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作文(集合10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清明節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清明節作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節,讓人緬懷先輩,令人留戀,令人悲嘆,令人振奮,這裡面蘊含了許多的先輩們的事蹟,當他們入土為安之時,自己的故事就告終了,剩下的,就只有讓人懷念了!
據我所知,4月5日是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清明節還有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清明節,又被稱為掃墳節,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中元節及十月十五下元節合稱三冥節,都與祭祀鬼神有關。
如果按照舊的清明習俗,在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墳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的新枝插在枝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
“聽風聽雨”當然是指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這首詩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又一年清明節,你在緬懷著誰。
清明節作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一副溼潤的春天風景圖畫,這雨絲,這淡淡的綠色激起我們每個人心中一種由衷的思念,這一刻,我想到了我遠方的親人。
也是在細雨濛濛中,低飛的燕子呢喃著告訴我們:它在思念遙遠的南方的親人和朋友;也是在這淡淡春色中,小草不捨媽媽弓著背蜷縮著身子,臉上還掛著淚珠抽抽嗒嗒地探出頭來;柳樹把枝條掛的更長更長了,好像所有人的思緒它都懂了。油滑的小路通往姥姥的墓地,墓地的周圍已經有好多好多棵松樹了。
聽爸爸說,姥姥生前喜歡讀書,很喜歡跟他講故事。而現在這些松樹,它像是我們的精靈,陪伴著我們的愛講故事的姥姥,做姥姥最最好的聽眾!今年,爺爺爸爸和我跟去年的清明一樣,我們手上拿了鋤頭,松樹苗和香燭,一聲不吭地來到姥姥的墓地前,栽種一棵松樹……姥姥走後,每當清明我們都是這樣的!
姥姥,故事是您永遠講不完的,我們永遠聽不厭的。是您化作雨絲,化作柳條,化作淡淡的綠色來讓我們感覺您的.娓娓道來!
清明節作文3
“清明時節寸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今年的清明節是4月4日星期四,我們全家一大早就開車前往老家—潮陽穀饒去掃墓祭祖,一路上的車排成車龍,都往墓地趕著。
我是第一次要去掃墓,在路上我心裡總是猜測著山上的墓地到底是怎樣的很是期待,終於到目的地,我迫不及待的衝上去,可是雨天的山坡路太滑,“撲通”我摔一個嘴啃泥。我爬起來,媽媽看說:“大燁,心急吃不熱豆腐,山坡路的慢慢走的”。我聽媽媽的話,慢慢地走著。山上有許多果樹:楊梅樹、蘋果樹、香蕉樹、橄欖樹……一顆顆小楊梅掛在樹上,有的蘋果紅的像喝許多酒的小孩,香蕉像一隻只小船掛在樹上。空氣清鮮極!
走呀走,終於到祖奶奶的墓前,我們把墓前的雜草清除乾淨後再把貢品和紙錢放到祖奶奶的墓前,點香燭,開始祭拜,媽媽嘴裡唸唸有詞的也不知在唸叨著什麼,拜好把香燭插在土裡,然後我們拿幾根木材點火,再把紙錢放進火裡去燒,最後我們點起炮竹,磕三拜之後把東西收好回家。
山上的祭祖人真多,到處都是錢紙和炮竹的回聲,今天的山上可真熱鬧呀!
回家後,我全身溼淋淋的可我還是很開心,因為從這次掃墓讓我懂的許多許多。
清明節作文4
大家應該都想知道清明果的來歷吧,今天就讓我來講講吧。
清明果最先叫“艾團”為什麼叫艾團呢?在太平天國運動時期,有一個戰士在打仗的時候太餓了,然後他就跑到一塊菜地裡尋找吃的,他發現了一些艾草。因為人餓到極限的時候什麼都要吃。所以他就把了一些艾草,搓成了團,然後就把這個團吞了下去,他覺得有一點兒苦,但是有一點兒清涼,他覺得味道還可以,所以他就多做了一點帶到了軍營裡面,讓師傅照樣子多做一點。師傅說:“這分明就是草糰子嗎?”他就說:“這個甘甜味道不錯的,不信你就吃一個吧”。師傅吃了一個說:“還可以”。然後他就照樣子做了很多,接著他們把這些糰子帶到了村裡。
村裡的人吃了,他們說:“好吃”。這時他們說:“這叫什麼名字,師傅取了一個名字。說叫“艾團。”
接著艾團流傳了許久,接著叫做“清明果”,最後叫“青團”。
過清明節一定得吃清明果,不知道你吃了沒有?
