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好文> 如何在英語課堂上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

如何在英語課堂上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

如何在英語課堂上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

  學生資訊素養能力的培養可以從教師和學生兩方面同時進行。

  首先從學生方面看:

  1.獨立解決教師佈置的任務。任務教學法也叫任務型教學法,是美國教育家杜威以實用主義作為教育理論基礎而提出的“學生中心,從做中學”的教學模式,他主張教育的中心應從教師和教科書轉到學生,教學應引導學生在各種活動中學習。課堂教學中始終圍繞既定的教學任務展開。針對學生資訊素養能力的培養,這裡的任務應在課前由教師給學生布置好,教師可以根據要講的課文或主題,要求學生結合網路,參考書,工具書或各種出版物,查詢並歸類總結所需資訊,並利用這些資訊完成教師佈置的任務。這就培養了學生獨立並有意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2.學生要學會資訊共享和資訊評價。在學生蒐集了一些資訊後,教師在課堂上,要引導學生一起分享這些資訊,並能正確客觀地評價這些資訊。這一過程,既要求學生能夠完整地重現資訊,又要求其他學生積極思考並對這些資訊作出正確的評價,這就使整個課堂從以教師為中心轉變到以學生為中心,學生可以暢所欲言,積極應用以前所學知識應用到評價新知識中去。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可以只扮演組織課堂的角色,提醒學生對其中出現的重點加以注意,並給學生突出講解這些難點和重點。學生在此過程中,不僅學到了知識,更要的是培養了自己複述資訊的能力,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分析和評價資訊的能力。

  其次,從教師方面看:

  1.組織靈活多樣的活動。英語作為一門語言,是人們之間交流的工具,因此在鍛鍊了學生獨立蒐集並解決問題的能力後,更要培養學生對英語語言的把握和應用能力,兩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進一步應用語言的'能力,這一訓練過程可以採取靈活多變的形式,如英語辯論,角色扮演,觀點總結,主題演講,分組討論等。這些形式的應用,不僅能鍛鍊學生們的英語口頭表達能力,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們積極思考和邏輯總結的能力,很好地實現了語言的實用性,鍛鍊了學生應用第二語言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教師在觀察和研究學生課堂表現的基礎上,不斷總結和發現學生在此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吸取經驗,找出不足和需要改進的地方,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不斷調整課堂計劃和安排,並及時改進教學方法,逐步實現透過學生資訊素養能力的提高來完善和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3.教師的自身素質的提高。資訊化的時代,不僅對學生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同時教師在培養學生資訊素養能力的同時,自身必須具備過硬的資訊科技運用和處理能力,並隨著網路多媒體愈來愈多地介入到英語教學中,英語課堂教學不僅僅是傳授英語語言知識的過程,其中也提出了對學生和教師資訊素養能力的更高要求,這一要求既有利於英語課堂資訊的大量輸入,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們獲取知識和分享知識的興趣,並有利於學生培養運用同樣方法解決自己平時遇到問題的能力。所以,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學生要儘可能地在獲取知識的基礎上,有意識而愉快完成對自己資訊素養能力的培養,真正實現社會和時代對新一代學生提出的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