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好文> 怎麼擺脫心理失意

怎麼擺脫心理失意

怎麼擺脫心理失意

  職場中有一種現象,每個人都想著被提拔,結果被提拔的人只有一個,其他沒受到提拔的心理就會受到打擊,別說你不會。那麼我們今天就是要為這些職場失意的人群解答疑惑的,別人升職 ,我職場失意怎麼辦?

  人們有一種觀念根深蒂固,一個人是老百姓,一輩子就甭想高興,也沒好日子過。於是群眾盼著提拔成幹部,成了幹部之後,低階的要成高階,副職的要成正職。很多副職的觀念就是:“如果我沒被提拔、或沒被扶正,就是人生的失敗。”這種觀念本身就讓我們產生壓力。

  當你遭遇像“升職的是他不是我”的失意時,請不要急著抱怨,也別急著跳槽,沉下心來,分析分析,厚積而薄發才是王道。

  首先,冷靜思考,認清自己。

  誰趕上這樣的事心裡肯定都會很窩火,但憤怒改變不了現狀,反而徒增難受。不如先平息怒火,重新審視自己,多從自身找問題,少從外界找理由

  其次,分解目標,避免“半途效應”。

  與其為完成宏偉目標無休止地進行自我激勵,不如把宏偉目標分解成不同的階段,使之與自己的實際情況更加匹配。分解目標的意義在於告訴自己:無論自己處在什麼位置,都有著這個位置所對應的成功,因為“勝任”是對自己最大的激勵。或者說,自我激勵的本質就在於讓自己感到勝任。只有從事自己能夠勝任的工作,我們才有成就感。而不是簡單地將升職加薪與成就感對等。

  再次,在學習中堅持,在堅持中蓄勢。

  除了無能且倚仗權勢被提拔的人外,那些升職的人必定有其過人之處,比如,他比你會“來事”,人際關係處理得好;他業務水平不如你,但管理能力比你強,能把部門治理得井井有條等。職場競爭失敗時,不如看看別人的優點,學學人家的長處。這樣不僅能調適你的狀態,更能讓你在學習中積蓄力量。

  第四,讓領導與同事認識全面的你。

  如果你不表現自己,職場中沒有人會知道你是怎樣的人。因此,不僅要讓他們看到你的工作能力和業績,更要讓他們瞭解你是怎樣的一個人。你的個人品質如何,待人接物如何,興趣愛好如何,溝通能力如何,管理水平如何……通過了解全面的你,進而認識你在工作上作出的努力,在潛移默化中獲得理解,就是從心理上贏得“民心”。

  最後,做好清晰的職業發展規劃,找準自己的下一站。

  不要為升職而升職,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堅持的是心中的理想,而非暫時的職位。古語有云:“志不強者智不達”,大意是,如果你的目標不明確、不堅定,那你的智慧和執行就不能得到充分發揮。找準自己的發展方向,做好清晰的職業發展規劃,你就知道下一個職位或最終的發展在哪裡了,自己有什麼差距、需要怎樣的準備,該怎麼行動,就都瞭然於心了。

  堅持,不是放棄理想的傻等,不是已經無望了還繼續苦苦守候。當單位無法給你提供發展空間、老闆已經把你打入冷宮、你已不再具有工作熱情、個人特性與崗位無法匹配時,華麗地轉身,同樣是對理想執著追求的最佳註解。

  失意的`心理表現

  古往今來,失意者往往心理活動較為豐富脆弱,是最容易出現心理問題者。幹部失意,也同樣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想法,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其中,有五種心理較常見。怨恨心理。認為自己在幹部人事調整上之所以不能如願或被調整到相對偏遠、清閒崗位的部分幹部,把責任都歸咎於組織,意識不到自身存在的問題。由於有這種心理,換屆後一些幹部對組織有不信任感,對上級部署的工作執行不力。自責心理。這一型別的幹部大多都是平時表現較好、大家較認可者,本人對換屆期望值也較高。換屆調整不遂心意,對其自信心造成較大打擊,反反覆覆責問自己,哪裡做得不夠好。自怨自責的心理,甚至有可能造成幹部抑鬱,意志消沉,情緒低落,原本意氣風發之人變成鬱鬱寡歡者。猜忌心理。這類“失意幹部”認為,自己在換屆中職務調整不夠理想,是因為有人在組織面前給自己“穿小鞋”、“說壞話”,影響了組織對自己的正確判斷。這種心理的人會想方設法要查找出自認為的“敵人”。旁觀心理。有這種心理的幹部主要表現為不作為。這些幹部有“破罐子破摔”的思想,表現在工作上就是自暴自棄,“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得過且過,把自己當“旁觀者”,對鄉鎮黨委部署的工作能推則推,不能推也採取拖延戰術。嫉妒心理。有這種心理的幹部主要表現為搞小動作。在負面心理的主導下,這些幹部甚至會搞一些不應有的動作,如拉幫結派,發牢騷、說怪話、拉後腿,試圖讓別人施展不開手腳,創造不出實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