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大班科學活動的說課稿

大班科學活動的說課稿

大班科學活動的說課稿

  大班科學活動說課稿(一)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大班科學活動《我們的牙齒》

  一、說教材:

  《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的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和探索慾望。"保護牙齒是大班普通的科學內容,活動內容較為枯燥,於是我在教學形式上下了工夫。一是從幼兒熟悉的事例入手,利用可利用的教學資源,讓幼兒親身體驗齲齒的形成原因以及瞭解預防齲齒的有關知識,從而達到教育幼兒堅持早晚刷牙,養成早晚刷牙的良好衛生習慣的目標。二是利用實驗材料、圖片、課件等多種操作材料來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因此,針對幼兒的這一活動特點,我設計了《我們的牙齒》這一活動。

  二、說教學目標;

  大班幼兒對事物的表面的觀察已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我們也知道,幼兒對活動的需要幾乎比對事物的需要更強烈。對幼兒而言,動作就是思維。因此,結合大班幼兒科學教育的特點,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觀察瞭解牙齒的結構、數量和特點,願意做齲齒檢查和治療。

  2.瞭解保護牙齒的常識,關注自己牙齒的健康,知道保護牙齒的重要性。

  3.透過活動體驗,切身體會到正確的刷牙方法有利於健康成長,體驗健康潔白的牙齒給人帶來的快樂與美德:能克服牙齒檢查與治療帶來的恐懼心理,表現願意接受牙齒檢查或治療的意思。

  三、說重難點:

  根據大班幼兒的實際情況,我將目標瞭解保護牙齒的常識,關注自己牙齒的健康,知道保護牙齒的重要性作為了本次活動的重難點。

  四、說教學準備:

  為了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我做了知識方面的準備和物質方面的準備。

  知識方面的準備:

  1.知道本班幼兒保護牙齒的情況。創設保護牙齒宣傳角。

  物質方面的準備:

  1.準備教育掛圖《有用的牙齒》、

  2.牙齒模型教具、蘋果

  五、說教法:

  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地掌握學習物件。"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觀察法、提問法、表演法等教學方法。利用觀察法是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幼兒思維具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特點,屬於典型的具體形象性思維。從幼兒認識事物的特點和語言本身特點來看,在幼兒園語言教育中貫徹直觀性原則非常重要。以看圖片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兒的視聽器官,能使教學進行得生動活潑,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採用提問法是因為提問能引導幼兒有目的地、仔細地觀察,啟發幼兒積極思維。我運用啟發性提問讓幼兒將看到的具體形象的圖片用語言描述出來,是解決活動重點的有效方法。提問法是語言活動中都能用到的方法,透過提問觀察並回答,讓孩子更方便的理解故事的內容。表演法讓幼兒在透過學習對話的同時演繹故事中不同角色的話,更容易的使幼兒理解不同形象的心理活動,方便孩子理解故事的發展情節以及故事的內容。

  六、說學法

  遵循幼兒學習的規律和幼兒的年齡特點,在《綱要》新理念的指導下,整個學習活動,始終以幼兒為主體,變過去的"要我學"為現在的"我要學".遵循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說說、玩玩的輕鬆氣氛中掌握活動的重、難點。幼兒將運用觀察法、表演法等。觀察法是幼兒透過視、聽覺感官積極參與活動,幼兒透過觀察圖片直接獲得印象。表演法是幼兒在學習中理解故事形象的心理變化,是幼兒練習說話的好機會。

  七、說教學過程:

  結合幼兒園教育工作原則和本次活動的目標,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一)遊戲激趣,匯入課題。

  首先我用激情的語言引起孩子的興趣,小朋友請注意,老師給大家猜個謎語,"手掌珍貴似明珠,行動笨拙傻乎乎,樣子像狗愛玩耍,下水上樹有功夫。"這是什麼動物呢?(小熊)一開始活動,我就讓幼兒做他們非常熟悉且十分喜愛的遊戲——猜謎語,把小熊的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運用兒童語言編成謎語,喚起小熊在幼兒大腦中的印象,為進一步學習做鋪墊,因為幼兒對小熊比較熟悉,很快就能猜出來,因此大大地增強了自信心,感受到是在一個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從而較好地激發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並且較自然地引出課題。

  (二)欣賞故事,瞭解故事內容

  讓幼兒帶著問題聽故事:"今天老師給你們講一個故事,名字叫《小熊拔牙》。小熊為什麼要拔牙呢?"教師有表情的講述故事。這時幼兒邊聽故事邊看課件,來了解故事內容。聽完後老師提問:故事的名稱、故事中有誰?小熊為什麼會牙疼呢?最後都有誰來幫助小熊拔牙齒呢?又發生了什麼?有誰知道我們自己的牙齒是什麼樣子的?

