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好文> 少加點油作文

少加點油作文

少加點油作文

  這是我姑姑在當老師的時候說過的話,為了接下來講述方便,我用第一人稱。

  我是一名高中語文老師,在我剛當老師那會兒啊,特別喜歡給學生喊一個詞“加油”。“加油!你一定能考好!”、“加油!你一定能贏!”我覺得這個詞特別特別好,因為我給學生喊加油的時候,是對他們的一種期待,這種期待稍微高一點點也沒有關係啊,說不定什麼時候他可以超常發揮呢。可是有一次,我真吃了這個喊“加油”的虧。

  那是有一次高考第二天早上,一大早我就接到班主任打一電話“喂~晏老師快點快點!我們有個學生要放棄高考啦!”我趕緊趕到那個學生家裡去,他的房門緊緊地關著,我們所有的老師又是拍門又是砸門又是喊,他就是不開門。我當時非常著急,一直在聽著,一直在隔著門喊“加油,沒事兒的,你出來吧~加油加油真的好好考試吧!”但是房間裡面一點聲音都沒有。

  我們很害怕那個學生出什麼事,所以班主任就準備開始砸門了,要把門給砸一個窟窿。這個時候門突然就開了,學生走出來,我很奇怪,他的臉上一點表情都沒有。他就這麼看著我們,說了一句話:“你們能不能不要再喊加油了行不行啊?!”

  我們所有的老師全愣住了,可是後來一想,這學生沒事兒,快點送去高考吧,好歹是送進了考場。

  可是過了很長時間,我才從班主任老師那兒瞭解到,這個孩子平時對自己的期待就非常高,班主任老師給他定了更高的標準。他覺得自己可以考武大,班主任非要他考北大。家長呢,更是把“加油加油加油”每天都掛在嘴邊,比如說什麼“加油啊孩子,你多喝點人參湯吧,你一定能考好!”、“哎呀加油吧孩子你是我們家唯一的希望,你絕對行的!”

  每一個人都在給我們的孩子喊加油,這個孩子,越喊,他就越受不了;越喊,他就覺得離自己的期待目標越來越遠。所以等到快高考的時候,他終於受不了了,決定放棄,一了百了。從那以後,我就很少再對我們的學生喊出“加油”這兩個字。

  我們覺得加油是一種鼓勵,是一種期待,是非常好的詞兒,但是在學生那兒聽來,“加油,你一定要贏!”,潛臺詞是什麼?——不準失敗!

  過度的鼓勵,確實能夠激勵一些學生去超常發揮,但過度的鼓勵同樣會給我們的孩子過度的壓力,說不定哪一天您的孩子就因為這種過度的壓力,啪擦!夭折了。

  當然啊,現在市面上有各類教育類暢銷書籍,它會教育大家如何防止這種過度的期待,也給大家支了很多招,比如說建立孩子成長檔案、父親母親扮演不同角色、每天溝通5分鐘、老師要和家長多交流多溝通等等等等,十七八種,可能有人也沒有記住。

  但是,今天我站在這裡,只想跟大家分享兩條我的經驗。正是這兩條經驗,使很多很多的家長解決了過度期待的問題。

  在分享經驗之前,我想問一下,因為我看到在場的很多都是年輕人,你們的家長有沒有跟大家說過一句話——“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怎麼樣啊?”有的觀眾請鼓掌告訴我,謝謝!看來這句話得到了普遍的認同。所以今天各位,我要告訴各位家長的第一條就是:永遠不要把您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對比!

  有一個媽媽帶著她的`女兒到我辦公室,跟我說最近她們鬧矛盾了,於是我就請他們坐下,對著女孩問:你跟你媽媽,關係不好啊?這個女孩臉上的表情很複雜,但是可能會有一點點的不屑:“我媽一點都不喜歡我,她喜歡的是別人家的孩子。她總說,別人家的孩子過了12點才睡覺,別人家的孩子吃完飯就開始上課,別人家的孩子怎麼好別人家的孩子怎麼好,她為什麼不去養別人家的孩子呢?我還沒說,你看看別人家媽媽呢……”本來她的媽媽想在旁邊爭幾句,可這句話剛剛講完,她的媽媽竟然啞口無言。

  其實,我們平時所說的這個“別人家的孩子”,就是一個過高的期待,這個形象是虛構出來的,我們的孩子覺得“唉~這個期待我到不了”,那他可能就會消極抵抗,那他可能就會叛逆了。但是有時候,我們家長可以把這個所謂“別人家的孩子”的長處拿來自己家孩子的長處比一比,比如說,雖然今天你的語文沒有像別人家的孩子那樣考到130分,但是你背文言文特別快啊。比長處,不要比短處,溝通,咱們從平等開始。

  當然了,有的家長聽到這裡可能又會糊塗了:哎呦老師,這加油吧,不行;不加油吧,也不行。那我們怎麼知道,有沒有過度的期待?其實很簡單,第二條:您只需要多問問孩子就可以了。

  同樣是一次在高考前哪,有一個長得高高大大的男生,臨近考場他說他的手開始發抖,把腦袋也埋下去了,一直這個樣子。他的爸爸走到身邊,就問:孩子,現在想幹嘛?這個孩子雖然手還在抖,可是他的腦袋滿滿地抬了起來,眼神遊移於這馬路對面的一片小吃攤,他的爸爸又問了一句:咱們吃點啥?——“我想吃炸雞”“炸雞,好!”他爸爸趕快去買了一盒,半塊還沒吃下肚呢,孩子頓時就不緊張了,就高高興興地進了考場。過了一會兒,幾個小時之後,又高高興興地出來。

  其實,這個孩子說不定當時根本就不餓,只是因為太緊張了,不知道用什麼方式去排解這種緊張,他的父親迅速捕捉到了孩子眼中的迷離和遊移,用吃炸雞的方法給孩子緩解了緊張。

  我們想想如果這位家長繼續為孩子喊“加油加油加油~”,那可能這個孩子就再也進不了考場。所以有的時候,溝通,用心地去傾聽,用心地去等待,可能會更好一點兒。

  當然了,很多家長在說起“加油”這兩個字的時候,往往是出於善意的,可是過度的加油會變成過度的期待,過度的期待會變成過度的壓力。給孩子鼓勵的方法有很多很多種,加油並不是唯一的方法。

  孩子們卸掉了所有的包袱輕裝上陣的時候,可能他的發揮會更好。讓我們少一點點加油,多一點與孩子的交流,把你的期待降低一點點,說不定什麼時候您和孩子的距離就會近一點點。加油,不是唯一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