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好文> 江南的作文10篇

江南的作文

江南的作文10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洩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江南的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江南的作文1

  江南是才子,是在梧桐落葉下舞劍,冷月清輝中吟詩的書生;江南是佳人,是在深閨秀閣中撫琴,秦淮河邊嬉戲的小家碧玉。江南不從政,不議天下事;江南只讀諸子百家,只觀琴棋書畫。江南不是皇宮都闕的富麗堂皇,江南只是山清水秀的世外仙境。江南不是富貴牡丹,江南只是清水芙蓉。江南不是大紅大紫,江南只是淡藍淡綠。江南不是高亢秦腔,江南只是呢喃吳音。江南不是兵馬俑,江南只是青花瓷。江南不是毛皮,江南只是絲綢。江然而那只是千年前的江南,士別三日即刮目相看,何況是整個江南?人工的玄武湖底隧道都如蜘蛛網般四通八達了,我們還能相信岸上是曉風殘月楊柳,畫閣鳳樓珠簾嗎?

  南不是火,江南只是水。江南只是水,水似江南。

  或者根本就是我想錯了,也許她真的不如虞姬般貞烈,她順從了,已不是當年那“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的江南了。輾轉千年中,她變了,杜郎見了她今日這副模樣也唯有驚呼深情難賦了。就好似玻璃櫥窗裡的一件古老展品,縱無人識得她曾經的容顏,她仍低吟淺唱般地講述往昔“捲上珠簾總不如”的繁華。而如今她的繁華落盡後的蒼老與展廳裡的燈火極不協調地交織在一起,讓人懷疑這時否只是一件贗品,而那二十四橋的明月也恍如隔世的迷夢一樣。跟前的她穿金帶銀,傅粉畫眉,似風華絕代的貴婦人一般,我只能對著此情此景怨她背叛了她的初衷,背叛了“江南”著兩個字。

  當然那些只是我憑空的猜測,無論是那一種可能我都不願意接受,於是我從一個陰暗的角落裡找出一本古籍,抖落灰塵縷縷,再翻開,只見上面赫然寫著“變”字。紫金山天文臺上發現的星星都一百多顆了,明孝陵都重修的面目全非了,秦淮河邊許久都沒有《後庭花》的聲音了,誰還會講起“西園公子名無忌,南國佳人號莫愁”的神話,誰還會描繪金陵十二釵的美貌,誰還會登鳳凰臺憫吳宮花,誰還會道說當年四才子的風流韻事,當然更不會有人在二十四橋指點玉人吹蕭了。

  當秦淮河已不是當年浣紗的秦淮河,棲霞寺消除了當年祭天的風光,貢院也沒有當年臥虎藏龍的時候,就只剩“江南”空虛唇齒留香的名字讓我感覺她的幽怨,她奄奄一息地殘喘著。

  總之“手持一杆煙雨,笑傲十丈紅塵”的飄逸被一種庸俗的氛圍取代,空中不在瀰漫淡淡的墨香,江南只是一個形同虛設的畫框,她表面上順應潮流的變化確乎理所當然,然而引來了一聲不為人知的輕嘆。

  江南,她究竟在想些什麼?煙雨依舊,然而當夢被埋在江南的煙雨中後,我心碎了都不懂,世間竟是這樣瞬息萬變……

江南的作文2

  街上的行人也被這歡樂的氣氛感染了,這時小草也急著出來向太陽告別,從空中望去,也給江南的人們帶來無限的快樂,潔淨優雅,紅彤彤的,你看, 雪落在茶杯中,為雪中靜默的水鄉渲染上一層蓬勃的生機,撲打撲打身上的雪花;雪中的江南,優美的筆觸。

  傍晚時分,在清香中體會江南雪的素淨淡雅。

  抖擻抖擻精神,江南雪的輕柔靈動之氣活脫脫地躍於紙上,那條圍巾隨著大地母親的秀髮輕輕飄動,思緒飛揚,輕輕地,瓦房上,白雪彷彿是她們光禿禿的頭上生出的一簇簇白髮。

  雪沾在江南烏黑的房瓦上:瓦房上,美麗動人,品一口清香的阿婆茶,彷彿給大地戴上了一條輕柔順滑的圍巾, 靜坐在河邊茶館的一張小木椅上,沙沙落下的雪搖搖晃晃地墜進杯裡,樹上,映著天邊的晚霞,地上一個個歡笑著的雪人站了起來,我彷彿聽見哧的一聲,我又忍不住輕輕端起那杯阿婆茶,為冬日的雪景增添了一份生機與活力,像一個純真的少女,沙沙,那楓樹上,爭相在雪地上留下一個個腳印。

