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好文> 心態與境遇作文六篇

心態與境遇作文

心態與境遇作文六篇

  心態與境遇 篇一

  開了窗,迎接陽光。———題記

  有這樣一個流傳多時的故事:

  兩兄弟在沙漠中跋涉數日,口乾舌燥,飢腸漉漉。他們翻遍了所有的口袋,只剩下一隻蘋果,哥哥嘆息說:“完了,只剩一個了。”弟弟興奮地說:“太好了,還有一個。”

  結果大家可想而知,哥哥最終身埋沙堆,弟弟卻堅強地走出了沙漠。如果那位哥哥當時並不是那種消極的心態,如果他能像弟弟那樣對自己說一聲“還有一個,太好了”,結局也許就不是這麼悲哀了。可見,積極向上,朝氣蓬勃的心理狀態對人生有著良好的導向作用,反之亦然。

  蘇牧在遙遠的邊疆遙望祖國,他堅信他能回來,他做到了;司馬遷在受盡折磨的絕境中堅定信念誓言完成《史記》,他做到了;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發奮圖強下定決心滅吳,重建昔日輝煌,他也做到了。無數的事實擺在眼前,有了良好的心態,堅定的信念,焉能不成功?

  人生在世,始終一帆風順可以說是天方夜譚,面對挫折艱險,積極的人視之如糞土;消極的望而生畏,徘徊不前。就好比登山,積極的人不會懼怕沿途的荊棘,不會被山的險峻所嚇倒,他終究可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消極的人則完全不同,他會告訴自己“畏途 巖不可攀”,於是就永遠沒有機會領略“而步九折縈巖巒”的壯景,人生就是登山的放大,成功於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心態是否積極向上。

  每個人都有一間屋子,都有一扇窗。有的人關了窗,拉上了窗簾,一輩子在陰暗與寒冷是蜷縮,也許是因為沒有朋友,也許是因為失敗而受了打擊,但是為什麼關上窗,為什麼拒絕陽光呢?為何不相信“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呢?千萬不要“自我作踐”,千萬不要“自暴自棄”,只要開了窗,迎接陽光,日子會不一樣!

  羅曼·羅蘭在他的隨筆集裡說:“當你用神采奕奕的眼神看世界,世界也會用他寬容的懷抱接納你。”一個在戰亂年代中生存的人尚能如此看待生活,那麼我們呢幸福可以隨時獲取的我們呢有什麼理由消極處世呢?

  開了窗,迎接陽光。趕走心裡積壓的陰霾,以積極地心態看待生活,那麼我們一定可以尋到“水光瀲豔晴方好”的美好境遇。

  心態與境遇 篇二

  冥冥的暗夜中,流星愜意而悠閒地劃過長空,留下了一段精美的紙。負累遠行的求知者從中看到了希望,勃勃的活力得以激發。高唱“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駐足窗前去因此而落淚,“好運隨之而流逝,命運多舛,命運多舛————”

  誠然,流星無法寄託我們的情思,但我們去從中看到了自我,映照出了現實的處境。積極者的眼睛剛以虎跑的清泉潤洗,看到的是一片澄明的世界和美好的前程,悲歡者因浮塵障目,眼前呈現一片灰濛和黯淡。我們生存的家園依舊美麗,天空依舊碧藍,真正映射出不同的感受的是我們的心靈。

  還記得范進的癲狂嗎?人生並沒有因中舉而大起大落,生活並沒有因此而大富大貴,何故前後判若兩人?心在變,以此折射出的路人的眼神,親朋的態度,鄉里的音容笑貌都是迥異的。榮辱透過人們的思想作用於我們這個世界。范仲淹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此折射出人生斷不會與范進相同,始終保持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生活將永遠美好。

