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好文> 寶寶多大會說話才正常

寶寶多大會說話才正常

寶寶多大會說話才正常

  一、寶寶多大會說話才正常

  a、其實寶寶出生時的哇哇大哭,代表他第一次進入開始“說話”表達清晰了。開始,他是用舌頭、嘴唇、上顎和任何新長的牙齒來發出聲音,頭一兩個月是“哦”和“啊”,不久之後,就能咿咿呀呀了。

  b、4—5個月大的時候,寶寶可能偶爾會蹦出第一聲“媽媽”或“爸爸”來,雖然肯定會讓你無比激動,但他還沒有真正把這些詞和你們聯絡起來。這要到他大約1歲左右才能做到。

  c、6—9個月寶寶的會說的話更多了。當他喃喃自語或發音時,聽上去好像有意義了。這是因為他在使用跟你說話時類似的語調和語氣了。給寶寶讀書來鼓勵他的牙牙學語。

  d、12—17個月寶寶可以使用一兩個詞了,而且知道它們的含義。他甚至會練習變換聲調,在提問題時,把語調升高,比如寶寶想要人抱的時候說:‘抱不?’。他漸漸地意識到說話的重要性,以及語言在表達他的需要方面具備的強大力量。

  e、1歲半—2歲的寶寶詞彙量可能已經多達200個了,其中很多都是名詞。在18—20個月之間,寶寶學習詞彙的速度為每天10個或更多。有的寶寶每一個半小時就能學會一個新詞,所以你要注意自己的語言表達。

  f、2歲半的寶寶開始會會開始使用“我”和“你”了。在兩三歲之間,寶寶的詞彙量會增加到300個詞。他能把名詞和動詞連在一起,造出雖然簡單但也完整的句子了。

  g、到了3歲時,寶寶將能夠持續地談話,並根據談話物件來調整語調、說話模式、用詞等。

  二、怎樣教寶寶說話

  妙招一:儘早和寶寶“交談”

  爸爸媽媽們一定要記著:千萬不要等孩子會說話了才跟他們交談!和寶寶的對話要從寶寶出生時就開始,當然剛開始寶寶並不是用語言進行和你之間的交流對話,他們會用咿呀聲、動作,甚至是哭聲來回應你,但這都不是問題,因為在這樣的交流過程中你能夠更好理解寶寶的語言,而且可以給予寶寶很多語言刺激,為其以後語言的發展奠定基礎,更重要的是這一過程可以很好地培養你和寶寶的感情,形成良好的親子依戀。

  妙招二:使用“媽媽式語言”

  所謂媽媽式語言就是指一般媽媽在和寶寶說話時,會不自覺地將自己的語速變慢、聲調提高而語氣也會變得有些誇張等,但是不可否認寶寶卻很喜歡這樣的話,因為這樣的語言他們會覺得很有趣而且也很容易理解。

  妙招三:多向寶寶介紹周圍事物

  對於幼兒來說,周圍的一切事物都是十分新奇的,他們對看到的一切東西都滿含好奇。所以爸爸媽媽們要抓住寶寶的這一特點進行語言教育,比如吃飯時多向寶寶介紹食物,到小區散步的時候多給寶寶講講各種花草樹木……總之,就要抓住生活點滴給寶寶創設語言學習的豐富環境。

  三、讓嬰兒早日說話的方法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能夠早點說話,但是怎樣才能幫助寶寶早日說話呢?科學的.方法是,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寶寶語言發展的特點給予特定的語言訓練。

  · 1歲之前的訓練方法

  1.多和孩子講話

  這時候的孩子雖然不能講話但是他們能透過耳朵接受你發出的語言資訊,對於他們來說這就是語言刺激,這些刺激能為他們以後開口說話打下基礎。所以,在這個階段如果父母能多給孩子一些語言方面的刺激,對於孩子以後語言的發展是十分有利的。

  2.多給孩子發聲的機會

  一般當嬰幼兒用咿呀聲來表達自己的需要和情緒時,正是對他們進行語言訓練的好機會。這時候媽媽可以將幼兒咿呀聲表達的意思用語言對幼兒說出來,然後等待幼兒的反應,每天都這樣做,重複多了就能強化寶寶對於這些語言的認知,從而為以後的模仿打下基礎。

  · 1到2歲的語言訓練

  1.多給寶寶語言刺激

  豐富的語言刺激是幼兒學習語言的良好素材,所以爸爸媽媽們要能利用身邊的事物對孩子進行語言的早期訓練,比如說可以把周圍的傢俱、廚具、花草樹木只給孩子看並說出這些事物的名稱、顏色、形狀等,緊接著可以再問孩子剛剛給他們說的是什麼,讓其去重複,這樣就能豐富幼兒的詞彙,促進其語言發展,同時還能豐富幼兒對於周圍事物的認知。

  2.延遲滿足幼兒的需要

  當寶寶眼睛盯著或用手指著想要某種東西時,不要馬上拿給他,而是要鼓勵寶寶說出自己想要什麼。

  3.重複媽媽的話

  比如說在看圖畫書時,媽媽先說,然後讓寶寶去重複。

  四、寶寶說話晚的跡象有哪些

  正常來說,兩三歲的孩子已經能夠用語言很好的表達自己的需要,而到了四歲時就能夠基本掌握本民族的語言了,到了五歲應該能夠做到自己編故事、比較清楚地複述聽過的故事或者看著圖片講故事。一般來說,與語言發育早的孩子相比,發育晚的孩子語言的發展遲滯4-6個月是屬於正常的,而如果遲得太多的話,爸爸媽媽就需要注意了。下面列出一些標準供家長參考;

  6個月:不會大聲地叫或不會笑;

  8-9個月:還沒有進行咿呀學語;

  10個月:當別人喊他的名字時還沒有反應;

  1歲:還不能發出聲母,如b、p等,不會搖頭、揮手等基本的肢體動作,不知道怎樣表達自己的需求;

  1歲半:還只是能說極少量的詞,也不會用自己的手指指出想要的東西;

  2歲:不能將兩個詞組合在一起,不會根據指令指出自己的身體部位;

  3歲:不能聽懂簡單的指令,不愛和其他人交流,不會說短語,存在嚴重的分離焦慮;

  4歲:還不能說完整的話,說話還不能讓別人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