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好文>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10篇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10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1

  老師告訴我們今天要做個實驗,我們一聽很高興,迫不及待的要求快點開始。

  首先,老師拿出了一盒胡椒粉,同學們一看有的說是褐色的,有的說是灰色的。接著,老師拿出了少許的白花花的鹽,遠看,那少許的鹽就像一堆棉花,雪白雪白的。

  老師把鹽和胡椒粉倒在一起混合均勻,問我們怎麼分離開他們?有的同學說:“把鹽和胡椒粉倒在水裡,鹽在水中溶化了,至少胡椒粉還沒融化。”我們聽完哈哈大笑。我又趁熱打鐵說:“也許一個一個的數能分開。”同學們聽完,笑得更狠了。劉暢說:“那你要數到猴年馬月去呀!”老師同我們一起笑得前仰後合。

  接著,老師拿來了一個塑膠小勺,在一位同學的頭髮上,不停的快速摩擦。然後把勺子放到那一堆鹽和胡椒粉的混合粉上慢慢移動。不一會兒,勺子底上有好多胡椒粉被吸上來了。我們都張開嘴巴“哇”地叫了起來,真神奇。老師問我們誰還要試一試?我們爭先恐後地要試一試,鬧得不可開交。這時老師說:“別急,一個個的來。”我們才一個個的排起隊按順序一個個試。輪到我的時候,我拿著勺子正要摩擦,劉暢說:“我幫你。”我不肯,便自己拿著勺子在頭髮上摩擦,摩擦了好一會兒,頭髮都飛了起來,我趕緊把勺子放到混合粉上面,哇,很多的胡椒粉都被吸起來了,胡椒粉好像在勺子上跳起了舞。

  就這樣,胡椒粉和鹽被我們慢慢的分離開了,我們成功了。科學實驗真有趣!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2

  偉大的科學家都是從一個科學小實驗開始的……今天,我也來做一個實驗,名叫“水往高處流”。

  首先,準備好實驗材料:一個碗、一個玻璃杯、一根蠟燭和適當的水。然後,將水倒入碗中,把蠟燭插入碗的中心處。接著,把蠟燭點燃,再把玻璃杯迅速扣到蠟燭上。最後,大家會發現,蠟燭熄滅了,杯中產生白煙,碗中的水逐漸進入杯中,原先盛水的碗周邊沒有水了。

  第一次,我太著急,碗裡的水放的太多,結果水灑了一地;第二次,我吸取前面的教訓,又把水放的太少了,蠟燭沒有熄滅;第三次,我結合前兩次的經驗,水放得不多也不少,實驗成功了!我迫不及待地跑到家人面前展示,媽媽驚訝地說:“哇!真是太神奇了!”

  為什麼水會順著杯子往高處流呢?因為相同體積下,氣體越少,氣壓越小。蠟燭燃燒時會消耗氧氣,因此杯中的氧氣越來越少,氣壓也越來越小,而杯子外的氣壓沒有變,大於杯內的氣壓,所以杯外的大氣壓把碗裡的水“壓”進了杯子內,看起來就像是水往高處流了。

  你們喜歡這個實驗嗎?趕快動手做一做吧!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3

  同學們,你知道靜電是什麼嗎?如果不知道也沒有關係,接下來,我們做個實驗你就知道了。

  實驗材料:1、一包鹽;2、一包胡椒粉;3、一個塑膠小勺;4、一雙筷子和一個盤子。

  實驗開始了,老師首先將鹽和胡椒粉倒進盤子裡,接著用筷子不停地攪拌,讓他們充分的混合在一起。然後老師說:“請同學們把勺子放在頭上使勁摩擦。”我將塑膠勺子放在頭上快速摩擦,然後老師把勺子放在混合粉上一邊慢慢移動,一邊說:“大家看好了,我要將混合的它們分離開了。”我心想:把鹽和胡椒粉進行分離,這可能嗎?我完全不相信誰有這麼大的本事能做到,除非有神力相助。

  我將腦袋湊近細細觀察,發現胡椒粉像有了神力似的往勺子上跑,像是大型吸塵器的現場一樣,真神奇呀!就這樣我們和老師一起把胡椒粉與鹽分離開了。

  這次我真的信了勺子可以分離胡椒和鹽。但我一直有一個疑問,就是為什麼勺子可以把他們分離開呢?透過對老師的詢問,我終於知道了:在勺子摩擦頭髮時會產生靜電,然後就會把輕的胡椒粉吸起來了,這樣他們就可以被分離開了。

  現在大家知道什麼是靜電了嗎,靜電如此神奇,大家想不想自己做一做呢?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4

