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氣象局作文10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參觀氣象局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參觀氣象局作文1
星期五下午,學校組織我們五年級全體師生來參觀氣象局。
“啊,到了,到了!”我們興奮地喊道,走進氣象局,一陣涼風吹來,我感到特別愜意,一路上的勞累似乎早已消失到九霄雲外了。
來到氣象觀測站,工作阿姨為我們大概地講述了每天天氣預報的來源:首先要會使用氣象儀器,來準確的判斷天氣如何;還要工作人員們親自觀察自然界各種景觀來進行推測,從而獲得天氣預報。
為了讓我們對氣象瞭解的更深度一些,一位叔叔領著我們來到了氣象觀測臺,帶我們認識了一下氣象儀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根大鐵架子,叔叔向我們介紹:“這個大鐵架的名字其實叫做‘風向塔’,風兒從哪一方吹來,上面箭頭便清楚指向那一方,我們就可以知道風向了。”同學們聽了,連連點頭。
叔叔旁邊的一個同學指著一個好似箱子的東西,好奇地問:“這是什麼呀?叔叔。”只見叔叔笑呵呵地說:“這個呀,叫‘百葉箱’。”我仔細觀察,“百葉箱”就像一架小空調。叔叔接著說:“‘百葉箱’作用可大了!它能防止太陽對儀器的直接輻射,保護儀器免受風、雨、雪的影響,而且啊,它有許多通風口,可以適當通風,能夠準確地感應空氣溫度和溼度的變化情況……”
“哇!”同學們驚喜地喊道,“這不是百葉箱,簡直百寶箱嘛!” 隨後叔叔又向我們詳細地介紹了溫度測量儀、地表測量儀等許多氣象儀器。
回到學校的路上,我想:這次參觀不僅讓我對氣象有了更深刻的瞭解,更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用慧眼去觀察,用雙耳去傾聽,用大腦去思考,這樣才能學好科學,領略大自然的無窮奧妙!
參觀氣象局作文2
“3.23”日是世界氣象日,學校為了讓我們更好地瞭解氣象知識,便組織我們五年級全體師生去青陽氣象局參觀學習。
這天, 同學們穿著整齊的校服,排著長龍似的隊伍,一會兒便來到目的地——青陽縣氣象局。這裡的環境十分優美,吸引我們的不僅是美麗 的風景,走廊上的宣傳欄介紹的許多氣象知識,更讓我們迫不及待地想和氣象來個親密接觸。
在一位工作人員的帶領下,我們來到 青陽天氣預報的電腦控制中心。這裡整齊地擺放著一排排電腦,工作人員將蒐集來的天氣資料輸入電腦裡,經過認真的分析再傳送給千家萬戶,此時此刻製作中心內的大螢幕上正播放著青陽當天的天氣情況。工作人員還耐心地解答了同學們的提問,讓我們知道了雷是怎樣形成的。從他的介紹中,我還知道中國人還發射了兩顆衛星到太空上來預測天氣,同時,我還認識了許多天氣小標誌,真是收穫不小。
接著,我們又來到室外的氣象觀測臺,這是獲取天氣資訊的觀測區,有許多稀奇古怪的儀器,有的像個小箱子,有的像個小球,有的還像學校裡的升旗杆。經過工作人員的介紹,我知道了它們是測量溫度的百葉箱, 測量風向的風向標,還有地下溫度測量器……看似簡單的天氣資料正是透過這些儀器測量出來,真是讓我大開眼界。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我們便結束了愉快的參觀活動,同學們都意猶未盡,想著回去後還要多瞭解一些氣象知識,和同學們一起討論。
參觀氣象局作文3
陽春三月,我們即將迎來今年的“世界氣象日”。x月x日上午,泰州晚報的叔叔阿姨們為我們晚報小記者組織了一次有意思的實踐活動——參觀氣象局。
一路上,我像一隻快樂的小鳥,不停地催促著媽媽:快點,快點,再快點。到了氣象局門口,我的嘴便變成了o字型,人太多了。等了幾分鐘,夥伴們全齊了,,老師令我為小組長來帶領整個隊伍,我的心裡又添了幾分自豪。
首先我們來到了六樓放映廳,兩個大螢幕左一個,右一個播放著關於極地氣象和環境保護方面的影片,從中我知道了許多知識:雷雨天氣裡要躲進房屋,關掉電源;颱風天氣要關好窗戶,用膠帶紙在玻璃上貼個米字型,防止玻璃破碎;今年的主題是:人與氣候;氣象災害有霧、暴雪、道路結冰、寒潮、高溫等十多種;我們可以透過96121獲取預警資訊……一個個畫面看得我心驚肉跳,這些災害天氣在全世界每時每刻都有可能發生,如果沒有及時預報,不採取預防措施,將會造成無數人員傷亡與經濟損失,其後果真是不堪設想。由此可見,氣象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多麼重要。
我們還參觀了四樓,一位高個子叔叔給我們講了天氣預報的製作,隨著儀器的準確度日漸提高,現在3天以內預測天氣準確度已經達到了70%,5天內的準確度為50%,並且最精密的電腦儀器就在氣象部門呢!
