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電信聯盟(ITU)定義了5G的`三大類應用場景,即增強移動寬頻(eMBB)、超高可靠低時延通訊(uRLLC)和海量機器類通訊(mMTC)。增強移動寬頻(eMBB)主要面向移動網際網路流量爆炸式增長,為移動網際網路使用者提供更加極致的應用體驗;超高可靠低時延通訊(uRLLC)主要面向工業控制、遠端醫療、自動駕駛等對時延和可靠性具有極高要求的垂直行業應用需求;海量機器類通訊(mMTC)主要面向智慧城市、智慧家居、環境監測等以感測和資料採集為目標的應用需求。
為滿足5G多樣化的應用場景需求,5G的關鍵效能指標更加多元化。ITU定義了5G八大關鍵效能指標,其中高速率、低時延、大連線成為5G最突出的特徵,使用者體驗速率達1Gbps,時延低至1ms,使用者連線能力達100萬連線/平方公里。
2018年6月3GPP釋出了第一個5G標準(Release-15),支援5G獨立組網,重點滿足增強移動寬頻業務。2020年6月Release-16版本標準釋出,重點支援低時延高可靠業務,實現對5G車聯網、工業網際網路等應用的支援。Release-17(R17)版本標準將重點實現差異化物聯網應用,實現中高速大連線,計劃於2022年6月釋出。
2020年4月8日,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攜手11家合作伙伴共同釋出《5G訊息白皮書》,三大運營商計劃在2020年內推出5G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