  三、直觀形象導人內容

  展示牙齒的掛圖或模型教具,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幼兒觀察瞭解牙齒的形狀、排列順序,交流牙齒的分類名稱,並點數同伴切牙、尖牙和磨牙的數量。

  (人的一生總共有兩副牙列,第一副牙列稱為乳牙列,是由20顆乳牙排列而成。從出生6個月左右開始萌出第一顆乳牙,到2歲半左右20顆乳牙萌出完畢。自6-7歲至12-13歲,乳牙逐漸拖落而被恆牙所替代。恆牙是繼乳牙脫落後的第二副牙列,若因疾患或意外損傷而致脫落後再無牙替代。近代人第三磨牙有所退化趨勢,故一般人恆牙數在28-32個之間。

  四、透過體驗和觀察來認識牙齒

  1、請幼兒品嚐蘋果片並引導幼兒回答。

  (1)你是用了哪些牙齒把蘋果咬下來的?我們叫它什麼牙呢?(門牙)門牙長在哪裡?

  (2)我們用了哪些牙齒把蘋果嚼碎的?我們叫它什麼牙?(磨牙)磨牙長在哪裡?(請幼兒模仿吃雞腿)

  (3)我們怎樣吃雞腿?哪些牙齒把雞腿撕下來的?我們叫它什麼牙?(尖牙也叫犬牙)尖牙長在哪裡?

  五、在遊戲《猜猜我是誰》中,加深對牙齒的初步認識。

  小朋友,猜猜我是誰,我住在嘴巴的中間,長得方方的(門牙):我長得尖尖的,住在門牙的兩邊(尖牙):我長得比較大,住在嘴巴的最後面(磨牙)。

  六、討論與交流;

  1.引導幼兒觀看有關介紹牙齒的作用及如何保護牙齒的課件。

  教師提問:(1)牙齒有什麼用處?(2)牙齒的敵人是誰?

  2.牙齒的用處可真大,我們應該怎樣保護自己白白的牙齒呢?(讓幼兒思考討論保護牙齒的方法,並模仿其動作。

  七、出示牙齒模型教具和牙刷,邊念《刷牙歌》,邊引導幼兒學習和鞏固正確的刷牙方法。

  活動延伸:

  1、結合進餐活動,讓幼兒體驗怎樣用牙吃肉、芹菜等難嚼的食物,不泡飯,養成正確使用牙齒進食的習慣,提醒幼兒飯後用清水漱口。

  2、請家長參觀保護牙齒宣傳角,閱讀保護牙齒的相關資料。督促幼兒每天早晚刷牙,指導幼兒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

  以上是我對這個教學活動的理解、分析與做法,如有不當之處請評委老師給與批評指正,謝謝!

  大班科學活動說課稿(二)

  一、活動產生的背景。

  幼兒由於在小、中班經過系統的階段教育後,都對數字有了一定的認識,且承接大班以前對5以內分合的學習,在加上受幼兒自身能力特點的影響,因此幼兒以具備了學習6的分合的能力。同時在幼兒學習5以內的分合時,我發現幼兒雖對5以內分合式較為了解,但幼兒在以往的操作中對分合的排序較為凌亂,以致於出現幼兒學後忘記也較快。此外,現在對幼兒學習數學的要求也不在停留於單一的認識、瞭解,重要的是能從生活、遊戲出發去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更重要的是使幼兒具備利用數學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問題的能力,因此,我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及自身能力特點出發,設計了本次的活動來進一步促進孩子發展,我制定了以下三個目標。