最後我們參觀了一樓大廳,只見一張張圖紙貼在牆上,使我們受益匪淺。
參觀氣象局作文4
8月27日下午,平潭氣象局門口排起了一堵“人牆”。原來,是我們平潭時報小記者們來參觀氣象局啦!
點完人數,我們兵分兩路。我們這一隊先來到了機房旁的工作室。在這間工作室裡,我們瞭解“怎樣製作天氣預報”和“自然災害怎麼預防”等關於天氣的知識。“大家在生活中都遇到過晴天和雨天。晴天並不是說有太陽,而是指空中的雲量不足三成。雨天,雲量是三成到五成;暴雨就是指雲量達五成以上。”工作人員為我們娓娓道來。“最可怕的天氣是雷雨,當人們在野外時不能站立樹下或打傘,應蹲下,跨腳抱頭。”那位工作人員還告訴我們,自然災害分為13種,它們有紅橙黃藍四個等級。其中,四級藍色預警是最弱影響,紅色預警是最高影響。工作人員講解後,我們整理出了製作天氣預報的四步驟。1、收集資料。從歷史的天氣資料中收集資訊。2、處理資料。對收集的各種資訊進行初步整理。3、分析資料。每天都要進行天氣會商,對平潭氣象局與北京中央氣象臺的資料,進行分析和研討,得出結果,並再次修改。4、釋出天氣預報。
離開工作室,我們來到了值班室。這裡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們怎樣看懂天氣資料。接著,我們又來到了觀測場。
觀測場的裝置應有盡有。在綠色草坪的襯托下,裝置顯得愈加神奇。這麼多裝置中,有蒸發水量器,能見度感測器,深淺層地溫感測器。其中,有一個叫百葉箱的裝置,裡面是個溫度表,測空氣的溫度,必須離地面1.5米。以及雨量感測器、風速感測器,它們的樣子千奇百怪,卻充分良好的發揮它們的不同作用。
這次活動讓我瞭解了遇到一些自然災害該怎麼處理,天氣預報的製作方法,還有一些神奇的機器令我大開眼界,增長了知識,收穫了快樂。
參觀氣象局作文5
好久沒有聽到這樣激動人心的訊息了:今天下午(星期五),學校組織五年級全體學生,到氣象局去參觀。
好訊息像風一樣,吹遍了五年級的六個班。
下午來了,大家排著隊伍來到操場上集合,那穿著黑白相間的校服,戴著鮮豔的紅領巾的少先隊員,紅領巾隨風飄揚,迎著和煦的春風向氣象局出發。
來到氣象局,這兒美極了!繁花似景,綠草如茵,並且還有熱情的叔叔阿姨們,在叔叔阿姨的帶領下,我們走進了監測基地,這是塊25×25平方米的草地,這兒有井然有序的“井”字形地磚小路,工作人員向我們介紹了很多氣象儀器。如風向塔、百葉箱等測量儀器。可別小看它們,它們可是叔叔阿姨工作的好幫手哦!
風向塔乳白色的長杆似乎碰到了白雲姐姐,它們兩快活地交談,咦,那是什麼在轉動,近一看,是“小杯子”呀!講解員叔叔告訴我們,風一吹過,“小杯子”就歡快地跳起“舞”來,叔叔阿姨根據“小杯子”的“舞姿”來測量風速。我不禁自言自語地說:“原來這個小不點的作用這麼大呀!”
咦,那個小房子是幹什麼的呀!哦,那是百葉箱,叔叔告訴我們百葉箱是來測量一天當中最高以及最低溫度的儀器。呦,那我可真小看它呢!
辦公樓座落在監測基地的對面,片刻後,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參觀二樓的氣象會商室,講解員阿姨向我們介紹了每天的工作流程。檢測後進行小組討論,談談自己的意見,最後得出結論釋出國家氣象局和電視臺,哦,原來我們每天看的“天氣預報”是這樣來的呀!
