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媽媽如何面對產後焦慮
生育過後,很多新媽媽面對著如此幼小的嬰兒,自己缺乏養育知識,傷口的癒合又需要一段時間,加上哺乳讓自己身材發生很大變化,很多的新媽媽會產生焦慮的狀態,那麼這個時候該怎麼做呢?
首先,新媽媽要提早做好生理及心理的思想準備,學習妊娠和分娩的知識,系統地參加圍產保健。
對存在高危因素的孕婦和產婦,醫生和家人都要給予充分重視,幫助其處理好生活難題,減輕心理壓力。特別是一些家庭對新生兒性別的過分期盼,可能會給產婦產生莫名的緊張,如果生產後與當初的期望不同,那麼新媽媽那種憂鬱是常人無法想象的。
所以,家人要給產婦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調節好家庭關係。產婦有抑鬱傾向的,丈夫要善於開導,必要時可請心理醫生疏導,多陪妻子參與一些社交活動,同時,丈夫應替妻子回絕一些探視和慰問,以保證妻子有充足的睡眠。不過,新媽媽自己也要儘量克服產後生活和身體上的不適,儘量讓自己情緒輕鬆樂觀,這樣才能避免或縮短自己抑鬱的.時間。
其次、意識培育孩子的責任
要知道,孩子出生後,受到的影響由社會及父親,父親到母親,母親到孩子,一系列的關係構成。當夫妻在產前溝通好雙方的責任和任務,那麼產後,兩人很容易進入父母的角色,而且也有信心接受孩子的挑戰,以一種愉快平和快樂的心態迎接家裡的新生命,也願意用自己畢生的時間和心血去栽培全家的希望。所以,父母要保持愉快的心情給孩子一個愉快而健康的開始,父母們應意識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產生影響,要對嬰兒成長有思想準備,讓孩子一個好的童年。
再次、充分利用音樂來舒緩心情
音樂的療傷和舒緩作用是十分明顯的,新媽媽不妨讓音樂來幫助自己舒緩心情。比如:舒伯特甜美的《小夜曲》、理查。史特勞斯寧靜平和的《木管小夜曲》、莫扎特安祥舒暢的《單簧管五重奏》、孟德爾頌幸福的《g大調無言歌》、巴哈和緩安心的《羊兒可以安心地吃草》。
產後焦慮如果沒有得到有效的緩解,其中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產後焦慮症,是發生在產後的一種以焦慮為主要表現的精神疾患。通常在產後4周內出現症狀。與家人關係緊張,對周圍事情缺乏興趣,出現自暴自棄,恐怖、焦慮、沮喪和對自身及嬰兒健康過度擔憂,常失去生活自理及照料嬰兒的能力,對人充滿敵意,呼吸心跳加快,泌乳減少,厭食失眠消瘦,甚至出現自殺和殺嬰的念頭。
飲食調節產後焦慮現象:
1、深海魚
研究發現,全世界住在海邊的人都比較快樂。這不只是因為大海讓人神清氣爽,還是因為住在海邊的人更常吃魚。哈佛大學的研究指出,海魚中的Omega-3脂肪酸與常用的抗憂鬱藥如碳酸鋰有類似作用,能阻斷神經傳導路徑,增加血清素的分泌量。
2、香蕉
香蕉中含有一種稱為生物礆的物質,可以振奮人的精神和提高信心。而且香蕉是色胺酸和維生素B6的來源,這些都可幫助大腦製造血清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