  二、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操作中學習6的組成,知道6分成兩份有5種分法。

  在這一目標中,我透過讓幼兒在操作中學習,獲得對6的分成的概念,這裡我採用了"做中學"的學習方法,使幼兒根據自己的實際操作經驗,探索出6分合的5種方法,並以此作為本次活動的重點。

  2、透過對幼兒操作的觀察,幫助初步感知數的分合的有序性。

  對於這個目標,我是這樣考慮的,幼兒已有過對數的分合的認識再加上大班學過一定的排序方法,同時大班幼兒又具備了一定的觀察能力,因此我就透過幼兒自身能力出發利用幼兒的觀察能力對數進行有序的排列,於是幫助幼兒初步感知數的分合的有序性,就作為了本次活動的難點。

  3、透過遊戲開展活動,激發幼兒利用數學來解決生活中問題的能力。

  幼兒的天性是好動中,喜歡玩樂,因此,我藉助遊戲活動來幫助幼兒提高對數學活動的興趣,使幼兒在玩中學,激發了幼兒運用數學、使用數學的能力。

  因而,圍繞本次活動我作了如下準備:

  (1)與家長商量事先為每個幼兒準備6塊一元的硬幣。

  (2)人手一份小籃子、一份記錄紙,一支鉛筆。

  (3)教室周圍佈置為超市的情境。

  三、活動過程。

  1、遊戲情境"超市開業"匯入活動,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

  我首先就在教室周圍佈置了一個的遊戲情境,以超市開業:"今天小超市開業了, 你們想去逛逛嗎?"匯入到活動中,抓住了幼兒的注意力。接著我又以:"逛超市買東西需要什麼呢?"引出幼兒用於學習6分合的實際操作物品"硬幣",我之所以選擇硬幣,是考慮到它的正反面有不同的圖案,易於幼兒觀察、記錄,而硬幣作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在家中隨處可得,教師不必為準備材料浪費太多的精力,而可以把精力放在觀察孩子的發展上。然後再讓幼兒用手摸出6個硬幣,我這樣做是為了幫助幼兒複習6的數量 ,同時也是為下面的活動操作材料做好物質的鋪墊工作。

  2、透過遊戲"拋硬幣"來引導幼兒觀察、理解6的組成,探索、嘗試用數字記錄6的組成並進行排序。

  (1)認識硬幣。

  我先讓幼兒對硬幣進行觀察。透過提問:看看硬幣是什麼樣的?它兩面的圖案一樣嗎?引導幼兒去思考觀察硬幣的圖案,這主要是幫助幼兒認識硬幣正、反面的不同圖案,接著再以一提問:正面是什麼樣的?反面又是什麼樣的?幫助幼兒對自己的觀察結果進行交流,總結出:有個數字1的標記的正面,而有一朵花的反面。這一步驟設計主要是為後面的拋硬幣進行記錄工作做鋪墊,同時也是為了本次活動的重點學習對6的分合進行準備工作。

  (2)幼兒遊戲"拋硬幣",並記錄操作結果。

  為了幫助幼兒認識6的分合,我利用幼兒在操作中學習的特點,幫助幼兒透過自身實踐操作去獲得相關數的概念。在進行"拋硬幣"的遊戲前,我先講清要求:請你把6個硬幣輕輕地拋在小盒子裡,看看會出現幾個正面?幾個反面?然後再把拋的結果記錄在操作紙上,你玩了幾次就記錄幾次!在這裡我利用幼兒好玩的天性,為避免幼兒在學習數學中感到枯燥,因而讓幼兒在玩的過程中學習記錄,抓住了孩子的年齡特徵,幫助幼兒探索對6的分合的認識。同時,在這一步驟我利用幼兒的自我操作,給不同能力的幼兒機會,讓能力強的幼兒能多記錄一些6的分合式,而讓能力稍弱的幼兒也儘自己的能力盡可能的對自己的分合結果進行記錄,體現出我在設計中能面對全體幼兒並注意個體差異的特點。

  (3)幼兒彙報記錄情況,教師小結。

  大班科學活動說課稿(三)

  一、說教材:

  1、設計意圖:

  水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我們每天都離不開它,每個人離不開它,正因為水與我們生活的密切性,小朋友很早就接觸並認識了它,可以說,幼兒天生就愛玩水,在玩水的過程中,發現了很多有趣的而又新奇的現象。《新綱要》中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絡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物件。因此,我選擇了物體在水中的變化,作為幼兒科學教育內容,在活動中我為幼兒提供了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透過引導幼兒積極參加小組討論、探索等方式,培養了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學會了用多種方式表現、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2、目標定位:

  《綱要》指出,五大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因此,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我制定了以下三個方面的目標:

  (1)讓幼兒在玩水中感知水的特性,知道水是無色透明的、無味的,是會流動的,具有浮力和溶解性的`特點。

  (2)透過動手操作實驗,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動腦動手能力。

  (3)教育幼兒要節約用水。

  3、活動準備:

  根據《綱要》中指出的"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我做了如下準備:

  (1)教師材料準備:盛有清水、牛奶、醋的玻璃碗各一個,在水中會下沉的小物品(如石子、玻璃珠、麻將牌等)兩個;示範用的各組實驗用具一套。

  (2)幼兒材料準備:盛水的大臉盆四個;小臉盆兩個;塑膠小籃、能盛水的小容器若干;白糖、鹽、奶粉等若干;筷子、湯匙及裝有半杯清水的小杯等若干;泡沫板、大花片、小石子、玻璃珠、螺絲帽、吹塑紙等各種不同質量的物品或玩具若干。

  二、說教法:

  《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當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因此,我採用了以下教法:

  1、觀察指導法:針對科學探索活動的隨機性,以及幼兒的自主建構過程,採取觀察指導法是比較合適的,教師透過敏銳地觀察,能針對地進行指導,還能在觀察中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情以及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

  2、演示法:對於科學活動來說,教師的演示是有必要的,透過教師的講解演示,可以讓幼兒直接觀察到各種物品在水中的變化,而且透過教師的演示方法,可以避免幼兒在實驗中的操作錯誤。

  三、說學法:

  《綱要》中指出,要儘量創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因此,此次活動中,幼兒的具體學法有:

  1、操作法:這是此次活動中,幼兒學習活動的主要方法。新《綱要》指出,教師要為幼兒的探究活動創造寬鬆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因此,我為幼兒準備了各種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讓幼兒在操作的過程中,發現水的各種的秘密。

  2、體驗交流法:在探索活動結束後,教師組織幼兒進行探討、交流,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也體現了師生互動,幼兒與幼兒的互動。

  四、活動流程:

  1、猜謎活動:(指導語:今天天有位小客人要來和我們一起做遊戲,要想知道小客人是誰,請先猜個小謎語--一樣東西真稀奇,看得見,抓不起,洗衣做飯離不開,洗手洗臉需要它。)一開始,教師就為幼兒設定了一個懸念,透過猜謎來請出小客人,然後請小朋友找出小客人身上的小秘密,一下子將幼兒的好奇心調動起來,為後面的探究活動奠定了基礎。

  2、演示活動:(指導語:水寶寶和牛奶娃娃、醋娃娃有什麼地方不一樣?):教師邊講解邊演示,讓幼兒透過觀察和比較找出水的小秘密之一,為接下來的操作活動做好準備。

  3、操作活動(指導語:請你們也來試一試、玩一玩,來找找水的其它小秘密)這個環節的分組操作活動是此次活動的重點,教師為幼兒提供了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並引導幼兒進行分組探究,既提高了幼兒的自主探究、動手動腦的能力,還培養了幼兒的合作精神。在此環節中,教師更多的是採用了間接指導和個別引導的辦法。

  4、交流總結活動(指導語:說說你是怎麼玩的,你發現了水的什麼秘密。想想水有什麼用,我們該怎樣節約水和保護水)在這裡,教師為幼兒提供了一個寬鬆的環境,幼兒可以盡情表達,不僅發展了幼兒的友語言,還拓寬了幼兒思維。

  5、結束活動:結合前面幼兒的回答--水龍頭裡的水是流動的,教師讓幼兒到盥洗室去觀察水是如何流動的,使幼兒的興趣持續下去,並尋找更深一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