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好文> 艾葉的營養功效及作用

艾葉的營養功效及作用

艾葉的營養功效及作用

  艾草,別名:蕭茅、冰臺、遏草、香艾、蘄艾、艾蕭、艾蒿、艾蒿、蓬藁、艾﹑灸草﹑醫草﹑黃草﹑艾絨等。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狀,植株有濃烈香氣。莖單生或少數,褐色或灰黃褐色,基部稍木質化,上部萆質,並有少數短的分枝,葉厚紙質,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基部通常無假託葉或極小的假託葉;上部葉與苞片葉羽狀半裂、頭狀花序橢圓形,花冠管狀或高腳杯狀,外面有腺點,花葯狹線形,花柱與花冠近等長或略長於花冠。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艾葉吧。

  一、艾葉有哪幾方面作用

  艾葉:叫艾草又名香艾、蘄艾、艾蒿,為菊科植物艾的乾燥葉。具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降溼殺蟲的功效。適用於虛寒性出血及腹痛,對於婦女虛寒月經不調、腹痛、崩漏有明顯療效,是一種婦科良藥。

  別名:艾、冰臺、艾蒿、醫草、灸草、蘄艾、黃草、家艾、甜艾、草蓬、艾蓬、狼尾蒿子、香艾、野蓮頭、阿及艾、陳艾、灰草、大艾葉、杜艾葉、萎蒿、陳艾。 性味:艾葉味辛、苦,性溫,

  1、艾葉治妊娠卒眙動不安,或但腰痛,或胎轉搶心,或下血不止:艾葉一雞子大,以酒四升,煮取二升,分為二服。(《肘後方》)

  2、艾葉治腸炎、急性尿道感染、膀胱炎:艾葉10克,辣蓼10克,車前80克。水煎服,每天一劑,早晚各服一次。(江蘇徐州《單方驗方新醫療法選編》)

  3、艾葉治氣痢腹痛,睡臥不安:艾葉(炒)、陳橘皮(湯浸去白,焙)等分。上二味搗羅為末,酒煮爛飯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聖濟總錄》香艾丸)

  4、

艾葉治卒心痛:白艾成熟者三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之。若為客氣所中者,當吐出蟲物。(《補缺肘後方》)

  5、艾葉治脾胃冷痛:白艾末煎湯服10克。(《衛生易簡方》)

  6、艾葉治溼冷下痢膿血,腹痛,婦人下血:幹艾葉200克(炒焦存性),川白姜50克(炮)。上為末,醋煮麵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溫米飲下。(《世醫得效方》艾薑湯)

  7、艾葉治忽吐血一、二口,或心衄,或內崩:熟艾三雞子許,水五升,煮二升服。(《千金方》)

  8、艾葉治婦人崩中,連日不止:熟艾如雞子大,阿膠(炒為末)25克,乾薑5克。水五盞,先煮艾、姜至二盞半,入膠烊化,分三服,空腹服,一日盡。(《養生必用方》)

  9、艾葉治功能性子宮出血,產後出血:艾葉炭50克,蒲黃、蒲公英各25克。每日一劑,煎服二次。(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二、運用艾葉泡腳的益處

  1、祛寒、清除體內溼氣、溫養經絡的作用

  實驗告訴我們,艾葉具有很強的祛寒作用,食用艾葉泡腳能夠有效的促進體內的血液迴圈,令體內的溼寒之氣排出體外。艾葉能夠疏通我們的十二經絡,調理身體中的陰陽平衡。體內的經絡疏通了,氣血迴圈自然就變得順暢起來。

  2、去虛火和寒火

  人體中患有口腔潰瘍、口腔炎、中耳炎、咽喉腫痛等等情況,這些都是由於體內虛火旺盛或者寒火完勝導致的。只要將艾葉和水一起熬煮之後藥液泡腳一會,然後全身除了微汗就可以了。然後喝一些溫開水,連續泡腳兩單天,並且少吃一些寒涼食物,注意休息,那麼這些疾病就能夠得到很好的緩解。

  艾葉泡腳的方法

  具體方法如下:將一把艾葉放入乾淨的鍋中,然後加入適量的清水,大火燒開之後繼續熬煮十分鐘左右就可以取出。等水自然放涼到可以泡腳的時候就可以了。

  三、艾葉有哪些食用食譜

  艾葉的食用方法很多,下面小編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關於艾葉的一些食用方法,以及功效作用。

  1、艾葉餅

  做法:將艾葉打成漿,再用糯米粉做成一個個艾葉餅,口感上有很香濃的艾葉香,並有少許的艾葉苦味,吃後齒頰留香。作用:有美容養顏的功能,是婦女坐月子的理想點心,並對感冒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2、母雞艾葉湯