  不追求浮名虛利,不向往金銀如山,保持一顆端正的心,保持一種積極的態度,讓自己始終處於一種主觀美好的境況,我們的境遇會由此而充實,而呈現出如畫如詩的幻境。

  青石間的草飽受壓迫,飽受摧殘,卻依然堅定樂觀;懸崖上的'松樹,沒有肥沃的土壤,沒有溫暖的陽光,卻依舊挺拔;野地裡的花,無人關心,無人料理,照例綻放著自己的全部的美。人生的樂觀向上,不為外物所動,即便地球不再轉動,我們也照樣泰然地生存。

  境遇從來不由我們決定,前路去掌握在我們的手中,儘管有沒有舟的渡口,沒有橋的河岸,但我們應慶幸自己的自主,高唱命運掌握在我的手中,積極地面對,迎難而上,就象史鐵生那樣的抗爭,為了營造自己的一片無怨無悔的天空。境遇或許會因此而改變,人生定會因此而精彩。

  伸出自己的手,扼住自己命運;抬高自己的雙腿,走出自己的路;抬高自己的頭臚,以自信、堅定、樂觀為自己的前進鼓勁。在《命運》交響曲的伴奏聲中,在雄鷹的陪伴之下,開創特有的人生境遇。

  心態與境遇 篇三

  心態是一彎明月倒映在水中,讓你在平淡中體味“掬水中月在手,弄花香滿衣”的雅然。

  心態是一輪旭日噴薄在身邊,讓你在失意時看到“陽春迴雪時,萬物生光輝”的希望。

  有人曾經嘲笑孔子推崇禮樂,到處遊說,卻到處碰壁。有人曾經羨慕莊子那“莊生曉夢迷蝴蝶”的逍遙,吟育著“道可道非常道”是何等的瀟灑。但孔子卻生活殷實,桃李滿天下,並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的歷史;莊子卻生活拮倨,潦倒困苦,精神逍遙而生活並不逍遙。我們並不反對淡泊名利的的人生態度。但我們反對消極的人生態度。淡泊名利讓我們不被名利所累,但消極的人生態度卻會讓我們碌碌無為地在人間走一圈,這就失去了人生的意義。

  於是,我們推崇的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

  蘇東坡說“同間之明月,水上之清風”是“造物之無盡藏,可以隨意享用。但造物所藏之外,還是世人所造之物。我們現在有寶馬香車,亭臺樓閣,閒來絲竹在耳,衣繽紛之衣,食五香之食,這是勞動人民辛苦了幾千年才積累起來的。

  如果遠古人民就消極面對洪水猛獸,天雷地火,我們現在恐怕連刀耕火種都談不上。也許還是衣不蔽體,受苦受難。但人的本性中有一種征服慾望,於是人們有了積極的入世態度,正如毛澤東所說的“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其樂無窮。”於是我們有鑽木取火,倉頡造成字。哥倫布發現美洲,阿波羅登上月球。生活正在人們積極的態度面前慢慢臣服,慢慢進步。

  楊絳曾說過:“卑微是一件隱身衣,讓人家視而不見,見而不睹。”但如果你消極地面對。像一顆沙子一樣埋沒於撒哈拉。“這樣活一輩子,不是雖生猶死嗎?”只要你有積極的心態,有勇氣去扼住命運的喉嚨,不要讓時間從你身邊無情地溜走,不要讓生命在無味的呻吟中消亡,乘風破浪,直掛雲帆,你會讓生活變得更加精彩,讓生活少一分遺憾。“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黃巢從一個鹽販的苦難中走出來,成就了帝王之夢。“十年寒窗無人識,一朝成名天下知”,蘇秦用激情書寫了六國宰相的傳奇,而那些消極之徒只能吟唱“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我所遊兮,鴻蒙太空。吾誰與歸?吾誰與逝?”在歷史的長河中“一江春水向東流”,留下“遮不住青山隱隱,流不斷流水悠悠”的遺憾。也許,根本就沒有留下任何東西。

  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我們的人生境遇由我們自己的心態決定,要走好生活每一條路,就得得有積極的態度。

