  雷鋒的身影無處不在,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你可以發現並感悟。下面是三月學雷鋒手抄報,和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

  “學習雷鋒,好榜樣,忠於革命忠於黨”。每當唱起這首值得弘揚和讚美的歌,我的腦海中便湧起雷鋒助人為樂的樣子,那一句句出自雷鋒的真理名言和那一個個雷鋒的故事。

  對雷鋒油然升起敬意的原因是讀了那些雷鋒的故事後,儘管他只是一個平凡的汽車兵。可是,在平凡的崗位上,他卻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

  “我願永遠做一顆螺絲釘”。這是雷鋒常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這顆小小的螺絲釘幫助了那些成千上萬的人,默默地付出,就是因為這顆堅強的螺絲釘,在中國歷史上增添了那光輝的一筆。

  而這顆助人為樂的“螺絲釘”在年僅22歲時就離開了我們。可是,人死了,心還在。精神永遠不朽!作為21世紀的學生,我們應該向雷鋒學習,因為他是我們的學習榜樣,所有我們何時何地都需要雷鋒,需要他堅定的信念和樂於助人的偉大的精神。去更加地理解他,尊敬他。發揚他的真誠善良,讓自己和更多人成為一個有抱負,有道德,有益於人民的人。

  雷鋒的精神不需要轟轟烈烈,只要平凡就好。平凡照樣可以造就一箇中國的榜樣。而平凡,也可以培養出更多的對中國有幫助的人才。信仰著雷鋒的釘子精神,面對國旗宣誓:“我一定會成為新一代的雷鋒,樂於助人,無私奉獻,為中國增添”!

  “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

  1962年8月15日,雷鋒,在幫助他人時,不幸去世,這,便是真正的捨己為人。雷鋒的一生,雖然平凡,沒有創造出巨大的財富,也沒有在政治上有所作為,只是一個普普通通忠於職守的軍人,做的也是一些尋常小事,但是,正是那一點一滴的小事,匯聚成了那偉大的'精神和雷鋒那令人尊敬高大的形象。

  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一個悲哀的民族。我很欣慰,我們的中華民族,有無數英雄,令人尊重,敬畏,同時也很驕傲,正是像雷鋒這樣的英雄帶領著我們向前,我們的民族才更加有骨氣。

  可以說,雷鋒的生命就是龔自珍的“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獻身精神。這種精神處處可見,隨處可覓。它存在於一汪水塘,存在於每一捧泥土,存在於每一片葉中。它像雨露,滋潤著世間萬物。在我們的的生命,就有著許許多多這樣的人。他們用生命去演奏那交響曲,用渺小的身軀去做那顆螺絲釘,致使中華民族滾滾向前。

  記得小時候,第一次參加學雷鋒的我,還是一個稚嫩的孩子,我們用一雙小手去清除牆壁上的小廣告,雖然天空還飄著小雨,但這並沒有阻止我們學雷鋒的熱情。看著那身後滿滿一桶的廣告垃圾,我們都笑了。那精神就像春天綿綿的細雨,以潛在的,巨大的力量滋潤著我們的成長。雖然那時我還很懵懂無知,但雷鋒的事蹟仍然給予了我許多感動,更讓我油然而生一股敬意。

  漸漸地,長大了。我身邊也有一些人說雷鋒的精神早已過時。我卻要說:“不!”雷鋒的精神永遠不會過時。雖然他的模樣會漸漸被人淡忘,但那種精神境界將一直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整個國家,整個民族,乃至整個世界。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這是英國著名的一句諺語。時光上溯到千年之前,那黑暗裡用燈光溫暖行人的盲僧,用那一盞燈火暖人胸懷。百年之後,而那個被毛主席稱讚”向雷鋒同志學習”的軍人,用一生的時光溫暖了百年人心。

  曾經有一句話,被億萬中華人民所熟知:“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著你生活的崗位……”

  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到2017年,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走過了68個春秋。在這光輝燦爛的67年裡,始終有一種精神被我們銘刻,那就是——雷鋒精神,它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激勵了億萬人。雷鋒精神以超越時空的力量成為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所以西方人同我們一樣,給予雷鋒最高的表彰:“雷鋒精神與上帝共存。”雷鋒精神所能影響的遠不止一個人、一個企業、一個國家。今日,雷鋒精神已經成為全人類努力學習和實踐的精神。每一個民族和國家都在尋找和培養更多的雷鋒。因為我們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都將因為有更多這樣的人而變的美好。

  可有人總說那些雷鋒離我們太遠,他們所做的,是我們可遙而不可及之事。當放學時,你主動留下來打掃衛生,認真負責,非常積極的勞動;同學們扶老人過馬路;集體為貧困孩子募捐…這些事情並不驚天動地,捨己忘我,但卻換回人們及自己開心滿意的笑臉,這不正是雷鋒精神的發光點之處嗎?

  雷鋒,你一定來自南方,用一米陽光穿透雲層,溫暖我們。帶著你的夢,帶著你的名字,帶著你的精神,懷著謙卑,懷著善良,用一句柔情的話語開啟一個人的心扉;做一件體貼的事情溫暖冰冷的手掌;用額前的汗水澆灌他人如花的笑靨;以自己的擁有交換來那綿綿不絕涓流傳遞的感動的情分……

  “學習雷鋒好榜樣……”這首旋律優美的兒歌早已飄進14億人的心房。可敬的雷鋒,這個年輕的小夥,用自己鮮活的生命和拼搏的一生詮釋了天地間捨己為人、樂於奉獻的偉大精神。他雖已逝去,可他的身影還時常出現在你我身邊。

  北京暴雨,七十多名同胞不幸遇難。許多遊客被困機場,無法回家。就在這時,許多雷鋒出現了,為被困群眾送來了水,送來了食物……這些新時代的雷鋒,傳遞著溫暖,傳遞著感動,傳遞著愛。

  可現實生活中還有很多事實不像先前所說的那樣樂觀。經過“到底是車撞了老太太還是老天太自己摔倒”一系列風波後,有許多人大呼不敢再扶老太太。在一個電視節目採訪中,有80﹪的人說不會去扶老太太,有10﹪的人說要看旁邊有沒有攝像頭,好證明不是自己撞的。只有10﹪的人願意去扶。問問自己,如果你走在街上看到老太太摔倒你願意去扶嗎?還有小月月……當我迷茫於冷漠無情中時,我想起了雷鋒,想起了他做過的事情,想起了他淳樸的笑臉……我們難道不應該反思嗎?我們難道不應該警醒嗎?雷鋒是可敬的,毛主席誇讚他說:“做好事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中華上下五千年,祖先們留給我們璀璨的文化,難道到現在就只剩下了冷漠、自私、無情?雷鋒在哭泣!祖先們在嘆息!因為我們沒有接好雷鋒的接力棒。

  “我們應該怎麼做?”

  “向雷鋒同志學習!”

  “我向雷鋒學什麼?”

  “最基本的三點習慣要養成!”

  “哪三點?”

  “樂於奉獻、時刻充滿熱情、有憐憫之心!”

  “雷鋒是個什麼樣的人?”

  “一個可敬的人,讓我們向雷鋒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