清明節作文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每當吟誦起這首詩,我就會想起每年清明節祭祖、掃墓的日子。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我們走在滿是泥濘的小路,上山去祭祖、掃墓。來到爺爺的墳墓前,我的心劇烈地顫抖,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我懷著虔誠哀思的心情,在爺爺的墳墓前獻花,又獻上供果祭品。爸爸點燃了一炷香,插在香爐中,看著絲絲縷縷升起的青煙,一幕幕往事又湧上我心頭。
小時候,父母去外地打工,爺爺在家照顧我,有一次,我生了病,又很害怕打針和喝爺爺熬的中藥,於是,爺爺就往中藥加了很多的糖,他一邊給我講故事,一邊趁我不注意時,喂下一口口中藥。就這樣,我的病慢慢地好了,可是,爺爺卻因為照顧我,長期勞累而骨瘦如柴,最後,爺爺因身體吃不消而病倒了。
掃墓回到家裡後,天忽然下起了雨,雨“刷刷”地下,風“呼呼”地刮,站在窗邊的我,想起了慈祥可親的爺爺,禁不住再次淚流滿面。“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首流芳百世的《清明》詩,在我耳邊久久迴盪。
清明節作文6
清明節在我國二十四節氣中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重耳為啦躲避禍害,流亡出走。有一次,重耳餓暈過去,忠心追隨他的介子推,從自己腿上割下一塊肉,用火烤熟啦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啦君主,就是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晉文公為啦報答介子推,想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但介子推不願意受封,帶著母親躲進綿山,為啦逼介子推出山,晉文公放火燒啦綿山,結果介子推的母親被大火燒死啦。第二年,晉文公領著群臣們上山拜祭,並把這天定為清明節。民間也把清明節這天做為掃墓祭祖的日子。
每年清明節,爸爸都會和爺爺帶著供品冥紙去拜祭祖先。我想可能是對祖先的一種追思吧!
清明節作文7
每一位烈士為了保護人們,讓人們得到快樂的生活,便奉獻了自己的生命。
今天就是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寫得這首詩,就是為了表達自己思念死去的親人,今天我們就來掃革命烈士的墓碑,四年級六個班幾百多人,都要去掃英勇無比的革命烈士的墓,我們又是激動、興奮,同時也很悲傷。
老師發給我們小白花,要獻給烈士們,我們一手拿水,一手拿小白花,一臉悲哀的出發了。
我們走啊走,走到了大街上,很多人一直注視著我們,“哎呀!我累得氣喘吁吁了”是有氣無力呀!但是還是堅持走,不一會就到了革命烈士紀念塔。
先是兩位“主持人”講話,接著3分鐘默哀,最後獻小白花,一個接著一個,好多小白花,我展開小白花恭恭敬敬的嚴肅的,輕輕地放在上面,就在這時,我被感動了,眼眶紅紅的,但是還是用衣服擦去了眼淚。
敬愛的烈士們,我欽佩你們這種為民服務、無私奉獻、捨死忘生的高尚品質,我會向您們學習的。
清明節作文8
清明節紀念祖先有多種形式:掃墓是清明節最早的一種習俗,這種習俗延續到今天,已隨著社會的進步而逐漸簡化。掃墓當天,子孫們先將先人的墳墓及周圍的雜草修整和清理,然後供上食品鮮花等。由於火化遺體越來越普遍,其結果是,前往骨灰置放所拜祭先人的方式逐漸取代掃墓的習俗。新加坡華人也在廟宇裡為死者立神主牌,廟宇因此也成了清明祭祖的地方。清明節當天有些人家也在家裡拜祭祖先。在清明節這一天,可到先人墳地、骨灰放置所或寺廟的靈位前靜默鞠躬。
不論以何種形式紀念,清明節最基本的儀式是到墳前、骨灰放置處或靈位前追念祖先。為了使紀念祖先的儀式更有意義,我們應讓年輕一代的家庭成員瞭解先人過去的奮鬥歷史。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逐漸改變,越來越多的人採用樹祭、花祭、網祭等全新的形式去祭奠逝者,表達哀思,越來越注重心底真實的情感。
清明節作文9
又是一年清明節到了,一出門就看見下起了雨,像是老天爺知道我們的心情一樣。
吃完早餐,爸爸、媽媽、奶奶、姥姥和我一起上車出發去掃墓了,在路上爸爸看見有人賣花圈,紙錢,假花……就把每一樣都買了三四個。很快我們到了爺爺墳前,爸爸先清理雜草,再在墳頭插上花,又燒紙錢,然後放鞭炮。
這些事情都做完了,爸爸神情嚴肅地說:“快點,過來磕頭。”我心想爸爸平常不會發脾氣,怎麼今天就變得這麼嚴厲呢?我走過去磕了三下頭,心裡想著:我一直想要爺爺在我身邊呀,看著別人的爺爺總是買吃的給小孩,可自己就從沒看見過自己的爺爺。我一直夢見你,在夢裡你也像別人的爺爺一樣,會買很多吃的給我。在我考試考得不好的時候,你會護著我……
“快點起來吧!”爸爸還是嚴肅地說。到爸爸磕頭了,我看見爸爸眼角含淚地跪了下來,給爺爺磕頭。
掃墓結束了,媽媽說要回去了。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心想:爺爺我會認真學習,天天向上,不辜負您的期望。
清明節作文10
清明節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它不僅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
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啦清明節的特殊氣氛。人們帶上清明果`紙錢……上山掃墓。
在清明節這天,家家戶戶門上都插上柳樹枝,告訴人們清明節到啦。最有趣的要數吃雞蛋和剪頭髮啦。
清明節那天一定要吃雞蛋,雞蛋裡面還要放點蔥。因為蔥和聰是同音字,所以雞蛋裡放點蔥人們叫聰蛋也就是聰明蛋啦。還有就是清明節那天一定要剪頭髮,剪啦頭髮會變聰明起來,所以人們稱聰明頭。你說奇怪不奇怪。
這就是我們那裡的清明節,我愛這已有2500年的歷史和獨一無二的清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