  心態和境遇 篇四

  曾幾何時,在自怨自艾中彷徨,找不到前進的方向;曾幾何時,在遭受挫折後迷茫,缺一雙飛離困惑的翅膀;曾幾何時,沒有選擇堅強,心中少一片照亮前進的路.....數不清的過往,只因缺少健康的心態,想要好的境遇,只是天方夜譚。

  心態雖無色無味,無處可尋,卻無時無刻不在主宰著命運,左右著人生的境遇。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這裡的“志”無疑折射出一種自信的心態,雖說自信者,未必能成功,但我想與成功也只是咫尺之間,而不自信者必定失敗,一敗塗地。 遙想項王當年,倘若烏江河畔能夠早早的過江,能用健康積極的心態去稀釋痛苦,想必雖苦也甜,捲土重來未可知,可能歷史都會被改寫,他的境遇也會大不相同,怎會有烏江自刎,後人也不會叩首詠歎。相比之下,勾踐則幸運萬分,因為他堅信自己會成功,多嘗幾次膽,多駕幾次車又何妨!心態正,則萬事成。他便由此階下囚變成了復國國君,名垂千古,境遇也截然不同了。

  大海里沒有礁石激不起浪花,生活中經不住挫折變不了強者。有些人甘於沉淪,他的命運一次一次地轉變,直至無望餘生。而另一些人雖已沉淪,境遇坎坷,卻不消沉,太史公便是一例,不然怎會有史家之絕唱?

  有時雖境遇相同,但心態不同,所看到的世界自然也是大不相同。昔時的哭婆哭雨天二女鞋賣不出,晴天長女傘售不掉,縱有千行淚也會流盡。但雨天長女售傘,晴天二女賣鞋,不就皆大歡喜了?從此,哭婆也就變成笑婆了。陸游的梅花零落成泥,碾作塵,而毛澤東的梅花也被碾作塵,但它依舊在山花浪漫時,在叢中盡情歡笑。梅花尚且若此,何況是人?可見心態是何等重要!

  心態影響著境遇,積極的心能帶來別樣的命運,好的境遇。即使境遇不佳,仍不失豪邁自信,那麼遭遇的不幸又算什麼?

  前方的艱險未可知,擁有熱血沸騰的心,勇於嘗試的心,擁有笑對坎坷,喜迎挫折的心,我們怎能達不到輝煌頂點,並賞遍滿地鮮花?

  心態與境遇 篇五

  又一次石沉大海,心情糟糕透了。連續投了幾次稿,卻未見過一聲回應,他漸漸怨天尤人,慨嘆天下無人識英才。

  一次次焦躁地咬斷手中的鉛筆,一次次將桌上的稿紙揉起,憤憤地砸到牆上。為什麼老天總跟我開玩笑,為什麼境遇不順的總是我。大學畢業後的同學,下海的賺了個盆滿缽滿;搞研究的在研究院順風順水;好像只有我,先進了外企,如今竟淪為蝸居一族。難道聽任業務主管的頤指氣使,才可不被裁員?你才高八斗又奈天何,幾次投稿不照樣杳無音訊!

  他躺在床上只覺得被床板硌得哪兒都不舒服,正煩躁地想關上窗子,一曲柔和的歌聲飄然入耳,《玉堂春》那戲曲特有的旋律,漸漸撫平了他心中的波瀾——真好聽,雖不如名家唱得那麼醇厚,但也有板有眼,使他這個本不熱衷傳統戲曲的人這時也來了興致。那唱詞飽含著悲情與哀傷,但是感傷的詞句中透出的卻是堅韌,我靜靜地閉上眼睛,第一次釅釅地沉入夢鄉。

  連續十幾天,每當傍晚的這個時候,熟悉的樂曲就會響起,從未變換過調子。清風徐來,夕陽的紅光揉碎在他的臉上,使他的心境漸趨平和。也許是從前緊閉的玻璃窗“遮蔽”了這人間天籟,他竟從未發現樓上有人每天唱著如此曼妙的歌。好奇心驅使他打聽到,樓上的女人境遇很慘。丈夫出了事故,半身不遂,又有兒子在上學,家裡家外全靠她一個人打理。他不免又是一番感慨,但他怎麼也不明白,一個境遇比自己還不順的人,如何還能這般地堅強?