  今天,科學課又到了!同學們都在討論今天科學老師會教我們什麼有趣的科學實驗,老師剛剛走進教室,同學們就像炸了鍋一樣。老師說這次我們來做個有趣的小實驗。

  首先,老師拿了一張紙,撕成了米粒大小,然後又拿一支筆在衣服上摩擦了幾分鐘,最後,把筆放在紙上,結果,小紙屑吸上去了,有的完全吸上去了,有的沒有完全吸上去,而是立在那兒,就像一個個跳舞的小朋友。同學們看了便紛紛下了座位,圍在講臺周圍。有的`睜大眼睛去看立在那兒的小紙片,有的伸長脖子看那被吸上去的小紙片。老師說:“你們想知道它們是怎麼被吸上去的嗎?”同學們都很想聽,就趕緊回到座位上安安靜靜地坐著,等候老師的解答,空氣靜得連一根針掉在地上都能聽到。

  老師說:“這其實都是靜電搞得鬼,筆透過與衣服的摩擦產生了靜電,所以小紙片才能吸上去。”我這才恍然大悟。

  完成了這項小實驗,我又明白了一個科學原理——摩擦起電,真開心呀!我喜歡這項實驗,更喜歡它讓我懂得的科學原理。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5

  老師今天佈置了一項作業,要求我們做個試驗。我非常開心,因為我終於可以解開我心存已久的迷了!做這個實驗需要準備兩隻透明的螺絲口玻璃瓶。

  實驗很簡單!只要在瓶子裡裝一些自來水就行了,但不要裝的太滿。然後擰上瓶蓋,同時放進冰箱冷凍室。半小時過去了,我開啟冰箱觀察,其中一個瓶子裡已經變成絮狀。另外一個瓶子裡的水沒有任何變化。接著沒過幾分鐘,我又開啟冰箱。剛才那個絮狀的瓶子裡已經變成了冰塊,而另一個瓶子裡的水依然沒有任何變化。咦,這是怎麼回事?我用了一樣的瓶子、一樣多的水、一樣的時間、一樣的溫度,為什麼結果不一樣?我納悶的問爸爸。

  其實原因就在兩個瓶蓋上面。只是一個擰的松,一個擰的緊。因為水在變成冰的時候體積就會增大,增大就需要佔據別人的空間。膨脹的水把別人的空間從鬆動的縫隙擠壓出去,所以瓶裡的水有了空間就變成了冰。擰緊的那隻就不一樣了,雖然裡面水的溫度和另一個一樣,但沒有縫隙,瓶裡的水沒有伸展的空間,所以它依然不能變成冰。說著爸爸在冰箱裡輕輕鬆下了一下瓶蓋。幾秒鐘後這瓶水也變成了冰。

  任何物質都有自己的特性,只要掌握它的特性才能掌握他的一切。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6

  愛因斯坦曾說過: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是那百分之一的靈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還要重要。是啊,雖然一位科學家的成就背後會有無數汗水,但讓他們突破瓶頸的可能就是一瞬間的某個想法,或是一個偶然的實驗結果。今天,我就做了這樣的一項實驗:一根會漂浮的針。

  看到這個題目,你可能會感到很奇怪:針能漂起來?是啊,最開始我也不相信,“難道石頭還會開花不成?”我想。於是,我半信半疑地準備好了實驗材料:一盆水、比針略大的紙、一根針。

  開始做實驗了!我把紙放進水裡並將針輕輕地放在紙上,生怕有什麼閃失。最開始,我全神貫注地看著紙上面的針,但過了好幾分鐘還沒多大變化,我就有些心急了。這時,紙條的顏色變深了,漸漸地,紙下沉到了水裡,而針卻漂在水面上了。——那時,我驚訝得瞠目結舌,半天都說不出話來。

  原來,水對物體有一定的張力,能使物體浮在水面,但有的物體觸水面積太小,所以導致水的浮力小於物體受到的重力。因此,物體會沉下去。而一根針因為它的表面積太小了,用手放下去又容易讓針整個進入水裡,所以把針放到紙上並讓紙沉下去就可以使針不會完全進入水裡。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還有更多知識在等待著我去探索,去發現。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7

  今天是星期天,我坐在寫字檯旁看書,在“我們愛科學”這本書裡,我看見了一個小實驗,實驗名字叫“復原的乒乓球”,我覺得很有趣,於是決定做這個實驗。

  我先從我的百寶箱裡拿出我心愛的乒乓球,這乒乓球黃黃的,圓圓的。我已經收藏了好久了。做實驗之前我要把乒乓球踩扁,我把乒乓球放在地上,嘴裡唸唸有詞:“天啊,保佑我踩扁的乒乓球變成恢復原來的樣子哦!因為這是我最喜愛的乒乓球。”我把腳放在乒乓球上,輕輕一踩,乒乓球凹進去一個大口子了。

  我燒了一些開水,把水倒進杯子裡,再小心翼翼地把凹進去的乒乓球放進開水中,我目不轉睛地看著乒乓球的變化,只見熱氣騰騰,白煙不停冒出來,乒乓球凹進去的地方正一點點地往外撐,就好像有一個人躲在乒乓球裡,把乒乓球用力往外推一樣,皺起來的地方一下下舒展開來。我的心砰砰地跳,5秒,10秒,15秒……乒乓球慢慢地膨脹起來,最後竟然看不到踩過的痕跡,乒乓球又恢復成原來圓溜溜的樣子,真是太神奇了。