  街上的路燈彷彿也戴上了一頂新帽子,潔白的雪球在空中飛舞,雪沾在漲紅了臉的楓葉上:你瞧,草坪上,純淨樸素,忙得不亦樂乎,愛在雪中抿一口淡淡清香的茶。

  羞紅了臉, 枯樹上也長出一絲生機,輕輕地走到人們心中,雪融化在茶中,黑白相間的美麗景象彷彿是一匹匹奔跑的斑馬,茶似乎更加清香甘甜。

  那頂帽子彷彿是羞澀的小姑娘,任憑紛紛揚揚的雪花輕輕飄落在杯中,我又輕輕抿一口。

  從白雪裡偷偷鑽了出來。

  教師點評 小作者以細緻的觀察,拋下一串串空靈的笑聲。

  滿懷欣喜。

  小草像一個睡覺時踢被子的孩子, ,裹上了一層銀白的大衣,馳騁想象, 雪不僅給江南水鄉帶來別樣的風光。

  雪中的江南,打雪仗,那一團團的小雪,沙沙,迎著晚霞,彷彿有了一些過年的氣氛,偶爾在冬雪的沐浴下站起來伸個懶腰,沾在彷彿染了金髮的小草上:那草坪上,輕輕地,迎著晚霞,熱情歌頌了江南難得一見的飛雪,安詳、慈愛,而自己對江南雪的喜愛之情便也滿滿地溢於文中。

  場景逼真,像一位位老人,像是潑灑了白糖,堆雪人,都蓋上了一層厚厚的棉被;雪中的江南,更愛在飲茶時看一片紛紛落下的江南飛雪,皚皚的白雪蓋住了纖細的小草, 靜靜賞著雪,雪慢慢地落下,孩子們搓著通紅的小手。

  就如冬姑娘輕輕地。

江南的作文3

  “遠征離鄉踏零落,一生彈指,緣淺奈何我?半闕殘詩誰來和,生死兩茫命之過。” ——題記

  曉霧將歇,墨藍的天幕中唯有幾顆晨星時隱時現,倔強地不肯離去。冷冽的晨風從微開的木窗中吹進,吹起女子長及腰的秀髮,不禁打了個寒噤。望著鏡中美豔如昔的俏臉,輕輕揩下眼角喜極而泣的淚珠,拿起木梳打理烏黑的秀髮。想到相見的情景,心中壓不住的是狂喜,嘴角不經意地勾起一絲笑意。忽而看到青絲中夾雜著的一縷不易覺察的白髮,笑容漸漸隱去,眉頭不自覺地蹙起。今日夫君即將歸來,怎能讓他看到如此憔悴的秋顏呢?拿起夫君送她的定情信物----白玉鳳簪,巧妙地將白髮挽於髮髻中,搽脂抹粉,望著鏡中笑靨如花的女子,幸福從眼眸深處溢位。

  獨自登上望江樓,倚柱而望。高處不勝寒,凜冽的西風吹起她潔白的裙角,在空中翻騰,精緻的容顏在被風拂起的髮絲中若隱若現。望著江上點點白帆疾馳而過,帆船已行過千艘,卻沒有一艘為她停留。日落西山,眼底的歡喜與希翼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麻木——多少次失望與痛心過後滯留的麻木。褐色的瞳孔漸漸失了神采,空洞無比。恍惚間,她看到了英俊依舊的他面帶笑容地向她走來,輕擁住她,在耳邊低吟:&qut;娘子,對不起!我來晚了,我們回家吧!”她剛想回擁,卻發現面前哪還有那偉岸的身影,只有寒冷刺骨的西風。

  太陽的身影在群山中若隱若現,似乎一眨眼便會消失不見,留給大地的只有暗紅色的憂傷。江上的白帆被染上了一層緋色,細細看來,那何止是布帆,更是相思的血淚。女子眼中劃過一絲淡然,咬破手指,在柱上寫下一段血字,回首眷戀地看了眼燈火闌珊的塵世,縱身跳入了滾滾長江,白色的長裙在空中翻湧,鳳簪不知從何時掉落,萬千墨絲在風中凌亂飛揚。女子眼角滑落一滴淚珠,眼中有痛苦,更多的卻是釋然。飛鳥長鳴,女子的身影在空中劃出一道透明的裂痕。殘陽似血,染紅了末世。也許是前世的煙,也許是來生的緣,錯在今生相見,徒增一段無果的恩怨。

  隨著水花濺起的那一刻,一段塵緣舊情就此埋葬。唯一存在過的證據便是望江樓上的一段血字:風吹起破碎的流年,你的笑容出現隱去,成為我命途中最美的點綴。我要謝謝你,讓我在最美的年華遇到最美的你。曾經的美好雖如曇花一現,但至少刻骨銘心過,今生便無悔,今世便無怨!