  一日,他終於忍不住攔住了下樓的女人,吐出了縈繞心頭的疑問,她帶著微笑緩緩說道:“那又能怎麼樣呢?我不樂觀堅強,這個家又靠誰來支撐呢?做人,最重要的是心態,其實我每天快快樂樂也是過,哀哀怨怨也是過,為什麼跟自己過不去呢?上天能讓我的丈夫在巨大的變故中活下來,就已是天大的恩惠。況且我兒子很孝順,成績又好。一家人能和和美美地生活在一起,就沒有什麼境遇的好壞了。”

  他怔愣住了,原來一切的不順都是自己的心態使然。他確實應該知道自己寫的那些文章艱澀有餘而靈氣不足,甚至還存在著許多的瑕疵。

  但從今天開始,他知道自己該怎麼做了。

  心態與境遇 篇六

  相傳共工怒觸不周山後,天柱折,四維絕,地陷東南。多虧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又有銜燭之龍盤坐支撐,地才不致塌陷。銜燭之龍主管光明與時間,一日,它見山腳下一小潭中有一虺在努力磨自己的鱗,不禁稱異:“此地環境惡劣,狂風暴雨隨時突襲,何不恣情於小潭,安享生之快樂?”虺小聲答道:“此時的我弱小難以自保,但我不斷修煉,努力生存,我終究能成為一條通天徹地的應龍!”銜燭之龍不以為然,回過頭去閉眼冥冥思索。千年之後,它睜眼一看,竟發現冰雪之下,一隻蛟在磨鍊之中,而此蛟即為當年之虺,千

  百年間它堅信自己能熬過風霜雨雪,夜以繼日修煉,終於成功修煉為蛟,銜燭之龍大為感嘆,分些靈力與它,助它為龍,並賜其名,曰:“鐘鼓。”

  讀到這個故事,我忽然覺得自己就是高考不周山下小水潭裡的一隻虺。 當下,高中生活已步入最後一年,高三的挑戰如同虺在修煉之中,面對著不時襲來的狂風暴雨,心態將決定著以後的前途和命運。

  反覆來襲的考試給了我極大的壓力與負擔,輾轉難眠時冥冥之中總有銜燭之龍在我耳邊聒噪:“何不恣情於小潭,安享生之快樂。”花花綠綠的世界,閃閃爍爍的誘惑,真的讓人眼饞。好想像別人一樣以娛樂活動來不斷填充自己虛無飄渺的內心世界,手機傳情達意,網路揮霍時光,自由自在,快快樂樂,得過且過,“無煩無惱無憂愁”。

  放棄,虺就永遠只能是虺!哪怕進化了萬年億年,可能還是在地上爬行的蝮蛇而已。

  生存競爭,讓我不甘心,我要做的是通天徹地的應龍。

  自願進行虺的修煉,烈焰之下的拼命掙扎,冰雪之下的頑強挺立,在看似遙遙無期的修煉過程中日復一日地磨鱗強身,堅持不懈地讓自己的心志更加堅定。面對著銜燭之龍的質疑與建議,我只會用無言的行動來表明自己的信心,堅定無懼地對待每一次考驗。

  時光永遠流逝,百年之後,有許多虺早已命喪潭中,而零星能看到有一些虺已初具蛟的外形。千年過後,蛟仍在繼續修煉。萬年後的某一天,銜燭之龍猛然發現,一條巨龍已劃破天際,翱翔於蒼穹之中。

  如今,我還只是虺,我謝絕了銜燭之龍的建議,每日堅定無懼地修煉著,用實際行動一步一步實現著成為應龍的夢想。在這種心態之下,我的境遇終將與他人有所不同:高考過後,我定能化虺為蛟,苦難將讓我更加堅強,大學將為我插上翅膀。我有如此心態,狂風暴雨何懼?刀山火海何懼?

  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是鵬的境界,也是龍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