參觀氣象局作文6
4月21日,我參加了焦作日報校園記者工作中心組織的走進氣象局活動,瞭解了氣象知識,感受了天氣的變化莫測。
參觀了氣象臺,我們知道了氣象臺是製作天氣預報的,這裡有語音大喇叭、電子顯示屏、電子氣象預警釋出系統等。我還知道語音大喇叭發出的女聲並不是大姐姐說的,而是在電腦上語音合成的。
參觀完了氣象臺,我們又去了氣象站。一到那裡,我們眼前一亮:“那個大杆子是什麼?上邊像勺子一樣的東西是什麼?那個箭頭是什麼?有什麼作用?那個紅色的杆子呢?”一個個問題像噴泉一樣衝出我的嘴巴。面對問題,解說員叔叔不但沒有不耐煩,還微笑著一一解答:“那個大杆子叫風向杆,上邊像勺子一樣的東西叫風杯,用來測量風速;那個像箭頭一樣的東西叫風標,用來測量風向。瞧,現在箭頭的是西方,說明刮的是東風。而那個紅色的小杆子叫避雷針,是用來防雷的。”經過這一詳細講解,我懂了,原來那個就是我們科學書上學的風標、風杯和避雷針啊!從前總是記不住,現在一下子就記住了,這可比課堂上的死記硬背強多了!
接下來,我們又去看了百葉箱,那裡有四個溫度計,那是什麼溫度計呢?我問出了我的問題。解說員叔叔耐心地講道:“這四個溫度計分別是乾球溫度計、溼球溫度計、最高溫度計和最低溫度計。乾球溫度計用來測量氣溫,溼球溫度計用來測量溼度,而最高溫度計和最低溫度計分別用來測量最高和最低溫度。最高溫度一般會出現在當天12時到下午2時,最低溫度一般會在午夜12時到次日2時出現。”這個叔叔講得好詳細!
然後,我們又看了帶著“皇冠”的蒸發皿、像管子一樣的深層地溫表……
參觀氣象局,讓我學到了在課堂上無法學到的知識,這使我更熱愛學習了!
參觀氣象局作文7
5月12日9時,我們焦作日報社博愛校園記者站的校園記者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去縣氣象局參觀。在那裡,我們學到了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
進了氣象局,老師先帶我們來到一間辦公室,一位工作人員給我們介紹了雷電的危害、預防等知識,使我們認識到天氣預報的重要性。
繞過辦公大樓,像花園一樣的辦公地點,安放著各式各樣的氣象觀測工具。我對它們產生了很大興趣,迫不及待的心讓我想要快快上前,瞭解究竟。
我們第一個參觀的是火箭發射架。聽氣象局的叔叔說,這是用來進行人工增雨的,以防地面上的花朵、小草乾渴了沒有水喝。我還認識了衛星接收器,它可以接收來自世界各地的氣象資訊,簡直太神奇了!
最後我們來到觀測場。在這裡,我們認識了很多觀測氣象的裝置:不斷搖擺的風向標、不斷轉動的風速儀﹑白色的百葉箱裡測量氣溫的溫度計以及測量氣壓的幹球和溼球﹑草坪空地上並排躺著的三個測量地表溫度的溫度計。此外,我們還認識了蒸發皿﹑雨量筒﹑日照計等其他裝置。
透過氣象局叔叔阿姨的介紹,我明白了,正是氣象工作者的辛勤工作,我們才能提前作好各種防寒﹑防旱﹑防曬的準備,大大減少了天氣變化給我們生活帶來的'不良影響。我現在也要努力學習,將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參觀氣象局作文8
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今天,老師帶我們去渭南氣象局去參觀。
隨著社會行業的多樣性和社會經濟結構的日益複雜化,不同的行業,不同的人群對天氣預報和氣象資訊的需求差異越來越大,所要求的服務內容和服務方式各不相同。專業氣象服務中心一直致力於為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提供及時、準確、詳細的各種氣象專業服務,服務面涉及工農業、商業、建築、旅遊、保險、交通運輸等諸多不同行業=。
透過這次去渭南氣象局的參觀,我瞭解到很多氣象科普知識。等我們到氣象局時,氣象局的阿姨早已在門口等著我們了。先跟我們合了影。又跟我們講解了有關氣象的知識。阿姨又帶我們到了5樓氣象值班室,看了一些有關氣象的知識。比如像三七高炮、高空火箭炮這些能把冰雹分解的機器,非常壯觀。我們還了解到了天氣預報的製作過程。先把全國的天氣測量資料衛星接收,再把資料整理傳送。由衛星傳送到網上,再由網上傳送到電視臺。我們平時以為製作天氣預報很簡單,沒想到製作天氣預報這麼複雜。
透過這次參觀氣象局的活動,不僅使我增長了不少的氣象知識,懂得了許多氣象道理,又使我大飽了眼福,真是一舉多得!我們利用這些氣象知識用於指導日常的生產和生活,氣象預測無時無刻在為我們服務著。特別是預測出像冰雹球形閃電這種氣象災害,提前告訴人們做好預防工作,儘可能地消災減災,把損失與災害降到最低的程度,使人們能更好地工作和生活!天氣、氣候和水與人們是息息相關的,與環境也是息息相關的。
所以,同學們,關注天氣,保護環境,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關注天氣,保護我們的環境,讓我們的明天更加的美好!
