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後放松肌肉的幾種方法
一、跑步後放松肌肉的方法
1、冰水浴
一些長距離跑手可以使用冰水浴來減低肌肉痠痛情況。冰水浴是指用加入冰塊的冷水洗浴,這可以有效地降低發炎和痠痛,因為冰水浴比冰敷更有效,一次過冷凍了全身而非區域性。如果你沒有進行冰水浴的條件,則可以嘗試用冰袋敷在痠痛的關節處。
2、運動後進食
長跑或者劇烈健身後,不要等太久就應進食。研究顯示,肌肉在運動結束後30分鐘內最容易修復肝糖,也就是儲存葡萄糖。如果你在健身後不久即進食,就可以將肌肉硬化或者痠痛的程度降至最低。最合適的食物攝入量,據科研發現,應該是含有1克蛋白質到3克碳水化合物的食品。
3、補充水分
確保在跑步後補充足夠的水分,尤其是在夏季。在跑完步後和清水也足夠補充身體流失的水分,不過,專業選手更喜歡喝有助於身體恢復的飲料,例如巧克力奶、椰汁等。普通人可以透過尿液判斷水分是否補充足夠,如果尿液呈深黃色,說明需要繼續喝水,正常的顏色應該是淺檸檬色。
二、跑步減肥的幾種正確方法
1、跑步前要做好準備
做有氧運動前充分地將身體的潛在熱能調整到準備狀態,有利於身體內機能的調整,激發身體中的運動激素,促進腦內學習區域的神經細胞,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記憶力
2、慢跑前的準備動作
站立,雙手叉腰,交替活動踝關節,大約5-10分鐘。熱身運動可以提高肌肉溫度,使肌肉變得柔軟,不易被拉傷。
3、跑步時間和速度都是健康減肥的關鍵
如果你想減肥,每次跑步的時間最好安排在30-60分鐘,時間太少達不到燃脂的效果,時間太長會造成肌肉疲勞不利於健康。
如果為了減肥,跑步的'速度不宜太快(當然也不能太慢),大約6-7km/小時的速度是最合理的,能讓脂肪充分和氧氣結合,燃燒。
跑速有一個簡單的判斷標準,即跑步的時候有出汗感,同時身體沒有上氣不接下氣,非常難受的感覺,這個狀態是最好的。
三、跑步鍛鍊後不能做什麼
1、不蹲坐休息:健身運動後若立即蹲坐下來休息,會阻礙下肢血液迴流,影響血液迴圈,加深機體疲勞。該情況多見於那些運動量比較大的活動,如長跑。正確的做法是在每次運動結束後,多做一些放鬆、整理活動,如慢行,舒腿等。
2、不在大汗淋漓時洗冷水浴(或游泳):運動後大汗淋漓時,體表毛細血管擴張,體內熱量大量散發。此時若遇冷水則導致毛細血管驟然收縮,易使身體的抵抗力降低,而引起疾病。
3、不“省略”整理活動:每次運動後感覺心力俱乏時,應適宜的放鬆,如徒手操、步行、放鬆按摩等,會有助於消除肌肉的疲勞,快速恢復體力。
4、不貪吃冷飲:運動時會損失大量熱量,急需補充無可非議。但運動後人體消化系統仍處於抑制狀態,貪吃大量冷飲,極易引起胃腸痙攣、腹瀉、嘔吐、並易誘發胃腸道疾病。
5、不立即吃飯:在運動時,全身的血液進行重新分配,使得胃腸道的蠕動減弱、各種消化腺的分泌也大為減少,若在運動後不經休息立即吃飯,就容易引起人體消化系統的紊亂和功能性失調,易得病。
6、不吸菸:運動時人的呼吸加速,機體要保證足夠的氧氣攝入量。如果運動後立即吸菸,將會使肺內含氧量減少,出現胸悶、氣喘、呼吸困難、頭昏、乏力等現象。
7、不宜驟降體溫:如果室外溫度較高,運動後會感到燥熱難耐,倘若此時立即走進空調房間或風口納涼小憩,會打破正常的生理調節機能,使生理功能失調,易得感冒、腹瀉、哮喘、風寒痺痛等疾病。
四、跑步後的拉伸運動
1、小腿拉伸運動
我們在跑步的時候,小腿承受的壓力是最大的,所以在跑完步之後很有必要拉伸小腿的肌肉。這個做法很簡單,兩手扶在牆上,兩腿一前一後分開,前腿彎曲,後腿伸直。兩腳都向前伸直,感覺到後腿有拉伸感之後保持30秒,然後換另一條腿拉伸,這樣反覆幾次就可以了。
2、臀部屈肌拉伸
臀部前方的肌肉叫做臀部屈肌,我們在跑部的過程中,抬腿的時候,有一部分力量是來自於臀部屈肌的,所以在跑步之後這一部分的肌肉也需要做拉伸運動。它的做法也比較簡單,就是身體保持直立,兩腿一前一後分開,前腿彎曲成90度,用手按住大腿,同時臀部跟著向前運動,直到感覺到臀屈肌和後腿的大腿上方有拉伸感,保持這個動作30秒,然後換腿,如此反覆幾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