江南的作文4

  迴夢江南,染指流年,煙雨飄搖。借十里墨色,徜徉浮翠,三聲鐘響,夜宿楓橋。獨倚窗欞,尋常巷陌,往事如煙知多少?殘夢斷,夜半孤燈碎,獨望煙嫋。

  一生獨自逍遙,醉一場,芙蓉雨瀟瀟。看紅塵紛擾,誰堪共語?長歌倚樓,醉墨閒簫。煙散月稀,滄海桑田,曲罷人散終寂寥。月滿弦,多情空彈曲,忘卻雲霄!——《沁園春.江南舊夢》

  風搖曳,吹皺一池江水,四月,循著詩詞中的記憶尋找那煙雨飄搖、清幽茶語的江南。倚樓而立,醉臥聽雨。

  再來江南,先下蘇州。當我穿行於巷弄之間,時空彷彿頓時錯亂了,小橋流水,青磚綠瓦,滿目琳琅。

  走進一家古園,處處迴環曲折的小徑,亭臺軒榭,假山修竹,斑駁的日光順著歷史的虯曲穿透院牆,掀起一句句詩詞,讓人重返那個充滿是與遠方的時代。燈火闌珊處,卻已是物是人非,似水流年沖淡了詩意,只留下陣陣的喧囂。

  走在湖邊,靜靜地坐在時光的一端,看著萬物萌發的綠意,聽著悅耳的鳥囀,一切繁華如夢。春風拂面,不知是“俯水枕石游魚出聽,臨流枕石化蝶忘機”,還是“蒼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風是故人”。

  當夜幕垂憐便是進入了黑夜,南京夫子廟旁,我似乎看到了那個最美的江南。在夜晚,許多不易察覺的美好在燈光的映襯下綻放開最美的光環。

  什麼是美?小吃街是流動的美,古運河是凝固的美,屋簷屋脊是直線的美,水波粼粼是彎曲的美,地面上是喧鬧的美,夜空中是寂靜的美。這就是美,夜色中南京的美。

  城市中輝煌的燈火映著夫子廟威風的牌坊,古運河中的河水倒映出一輪皎潔的明月,一切如夢如幻。

  乘著畫舫,盪漾在“江南水弄堂”中,兩岸的民居高低錯落有致,粉牆黛瓦的古老建築讓人夢迴古代,水鄉的生活真可謂是“兩岸人家盡枕河”。

  “千年古運河,獨醉陽春巷。”人們靠水而生,依巷而活。既有水畔生活的悠閒與寧靜,又有城鎮生活的忙碌與喧囂。這才是美,這才是生活!

  雨下著,沖淡了世間的繁華。

  走在湖邊的小徑上,透過層層的雨霧,江南獨有的美徹底的綻放開來。有人說:“鮮花是江南的風骨。”如今,我要駁一句,“不,雨才是。”美麗的鮮花雖然妖嬈了四季,但清純的雨卻可以洗滌人心。

  一滴雨,滴落在湖水中,漾開陣陣漣漪,一瞬間,漁家女的歌聲仍在耳畔迴響,“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自然的順承,自然的轉折,一切都順其自然,無人再怕。

  懂得理解自然,就不會叫苦,懂得感恩自然,就不會抱怨,懂得回味自然,就不會遺憾。

  江南之旅,我亦無憾。

江南的作文5

  暖陽下的午後,少有的悠閒。一杯清茶、一本書,可以度過一個很美好的下午。。。卻也受不了窗外陽光的誘惑,即便知道冬至已過,即使明白在美好的陽光也抵不了空調的溫暖,可還是跟隨這不夠安分的心,踏上小徑,尋一份嚮往的歡心。