參觀氣象局作文9
星期四上午,太陽暖陽陽地照耀著大地,學校大隊部組織部分同學去市氣象局參觀。
在車上,輔導員崔老師對我們說:“大家聽著,到了氣象局要認真做好記錄,瞭解一下氣象預報的知識。”經過十幾分鐘的車程,我們到達了氣象局。
步入大門,在負責接待工作人員的帶領下,我們徑直來到了觀測場。進入觀測場,衛豐愷就開朗地給阿姨打了個招呼,漂亮的講解員阿姨開始講解觀測場內的各項設施和功能:有測風速和風向的,有測地溫和草溫的,還有一個是測能見度的。阿姨一一為我們做著詳細的講解,而我們也認真地記錄著,這時你如果靠近我們,準能聽見筆和紙摩擦的“嗖嗖”聲呢!
猛然間,阿姨停止了講解,我們都抬起頭來,疑惑地看著阿姨。講解員阿姨說:“現在同學們可以來這裡看一下雲圖預報儀器。”看過了雲圖預報儀,我們就走出了觀測場。
剛走到路中央,只見一輛火箭炮向我們迎面駛來,同學們見狀一個個被嚇得四散而逃。講解員阿姨十分鎮靜地笑著說:“別怕,別怕,這是人工增雨器。”一位叔叔接著給我們講解了人工增雨器的原理和操作方法。衛豐愷調侃道:“叔叔,有了這東西,一會兒不會下雨吧!”我一聽配合著把本趕緊塞進了衣服裡,把衛衣帽子戴在頭上,裝出一幅馬上要下雨的樣子。
叔叔見我們一唱一和就笑了起來,說:“真的,這裡面還真的有乾冰和碘化銀呢!這個只是模具,模擬的而已。”說完還調皮地做了個發射的動作,我嚇得趕緊堵住耳朵,半天也不見發射。“叔叔你逗我們吧!”陣陣笑聲飄蕩在院子裡。
氣象局裡竟然隱藏著這麼多的知識,如果有機會,我還會再來學習的。
參觀氣象局作文10
2月23日,是氣象日。我隨著小記者團隊,一起來到了溫州氣象局。
首先我們觀賞了電影《超級颱風 》,使我知道了颱風眼,在臺風眼裡是最安全的。其次,老師把我們帶到了一樓的草坪上,我們看見了一臺人工降雨的發射器和一輛氣象應急車。我訪問了工作人員才知道這人工降雨是要在,許久沒下雨,乾旱的情況下,才被迫實行人工降雨,而且這人工降雨不能在市區,而是要在郊區空曠的地方發射。還有氣象應急車上的功能那叫做一應俱全,有測量溫、溼度,以及氣壓、感測器、雷達和風向標。
我們來到三樓這裡是查溫州所有地方的氣象總部,如果要想辨別天氣情況,很簡單,只要查一下氣象衛星、雷達就能查到。我還知道霧和霾在氣象衛星裡的標誌區別。
我還了解一些氣象防災減災系列如:1沙塵暴、寒潮和霜凍、大雪、乾旱、雷電等等。特別是雷電防禦的要點:
1、在房屋上安裝防雷裝置,減少雷擊風險。
2、在雷雨時,人不要靠近高壓變電室、高壓電線和孤立的高樓、煙囪、大樹、旗杆等,更不要站在空曠高地上或在大樹下躲雨,應近快躲在低窪處,或儘可能找房屋或乾燥的洞穴躲避。
3、不要打有金屬立柱的雨傘。在郊區或露天工作時,不要使用金屬工具,如鐵鍬、鐵棒等,也不要使用手機。
4、關閉門窗,切斷室內一切電源,不要使用電話、電視等家用電器,,以防雷電入侵損傷。
這次活動讓我認識到了氣象資訊對農村氣象災害防禦,提高農民避災自救能力,最大限度地減少氣象災害對農民生命財產安全、農業生產等造成的損失對促經濟社會和諧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也讓我深深得體會到了天氣的變化多端,更深的步入了天氣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