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拳赤子心作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拳拳赤子心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拳拳赤子心作文1
當楚國奸佞當道,國君昏庸,屈原只能含恨躍入汩羅江;當“虞常事件”波及到自身安危,蘇武仍未忘記自己的使命;當天子體恤臣子,為其建築府第,但霍去病豪情滿懷,聲稱:“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我知道,他們的拳拳赤子之心,是先賢的驕傲。屈原,蘇武,霍去病……他們,以及千千萬萬,前仆後繼的炎黃子孫在天國奏起他們的愛國樂章。
“眾人皆醉我獨醒,眾人皆濁我獨清。"
面對秦兵強大的力量,面對楚國官場的傾軋與黑暗,懷有一腔愛國熱情的香草美人,並沒有向奸佞認輸,而是堅守自己的愛國情懷。是的,他的愛國情懷讓他不再卑微,他的身影留在了後世子孫的記憶中。
試想,假如屈原沒有自居香草美人,與俗世同汙,就不會有眾多的詩詞留傳至今,也不會有端午節的粽子習俗,更不會留下先秦時期的愛國足跡。
“風吹草綠待牛羊,天暖雪融盼漢庭。”
蘇武雖心懷壯志,但卻因故而被羈押他國。匈奴的種種誘惑,他不屑一顧;匈奴的種種折磨,他咬牙堅持;匈奴的種種威逼,他一一承受。他數十載年華里,只有一個信念:回到漢庭,交付使命。他醉心於牧羊,在春天,在夏日,在秋風,在冬雪中,每日遠眺漢都,盼望著早日回到祖國。
若是蘇武沒有忍受匈奴的威逼利誘,就不會有蘇武牧羊的美談,也不會有漢皇的讚賞,更不會留下堅貞的愛國囈語。
“匈奴南下草木瑟,黃金難受天子意。”
霍去病雖壽年有限,但卻傾盡一生,戎馬軍旅,屢立奇功。在漢武大帝為表彰他的功績,建築了一座華麗府第後。他卻豪言道:“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熱愛祖國的他,以一己之力,保衛著國家的一疆一土。他,是民族英雄。
正是因為霍去病不慕名利,為將盡忠職守,才得到了漢武帝的褒獎,才會得到百姓的愛戴,才會在青史中留下他的笑容。
如今的我們,雖然沒有科學家豐富的科學知識;雖然沒有先賢們卓越的才華;雖然沒有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的大無畏精神。但是我們仍舊是祖國的花朵,擔負著未來的責任。我們只有回首過去,努力吸取先輩們的力量;只有駐足當下,努力豐富強大自身;只有展望未來,努力承擔起人生的責任。我們才能無愧於心地說:我們是中華兒女!
當屈原採摘香草,寄託愁思時;當蘇武眺望故土,雙目含淚時;當霍去病翻身上馬,勇斬一將時……我看到他們懷著拳拳赤子心,吟唱著愛國的樂章。
拳拳赤子心作文2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首孟郊的《遊子吟》,沒有華麗的詞藻,也沒有巧琢雕飾,但卻情真意切地寫出了遊子思鄉懷親的感情以及對母親的一片孝心,千百年來撥動了多少讀者的'心絃,引起了萬千遊子的共鳴。古往今來,講述母愛的詩篇、故事等層出不窮。我還知道有一個典故,叫“斷杼擇鄰”,講的是孟子的母親為了教育孟子不要中途荒廢學業,割斷沒織完的布匹,孟母還三次搬家,選擇良好的環境來影響孟子的成長。
的確,父母為了兒女不知要花多少心血!他們對兒女無私的愛,像大山,像大海,像春風,像陽光......如此博大的愛,兒女怎麼能夠報答得完呢?
“人不孝其親,不如禽與獸。慈烏尚反哺,羔羊猶跪足。人不孝其親,不如草與木。”是啊,動物尚且知道報恩父母,人們如果對父母不孝,豈不是連禽獸、草木都不如嗎?孝敬父母歷來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古至今,都有許多孝子的感人事蹟:“扇枕溫衾”,“蘆衣順母”,“恣蚊飽血”......讀了這些故事,我被深深的震動了!同樣是小孩子,他們怎麼那麼懂事,那麼孝順呢?現在的我,生活條件比他們好多了,學的知識也多很多,為什麼就不能像他們一樣,甚至比他們更孝敬父母長輩呢?我決心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媽媽愛我,我也愛媽媽。每次看到媽媽偏頭痛發作很痛苦的樣子,我就既心疼又著急。聽媽媽說偏頭痛是治不好的,但我不相信。有一天,媽媽又頭痛了。我拿了一張熱毛巾敷在媽媽額頭上,然後苦苦地想還有什麼法子可以減輕媽媽的痛苦。突然,我看到電腦,靈機一動:到網上查查!真是上天不負有心人,我找到了一個治療偏頭痛的偏方:用生蘿蔔汁滴鼻孔,每天兩次,每次兩滴,連續五天。媽媽照我說的做了,果然不再頭痛了!治好了媽媽的病,我甭提有多高興了。全家人都誇我懂事多了,知道孝敬長輩了。今後,我會更多地為父母長輩著想,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來對待他們。孝敬父母長輩,我要從現在做起,而不是等到“長大了”!
不管是動物還是人類,母愛都是一首首最偉大的頌歌。而在中華民族國學經典中的重要思想“忠、孝、禮、義、信”中,“孝”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們說“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長輩這種傳統美德,我們不只應該繼承,還應該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