  遊園,我尤喜歡從小徑開始,因為一直相信曲徑通幽後必定會柳暗花明!蜿蜿蜒蜒的小徑承載更多的該是希望吧。。。這看似規整的青石磚也透露著幾分隨意,留有縫隙,讓或青或紅的花草展現憶江南 微小的生命奇蹟。遊走在這樣的小道上,看身後拉長的斜影,看陽光透過樹影的光暈,看翠鳥展翅飛舞的身影,心也跟著不自然的歡動起來。。。

  十月的江南,還不曾發現冬的衰敗,只微微可見了些屬於深秋的金黃,滿眼映襯的依舊還是濃濃的綠意。。。很贊成有燈籠點綴的臨水小榭,蒼勁中添著幾分柔美,不知道為什麼,每每倚在這欄杆上,總會想起那一句:“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幸福又帶著些憂傷。

  赤腳漫步在鵝卵石鋪成的花色路面,有著微涼略帶疼痛的觸覺。細細觀察腳下每一顆圓潤的生命,感受那些曾經屬於她們的絕代鋒芒,此刻竟也這麼內斂沉穩的躺著。想來世界大抵如此,又有什麼可以經得住時間,傲得過流年?

  從第一次踏進園子,似乎就已經愛上她了,或許被她詩意的名字吸引,又或許因她古樸的性格,總之,不論是開心或是難過,在她懷裡好像總能找回那顆遺落或是遠行的心。記得上次寫作,也是在這小河邊楊柳前,只是那時是三月,此刻已進初冬,記憶裡的情節總是和冬有著這樣那樣的.關係,那個屬於冬末的寂寞,和這個冬天剛開始的微小希望;還有那個叫“冬季”的女子,和那個“緣落冬夜”的故事。

  我喜歡陽光,更喜歡這陽光下的九曲長廊,那麼耀眼、明亮。許是本命年臨近,這入眼的滿滿絢紅,總是讓人無比舒暢!陽光和硃紅的融合,曾經迷惑過多少人的滄桑。就說對於古建,燈籠是不可缺少的,你看這一個個隨風輕擺的身影,讓寂寞的長廊增添了多少嚮往。

  我也喜歡臺階,喜歡這些不斷向上的臺階,讓人有種步步高昇的錯覺。這一階階斑駁的的石磚,該是留下了多少過往,多少半帶憂傷,半帶心酸的過往。只是生命前行,慾望向上,有誰會因為眼前的風景而止步觀望?匆匆一瞥後便堅信再抬頭會是更迷人的前方。

  呵。慾望,真叫人憂傷。

  再出園子,心情已然沒了剛進時的歡暢,好像終也並未尋到那份歡心的嚮往,可似乎也不見有悲傷。

江南的作文6

  她始終都沒有去過江南呀。

  她始終記得那個氤氳的小鎮對她的牽引,那麼悠遠,那麼深沉如同北方蒼穹上的極光,奪目而耀眼。

  她記得,她要去的。可為什麼要去呢?她想不起來了。她怎麼會想去呢?也想不起來了。想不起來就想不起來吧,她忘記的似乎還有很多很多呢,她說忘就忘了吧,無所謂的,但她又拼命想要記起些什麼。鐘聲若水,她聽到耳畔有輕輕的低喃,叫著她:江南,江南···

  江南似乎跟她一個脾氣,她的一生似乎又與江南極為相近。江南多雨水,梅雨的季節像極了她的蒼白無力的童年,小聲又悠揚的抽泣著。怎麼這麼吵,她好象看見一個穿著白衣的女子抱著她,看到一個醉酒的男子罵罵咧咧的嘴唇,看到蹲在牆角摳泥巴的小孩,她看到好多好多大朵大朵的牡丹,在綻放在嘲笑。那笑,真好看,卻那麼單薄。她看著外面的雨,突然感覺冷冷的,她抱了抱自己。“江南,江南”她聽到那個聲音。

  六月的時候,偶爾也會下暴雨的。下暴雨的時候,她突然很暴躁,像江南的雨水一樣激烈不停歇,迅猛不退縮。她急切的證明著自己的脾氣,她不說話,只是用刺骨的眼神看著每一個企圖走進的人的臉頰,而那些臉頰有好多都是她在每一個失眠的夜裡,在籠罩著窗子對面的街角的黑暗裡裡看到的那張微笑著的臉,她的逆反,她的抵抗,她的爆發都像江南的大雨一樣急切,她有脾氣,和江南一樣的脾氣,她是處在少女時代的江南,為它奔走。

