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好文> 初二班主任管理經驗範文

初二班主任管理經驗

初二班主任管理經驗範文

  本學年,我隨學生一塊“升入”八年級。

  面對日漸成熟的學生,我常感力不從心:代溝日趨嚴重,說教式管理讓學生不勝其煩。如何才能適應八年級學生的變化,讓“叛逆期”的孩子們“洪水歸槽”,共同為班級發展貢獻才智呢?經過認真的思考、分析、論證之後,我決定將“體驗式”管理引入班級建設中。

  首先,我告訴孩子們,經過一個學年的共同學習生活之後,我覺得孩子們已經長大了,已經具備獨立處理日常事務的能力了。所以,老師嘗試放手讓大家做自己的主人,做班級的主人。一番話後,學生歡聲雷動。而我內心則有淡淡的失落感。

  其次,成立“班委會”。

  我認為“班委會”是學生“體驗式”管理的基礎。要說明的是,這裡講的“班委會”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班委會。這個“班委會”是班級中所有學生集體意志的體現。全體學生依據前面一年的學習生活經歷,以無記名投票的方式選出個人心目中最信任的、最能代表自己意願的五名同學。然後,以公開的方式進行唱票,彙集大家的意願組成“五人班委會”。然後在老師的指導下,“班委會”開始工作。

  第三,“班委會”的工作。

  1.調座位。凡是當過班主任的老師都知道,調座位特別考驗班主任老師的智慧,因為不管怎樣調整,總會有學生不如意,不滿意,甚至哭著喊著要如何如何。但是,這次“班委會”調座位卻是波瀾不驚、風平浪靜。我在驚奇之餘,分別詢問了班委會和個別同學。原來,“班委會”同學對這次調座位絞盡了腦汁。他們首先徵詢了大家的意願,然後綜合衡量每一名同學的需求,既分析到了學生的長處也分析到了學生的不足,並且還考慮到讓更多的學生擴大交際面。調位方案几經修改,終於定稿。大多數同學深感滿意,個別同學雖覺不如意,但是能夠理解“班委會”的苦心,紛紛表示能夠接受。最重要的是這次調座位效率尤其高,前後算下來一天結束。透過這次調座位,相當多的`同學都意識調座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班委會”同學感受尤其深刻,竟有同學還將此事寫入日記中,大談感受。

  2.構建班級機構,如班長、各個委員、課代表、組長等。“班委會”同學能夠在徵詢學生意願的情況下,綜合衡量申請人的優缺點,然後以崗定人。這個過程一直是公開透明的,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學生的參與率與班級建設的積極性。應該強調說明的是,這些班級機構直接向“班委會”負責,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班委會的權威性。

  3.制訂“獎懲積分制度”。這個制度的制訂,讓我充分意識到孩子們的潛力是無窮的。這個制度簡單明瞭,還更科學、易操作,直指班級痼疾。

  當然,“體驗式”管理還處於摸索發展期,我堅信孩子們有能力、有實力在管理中提升自我,在“體驗”中重塑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