  做法:老母雞1只,艾葉15g。將老母雞洗淨,切塊,同艾葉一起煮湯,分2~3次食用。作用:補氣攝血,健脾寧心,適用於女子體虛不能攝血而致月經過多,心悸怔仲,失眠多夢,少腹冷痛等。

  3、艾葉甜湯

  做法:艾葉15g,白糖20g,共煮湯飲用。作用:清熱利溼,活血化瘀,適用於婦女經來煩燥,尿赤灼痛,口乾口苦,喜冷水,便秘難下,舌紅苔黃,脈數無力等。

  4、艾葉阿膠粥

  做法:準備阿膠和艾葉各20克,紅糖若干。先將艾葉洗淨再用清水煎煮半小時,然後擠出藥汁。再將阿膠碾碎,加入湯藥中,繼續燉煮,至完全溶解時加入紅糖攪拌。

  5、艾葉肉圓

  做法:把豬肉和艾葉分別剁碎後加入適量鹽、姜、味精、花生油、生粉、雞蛋拌勻,然後用常法加工成肉圓或肉餅。或煮、或煎、或蒸,均可。作用:暖胃安神。

  6、艾葉餃子

  做法:1、艾葉300g,切碎;蔥、豆芽、豆腐適量切碎。2、將以上材料拌勻,用鹽、味精調味成餡。3、用麵皮包餡成餃子形狀,入鍋中蒸熟或水煮均可。作用:增進食慾。

  7、艾葉紅糖水

  做法:生薑5片,大棗5枚,艾葉15g,紅糖適量,水煎服。作用:用於婦女痛經。

  四、艾葉可祛溼防感冒

  端午節即將來到,除了粽子之外,最常見的應該就是艾葉了,大家知道麼,艾葉的功效與作用是很大的哦,為什麼每年到這個時候艾葉的使用頻率都很高呢?艾葉的功效,艾葉的作用是什麼呢?順便再來給大家介紹下艾葉怎麼吃更健康。

  來說說艾葉吧。端午節在門窗上插艾葉是很多地方的習俗,其實艾葉的真正用途在於它的食療和保健價值。

  中醫認為艾葉味苦,性溫,具有袪溼散寒、溫經止血的作用。現代藥理研究證明艾葉對肺炎雙球菌、溶血性鏈球菌、流感病毒等多種細菌、病毒和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夏季潮溼、多雨,如果不慎淋雨,極易引起感冒。此時正是艾葉生長旺盛的季節,如果能夠合理使用艾葉,不僅能夠讓您遠離潮溼的困擾,而且能很好地防治感冒。

  第一,飲用艾葉湯或食用艾葉製成的食品

  如果在潮溼的季節不慎與風寒感冒“狹路相逢”了,您不妨取新鮮艾葉5克,加水適量,煎服,然後蓋上被子美美地睡上一覺,待身體出汗後,鼻塞、頭痛等種種不適也就隨之減輕或消失了。

  在潮溼的季節,經常食用艾葉做的'食品,對感冒等多種因寒溼引起的疾病有很好的預防作用,如可將新鮮艾葉洗淨,然後撒入適量麵粉,摻勻拌散。

  使艾葉表面全部沾有面粉,鋪入籠屜蒸煮,約30分鐘後出鍋,盛在碗裡,調以香油、蔥、蒜泥等即成美味可口的蒸餅。此外,用上湯白灼或炒等做法來烹飪艾葉也是不錯的選擇。

  第二,用艾葉洗浴

  有些地方端午節這天也流行洗艾葉浴。平日如果不慎著涼或淋雨了,回到家後立即來一個艾葉浴,可以起到理氣血、逐寒溼、預防感冒的作用。

  具體做法為,取新鮮艾葉50~100克,在浴缸中用沸水沖泡5~10分鐘,然後取出艾葉加水調至適宜水溫即可洗浴。

  艾葉浴不僅有利於防治感冒,對溼疹、毛囊炎也有很好的治療作用。此外,經常進行艾葉浴還有很好的美容作用,這是因為艾葉可以促進氣血流通,改善皮膚新陳代謝。慈禧御醫研究的美白大浴中就有艾葉。

  第三,用艾葉煙燻居室

  現代研究表明艾葉燃燒的煙對引起流行性疾病的多種致病細菌、真菌和病毒都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因此,在感冒等傳染性疾病多發的季節,可將艾葉曬乾,點燃,煙燻居室,這樣不僅可以在人體周圍空氣中形成天然消毒氣幕,而且還能殺滅蓄積於人體鼻竇腔與咽喉中的細菌、病毒,從而起到預防流感的作用。

  艾葉雖好,但不宜長期食用。因其性味辛溫,風熱感冒患者不宜食用,以防“火上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