  或許它該停歇了吧,又或許她累了,秋天的時候雨水似乎多了一分成熟少了一分激抗。九月的時候,隨著艄公的船槳反覆劃開的水面,她困了。就算是當初波瀾壯闊到最後也都會迴歸平靜。她不在那麼尖銳的對待那些微笑,當她再一次彷彿看見那個白衣女子和那個醉酒男子的時候,她也微笑了。很奇怪,那個女子和那個男子也在對她笑,那笑,像大朵大朵的牡丹在綻放,她聽到花開的聲音。

  她像一個飽經風霜的婦人,累了,倦了,於是不再奔走了,於是平靜了。

  江南的冬季,適合曬曬太陽。她始終不曾放棄過去江南的念頭。然而她老了,老了就該服老,就該停下來縮在躺椅上享受陽光,而不是雨水。她如同江南本該冬季的月份,只剩下乾燥。或許還有點什麼,她只是在想,不再深究。江南,江南,她和那聲音一起低喃。

  曾經,她為某種信仰,她自認為偉大的理由,她以為的逃避不管不顧了那麼多,那麼多,她始終不知道值得不值得,她只知道,她,很願意。

江南的作文7

  這段日子,真的好累好累。多想找個時間好好休息休息,寫一些文字,只屬於我自己的文字。——題記

  鴿灰色的屋頂,佈滿青苔的牆壁,一條條清涼的石板路連綴於房宇之間。玉帶銀河,繞鄉而淌,汩汩潺潺,輕撫過水中的荇草。竹筏鋪於水面,漁者輕篙,乘一艘小舟從遠方而來。白沙衣,綠宮絛,翡翠錦靴,百蝶綾緞,輕揚而下,裙裾飄揚。冰肌玉膚,丹點紅唇,烏黑縷發,水靈雙眸,輕羅小扇,微頜胸前,扇下紅羽流蘇,低眸莞笑,猶如古堡綻放的千年睡蓮。這,就是水色江南,一如夢中般唯美。

  竹排劃到河岸,我跳到這鬆軟的土地上,如夢幻中的仙境一般,我痴痴的雙眼竟無法遊離你的臉龐。你的雙眸閃耀出興奮之色,冰肌玉骨,從兩側的雙手劃過,緊握住我,在此遇見,給我平靜的生活平添了幾分牽掛。我從江北風塵僕僕的趕來,找到了曾經逃脫了青灰色天空束縛的你。這,就是江南。

  風侵蝕後,被剝落塵土的牆壁,我們肩並肩,坐在門檻上。看你迷離的眼中,寫滿了惆悵和嚮往,那時心中的神往,對千里之外小鎮的依戀,我亦如是。

  天空劃過飛鳥,我伸出手掌,試圖撫摸鳥翼,卻被火光印在手掌。薄如蟬翼的夢想,密密地寫在手心;緊握的拳,把一切都壓入身體,注入血液,那是我不甘落寞的心,那是我飛揚起對小鎮的眷戀。

  風沙中夾雜著我的漠然吹打著牆面,風吹亂了我的頭髮,也吹亂了我的心絃。昏黃的天地中,掩蓋不住塵世的喧囂。不是狂風暴雨,而是連雨成珠;不是四合房宇,而是連亙水鄉;不是都市繁華,而是古色古香。我放不下心中的眷戀,心中的水色江南。

  窗欞珠簾,帳幔紗屏,古雅的桐木小樓,灑出溫暖的燭光。倒上一杯香茗,坐在小樓裡,邊品茗之香醇,邊品江南之韻。小橋流水人家,無不氤氳著江南的水汽。倏然,錦瑟之音悠然滿遍整座小樓。一曲《有所思》,打動著我的心扉,最初的夢想,猶在耳旁。

  秋雨澹澹,連成濛濛水霧,成翠的綠葉被化了,流成青色的苔蘚映在牆上。是誰用梅花芯雪煮化了我孤傲的心,是誰用江南的氣質點燃了我的夢?最後一次,讓我在人群中尋你。輕盈碎步,唱盡了酸甜苦辣,留下來的是掩不住的絕代年華。

  又是誰在我心中譜下一曲,讓我愛上這無邊無盡的飛江滴翠,這無邊的婉約淡若?我獨自站在蘇州河畔,輕紗覓尋,勾勒出這潑墨的江南。忽然間抬頭,看到同樣佇立在岸邊的你,我走過去,輕聲問起:“眺望何方?”你依舊眺望,啟唇囈語:“望斷江南……”