  “這是怎麼回事呢?”我趕緊上網查詢資料。哦!原來這是熱脹冷縮的原理啊!乒乓球受到外界壓力,凹了進去。但當它進入熱水中,透過熱傳遞,使球內氣體受熱而膨脹,因此它就恢復了原來的樣子。

  這次實驗我做得非常成功,我覺得這是我的一個非常大的收穫,而且我還知道了熱脹冷縮的原理,我真為我的實驗感到自豪。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8

  今天,我們來到作文課堂,張老師帶我們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叫做“虹吸現象”。一提到科學小實驗,我就興奮不已,因為做科學小實驗不僅有趣,而且還可以從中學到不少知識。

  實驗開始前我們需要準備實驗用具:一個一次性紙杯、一個高的玻璃懷、一根吸管。

  實驗開始了,張老師先給我們做了一個示範:先把玻璃杯裡灌滿了水,再把吸管沒入玻璃杯中,緊緊地用手指堵住吸管的口,然後小心翼翼地把紙杯放在玻璃杯旁,把吸管的口對準紙杯,最後把手指放掉,神奇的事情發生了!清澈的水竟然慢慢的流了出來。伴著流出來的水,我們的掌聲也響了起來了。老師說:“你們誰來試試?”同學們紛紛舉手,老師請了吳科文上臺,吳科文學著張老師的樣子,也把吸管放入水中,用手指按住吸管的口,對準紙杯,發起了“炮彈”,果然成功了,水向紙杯裡灌入,厲害吧?

  原來,“虹吸現象”的秘密是:吸管裡灌滿了水,由於管口處承受不同的壓力,水會由壓力大的一邊流向壓力小的一邊,水就源源不斷地從玻璃杯中流出了。

  實驗結束了,可我們還意猶未盡,這次實驗可真有趣呀!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9

  鵪鶉蛋能在水裡浮起來,你信嗎?不信的話讓我們來看看吧!

  老師準備的材料有燒杯、半燒杯水、一根一次性的筷子、一袋很鹹的鹽,還有就是我們實驗的主角,是一個帶有褐色斑點的鵪鶉蛋。

  首先老師小心翼翼地把鵪鶉蛋放到水裡,鵪鶉蛋像一個小石頭一樣沉到了水底,再也浮不上去了。這時我們都半信半疑,鵪鶉蛋到底能不能浮起來。老師拿起鹽,慢慢地倒進燒杯裡,然後不停的攪拌,水開始變得渾濁了,鵪鶉蛋就浮起來了一點,我們都以為實驗失敗了。老師吸取了教訓,拿起了那袋鹽,又倒進水裡,攪拌了一會,鵪鶉蛋終於浮起來了,就像一條小魚一樣浮上來找吃的。這時尤華旭說:“老師你把鵪鶉蛋按下去試試。”老師用筷子把鵪鶉蛋按了下去,鵪鶉蛋又快速的浮了上來。尤華旭又說:“這水到底鹹不鹹,有可能你倒的別的東西。”老師用筷子蘸了點水,讓他舔了舔,鹹得他說不出話來,逗得我們捧腹大笑。

  鵪鶉蛋為什麼能浮起來?因為鵪鶉蛋在清水中也會受到浮力,但還不足以使它浮起來,而在鹽水中鵪鶉蛋受到的浮力更大,所以就浮上來了。

我做了一項小實驗作文10

  老師讓我們利用週末在家做個小實驗,並寫一個簡單的實驗報告。做什麼實驗呢?就按爸爸的建議做一個“讓雞蛋浮起來”的實驗吧!

  週六吃完早飯,我立即開始了小實驗。我在廚房裡找了一箇舊水杯、一個生雞蛋、一包食鹽、一個勺子和一根筷子。首先,我用水杯接了大半杯自來水。然後,我把雞蛋放入了水杯裡,只見雞蛋一下子就沉入杯底了。接著,我往水杯里加了一大勺鹽,並用筷子攪拌了幾下。“咦?為什麼雞蛋沒有浮起來呢?”我盯著杯底的雞蛋自言自語。“你再往水杯里加兩勺鹽試試。”在旁邊陪伴我做實驗的爸爸提醒我說。

  於是,我又往水杯里加了兩大勺鹽,並用筷子認真地慢慢攪拌。不一會兒,奇蹟出現了:雞蛋慢慢浮出了水面。我興奮極了,又用手指把雞蛋按入水裡。誰知剛一鬆手,它就又浮了起來。這樣反覆幾次,雞蛋彷彿在我的手指下跳舞,有趣極了。可這是為什麼呢?為什麼往水裡加入足夠的食鹽後,雞蛋就能浮起來了呢?

  聽了爸爸的解釋我才明白:原來是因為鹽水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雞蛋在鹽水裡受到了較大的浮力,才浮出了水面。我以後要多做科學實驗,探索更多的科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