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好文> 讓作文教學活起來

讓作文教學活起來

讓作文教學活起來

  對於指導學生作文,的確是令許多老師都很頭痛的事。中低年級是學生作文的啟蒙階段,如果沒有對中低年級學生寫作進行正確引導,務必使學生走許多彎路,甚至影響他們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所以小學中低年級的作文教學任重而道遠必須三思而後行。一套正確的教學方法是作文教學成敗的關鍵。

  中低年級學生一個個天真無瑕、活潑可愛,他們一般對童話、故事比較感興趣,這個時候切記不能使用“注入式”作文教學,因為他們年齡特點決定他們還是以形象思維為主,如果一味的灌輸只會讓學生覺得枯燥,毫無興趣可言。失去興趣,當然談不上提高了。理智的做法是滿足他們的興趣,巧妙地變興趣為動力。不妨在讓他們讀童話故事的同時,適當地讀一些作文給他們聽,慢慢的由老師讀再轉變為引導他們自己看,培養他們自覺讀作文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作文讀多了,興趣會隨之而來,這時候鼓勵他們作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三年級語文教學中,就非常重視培養學生的興趣,首先我在班級籌建了一個圖書角,把他們的一些課外讀物集中在一起,讓他們在課餘時間消化,同時我還利用每天早讀課的幾分鐘給他們讀一篇故事,或者念一篇作文,學生歡呼雀躍、拍手稱快。現實表明他們非常喜歡我的這個“欄目”。久而久之,在我的耳染目濡之下他們自己會主動去看一些作文書,我知道時機成熟,於是馬上鼓勵和指導他們寫日記,寫身邊的事,寫真情實感。經過我仔細修改,我開始在早讀上讀他們的日記,讓他們嘗試成功的快感,當我在讀日記的同時,許多同學都向寫那日記的同學投去羨慕的目光,慢慢的在我的“安排”下,他們的日記都能透過我的嘴巴“發表”,當他們嘗試到這種快樂時,我發現他們寫日記時更認真了,而且效果也很好。進步非常明顯。

  引導學生養成記日記的習慣以後,不能說作文教學就一勞永逸,因為中低年級學生的詞語積累非常少,他們通常不知道用什麼詞語來表達他們的意思,增加他們的詞彙量是刻不容緩的事,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功”,在三年級下學期我就利用下午第四節課的時候給他們抄一些好詞佳句,抄完之後還要他們去朗讀背誦,達到靈活運用的程度》。這個時候我對他們的日記有了進一步的要求:必須用幾個好詞語或好句子,用得好的就“發表”,“發表” 了還給他小小的獎勵,學生一下子也來了興致,都爭著比誰用得多、用得好,當然難免有生搬硬套的情況發生,這個時候應該理性地加以引導,切忌盲目地批評,抹殺孩子的積極性。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積累,一些學生的習作讓我眼前一亮,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由此我便把他們的習作投到校廣播站進行播報,而且對於特別好的'我還郵寄去參加全國作文大賽,這樣一來,成功的慾望更加激勵著他們,隨之,也有了一些驚喜:我班樓佳麗、任家興等同學的作文在“中國小作家杯”作文大賽中榮獲二、三等獎,詹雨婷等同學的作文在《海峽生活報》也刊登發表……成功帶來的動力是無窮的,他們寫作的興趣越來越濃。

  教學生寫好作文絕非是一日之勞,它必然是日積月累,水滴石穿,它貫穿於語文教學的始終,要讓學生寫出真情實感還必須引導學生去體驗生活,從小養成仔細觀察的好習慣,要讓學生用五官去感受發生在身邊的事情。在指導他們寫日記的時候,我曾叫他們去觀察小動物,觀察自己浸泡的黃豆,甚至鼓勵他們去養蠶,在他們與這些事物接觸的同時指導他們把五官感受寫出來,記進他們的日記裡面,而且對於他一些獨到的看法或者疑問,我還組織他們去討論、查資料,培養他們一種自主學習的習慣。在這種情況之下學生們寫出來的都是他們的深刻體會,內容自然就真實生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