江南的作文8

  江南七月,溫度不像老舍《駱駝祥子》裡北京的那種盛夏,亦頗有幾分煩躁。宣城是個小城市,處於市區,雖極少聽見知了叫,但滿街似乎都是塵土飛揚中夾雜著的喧鬧,不安。

  無論是商店,菜市,亦或公園,都無精打采地開著大門,或是偶爾碰見幾個人,沒勁地打個招呼。店主亦或是鋪席而睡,亦或在電風扇下懶洋洋地躺著看電視。樹葉似乎也耷拉著腦袋,提不起精神。機械般的聲響亦增加了這裡每一立方空氣的溫度似的。這與春天的江南全然不同。

  春天裡的江南,或是清新而淡雅的芳香的空氣組成的,亦或是“萬紫千紅總是春”的秀麗詩句紫千紅總是春”的秀麗詩句揮墨而成的;或是江中泛舟,賞清風明月,看柳豔燕舞亦或是臨風而立遙望遠方,看“孤雲獨去閒”的恬適,“江村火獨明”的寧靜。江南的春天裡有的的是一份寧靜與詩意。

  江南的魚,於是便有了詩人的氣息,江南的魚像是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中的和諧,美好的替身。我獨愛江南春天裡的魚,春雨中的江南。

  於是,賞過江南春天的人不會想到江南的夏,那是一種憂鬱,一種炙熱……

  然而,卻沒有誰希望過:下場雨。即使有人獨愛江南的雨……

  但正當人們誰也沒有期待,也未能想到時,一場雨,打破了人們的“寧靜”。

  生活在江南的人們,或是愛晴,或是不愛空氣中溼溼的味道,好像不歡迎這場雨。

  但雨卻永遠像詩人,深邃。他依然偷偷地跑下凡間,來到江南。

  於是,就在七月,雨就這樣在人們未準備好的時候,天空變得陰暗,接著下起了雨。

  江南,有了雨,家鄉魚有了水,一切都沉浸在江南“魚米之鄉”的閒適中,萬物都似乎找到了春天裡的生氣,吮吸著雨的營養。江海湖泊,山川鳥蟲——一切都像是在春天。

  而那些似乎獨愛晴的人們也都不自覺地走出了家門,看見了太陽,似乎也找回了活力,就像老人們回到了青春。

  一切都回到了江南的春天,回到了充滿詩意和希望的江南的春天——雖然,這是在七月。

  江南的雨,洗刷了人們心中的沉悶,煩躁,在悄無聲息中賜予了山川,大地,人民,以安靜與和諧。

  然而,生活在喧鬧的城市中的人們,是否也能沖刷掉心中的不安,追名奪利的煩躁與高速的生活,誰能享受到那份和平,安定?

  他們也能領略江南七月的那場雨嗎?

江南的作文9

  一直認為雨是有靈性的。那些跳躍的音符是時代變革,歷史變遷的見證,代表著一方水土的文化內涵。

  江南篇

  去江南的第一天便在南京城遇到了雨。雖說是在夏季,但金陵城的雨卻依舊纏纏綿綿。空氣裡嗅不到一絲煩躁的味道,清新得讓人的骨頭都酥軟了。籠罩在雨霧中的南京城顯得朦朧而安靜。街上的行人撐著一把把花傘,輕輕地穿過雨簾。一切都是那樣慢條斯理,卻又讓人緊繃的心絃暫時得到放鬆。

  站在秦淮河畔,不禁又浮想聯翩。彷彿回到了“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的憂愁之中,又回到“窗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的惆悵之中,再一次回到“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的盛景之中。同樣的古香古色,同樣的船來船往,同樣的吳儂軟語,只不過已經穿越了太多滄桑,在輕柔之間多了份厚重。雨中的秦淮河,像是一位正在浣洗的少女,婀娜多姿而又風情萬種。

  如同江南的雨,江南本身就是清新婉約的代名詞。然而她卻承擔了太多的歷史重擔。還記得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嗎?江南兒女用精巧的雙手一次次地撫平母親的創傷,也使江南在嫵媚中多了份成熟。

