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好文> 怎麼培養高中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怎麼培養高中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怎麼培養高中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習慣是指在較長時間內,由於重複練習而形成和鞏固下來的一種動力定型。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堅持不懈地、有條不紊地進行訓練和強化。我國偉大的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教育是什麼?往單方面說,只須一句話,就是要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一方面說明了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指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我們每個教師義不容辭的職責。

  高中階段是人生的春天,是學生長身體、長知識、形成人生觀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時段。更是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自己人生髮展奠基的重要階段。在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今天,培養學生在高一階段就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尤其重要,高一是學生學習習慣養成的重要時期。

  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是我國現代教育和未來教育的重要內容和目標。而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老師作為課堂上的“講師”,以講代學,以問代學,以牽代學,牽著學生的鼻子走。學生往往隨著老師的問、講團團轉,大多被動應付,接受性地學習。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創造能力受到嚴重的壓抑和損害。要想建立一種平等、民主、親切、和諧的師生關係,教師必須完成由"講"到"導"這一角色的轉變,把以教師問講為主體的課堂教學,轉變為教師引導,學生獨立探索、質疑問難、研討交流的自主學習。那麼,如何引導才能使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探索,培養他們創造性學習習慣的養成呢?

  一、引導學生按課堂規律形成系統的學習習慣

  1、抓課前,引導學生課前要抓好預習,明確哪些自己可以弄懂,哪些似懂非懂,哪些完全不明白。上課時就能帶著問題聽課,效率更高。

  2、抓上課,課中聽講要領悟學法,上課時一定要專心致志,帶著自己的問題跟上老師的思路,聽清老師是怎樣一步步分析這些問題的。如果還不明白,課間或課後要及時問同學或老師,不要留下知識上的思維障礙。

  3、課後,要科學地複習所學過的知識。心理學研究表明,對學過的知識,最初幾天遺忘的速度最快,所以當天學習的知識一定要當天複習。

  4、課後作業的完成和錯題整理。做業是為了鞏固和消化課堂上學的基本知識,不要只用一種方法,要尋求別的解題方法。做完作業要自己檢查是否正確,自我檢查的重要性不亞於做作業,養成這個習慣將會受益無窮,這樣有助於培養創造性思維。還要把錯題及錯誤原因都記下來,以後複習時翻看一遍,因為這正是當時學習的癥結所在。

  5、及時總結,構建知識的網路體系。學完一個單元知識之後,要總結一下學了哪些基本內容、基本定理、定律,本單元知識有哪些主要特點,知識之間有什麼聯絡等等。並引導學生自己繪製出單元知識網路。

  二、要引導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教師要根據高中生學習的特點改進對學生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養成的引導。

  1.根據高中學習的特點改變學習觀念:

  初中階段,特別是初三年級,透過大量的練習,可使你的成績有明顯的提高,這是因為初中知識相對比較淺顯,更易於掌握,透過反覆練習,提高了熟練程度,即可提高成績,而高中課程的理論性、抽象性強,就需要在對知識的理解上下功夫,要多思考、多研究,以探究的觀念對待每一個問題。在新課程方案的普通高中教育培養目標中特別強調使同學們具有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自學能力是這一能力的基礎,培養自學習慣是培養自學能力的'關鍵。在初中大部分同學是在老師的督促檢查下學習的,沒有自學習慣,但進入高中後老師對學生的個別督促檢查明顯減少,而代之的是學法的指導。

  2. 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產生於認識和需要,是人們力求認識某種事物的心理傾向,也是參與學習的強大動力。興趣的濃厚與否,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熱情和學習能動性。因此,激發興趣是最佳化課堂教學的前提。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

  教師能夠引導學生對學習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是提高教學效果、最佳化課堂結構的關鍵。一是課前激疑。上課開始,透過教師的作用,將學生的學習心理調整到最佳狀態,如背景介紹式、故事引路式、懸念式、趣味實驗式等等行之有效的課前激趣方法,教學中可靈活運用,同時加以改造。二是課中持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掘和利用語言文字的內在魅力,靈活運用教學方法,讓學生保持最佳學習狀態,自始自終興趣盎然。三是課尾延趣。課堂教學臨近尾聲,教師要注意誘導性,意在言外,給學生留下充分思索餘地,以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究知識的興趣。

  3、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師的主導作用最重要的是教給學生學習方法,超

  前教給學習方法,早學習之前先教學法。使學生掌握方法、步驟,更自覺主動地進行。掌握學習方法,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是創造型人才所必須的,如何使學生變“學會”為“會學”,是我們教學模式研究的一個重要內容。

  三、教師應該自己充分認識好高中生學習的特點

  1、學習內容方面:知識量大、難度大,綜合性、系統性強,能力要求高。整個高中課程內容幾乎涉及到人類總結出來的全部知識,經過精煉、濃縮,內涵深,外延廣。

  2、不同學科的教師的教學方法和講課風格不同。根據高中課程內容和學生年齡特點,高中教師對要講的問題往往不是通盤端出,而是留有學生思考的餘地,啟發學生自己去探索、去思考。

  3、學校管理方法的不同。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學生的自立能力、自覺性的增強,高中學校的管理是以規章制度的自我約束、自我管理與檢查、監督相結合的管理方法。同學們要自覺遵守班級和學校的各種規章制度,共同建立一個團結、和諧的學習環境。

  四、引導學生在求學過程中養成提問的習慣

  愛因斯坦說:“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解決問題可能靠技能,提出問題要創造力、想象力,標誌著科學的真正進步”。所以學生養成提問的習慣也非常的重要,這可以培養學生養成深入思考的習慣,所以要要求學生:學會提問,要求大家每天必須至少提問老師一個問題。在提問中學習,在提問中思考,在提問中更好的的發展和成長。

  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是磨鍊學生堅強意志與良好品格的過程。讓學生把被動的接受學習,轉化為主動的探索的學習。因此,我們要增強責任心,根據學生的年齡及個性特徵,有的放矢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長期抓、反覆抓、抓反覆,使高中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