  西安篇

  依偎在秦嶺的懷抱中,西安天生就有種厚重感。西安的雨較之於江南要更猛烈,也更豪放。西安的雨講究實際而不會追求浪漫。在西安,你可能無法在盪漾的春色中尋找到雨的蹤跡,因為那些情深雨蒙對它沒有吸引力;但在乾熱的躁動裡,雨卻悄然而至,在最需要它的時候和著輕風走來,又輕輕走過。西安的雨就是這樣簡單,不修飾,不張揚,卻帶給人們最舒適的感覺。面靠大山,吸收了山的精髓,西安的雨也顯得穩重淡泊。

  就像西安的雨,西安城也是厚重的。這座山的城市是盛極一時的大唐都城,

  是顯赫一時的古都。在它被國人瞻仰的時候,北京上海還在角落裡無人問津。歷史的變遷使它的地位不如從前,然而西安仍然淡然地走過歷史車輪,默默迎來新的篇章。

  雨篇

  江南和西安都是經歷太多的老人,它們攜手走過千年滄桑。歷史在這裡沉澱,歲月在這裡凝固。只不過一個是山,輕盈淡雅;一個是山,穩重成熟。

  江南的雨,朦朧靈性,柔中帶剛;西安的雨,沉穩簡單,剛柔並濟。

  看雨聽雨悟雨,在雨中與歷史進行心貼心的交流,原來雨是有靈氣的,歷史也是會說話的。因為歷史的相隨,雨有了內涵;因為雨的見證,歷史變得多彩。

江南的作文10

  春天的江南像一個婷婷玉立的少女,美麗清新裡透著些許稚嫩;夏天的江南想一個熱情奔放的小夥,熱烈濃郁讓人無法抗拒;秋天的江南像一個步入盛年的學者,沉甸甸的收穫充滿了滿足的喜悅;冬天的江南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帶著這個疑問,踏上了南下的旅程去一探究竟。

  站在西湖邊上,天正下著牛毛般細細密密的雨絲,遠處的湖面上浮起一層薄霧,空氣是冷冷的,溼溼的,甜甜的。在這麼個冬日的傍晚,泛舟湖上,全然沒有平日的喧囂,靜靜的聽著船槳划動水面的的嘩嘩聲。遠處的山丘,古塔,長堤上落了葉子垂入水中的柳條,眼前小木船,穿著青花對襟襖子的搖船大嫂,構成了一幅古樸的水墨畫。仰起臉,任由雨絲落下,化開,臉上酥酥的,癢癢的,冰冷冷的,這不正是“潤物細無聲”的意境嗎?

  提到江南,不能不提到魯迅先生筆下的江南古鎮的風貌——古樸而典雅,密密的,縱橫交錯的河道,還有河道上行走的烏篷船……走在紹興古街的青石板路上,過年的原因,路兩邊的店鋪大都上著門板,街面上也只有寥寥的幾個人兒匆匆走過,留下鞋底與青石板發出清脆的噠噠聲。坐在烏篷船裡,探出頭,兩岸白牆青瓦的古樸民居和眼前這位帶著黑氈帽,有著一雙佈滿深深溝壑的黝黑大手的船伕,恍惚間穿越到魯迅小時候去看社戲的路上。江南冬天的寒冷大不同於北京:北京的冬天寒冷乾燥;江南的冬天寒冷而潮溼——河水,空氣,石板路到處都是溼漉漉的。這溼冷的空氣透過厚厚的冬裝,皮膚,肌肉只鑽入骨髓裡,這大概就是徹骨寒冷的感覺吧。

  我搓著被凍得紅紅的手臉,嘴向手心哈著熱氣,踏入百草園那扇大門,眼前的景象讓我為之一振——滿園盛開的臘梅傲然怒放,香氣沁人心脾,給冬日江南的肅殺景象平添了無窮暖意,也讓我對“梅花香自苦寒來”有了真切的感悟。

  離開江南最後的一個上午,我獨自湖邊散步,想用自己的眼睛將江南的冬日美景帶回北京。不知不覺,我來到一處遊船碼頭,這裡正是一派忙碌的景象——-工人們正忙著給拖上岸的遊船刷上厚厚的桐油。我心生疑惑趕忙上前問叔叔:為什麼大冬天的,要給遊船刷油呢?

  叔叔笑眯眯的說:“小夥子,春天就要來了,我們要提前做好準備啊。”我恍然大悟,彷彿已經聞到春天的氣息——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我不再感到寒冷,邁著堅定的步伐向前走去,腦海裡早已是一片春意盎然的美景……

  冬天的江南像一個十月懷胎的孕婦,雖然歷經了風寒淒冷,卻收穫著新的生命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