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蘇教版五年級上《認識負數》說課稿

五年級上《認識負數》說課稿

蘇教版五年級上《認識負數》說課稿

  開展此課程讓學生們瞭解正數與負數是實際需要的,掌握會判斷一個數是正數還是負數,會初步應用正負數來表示相反意義的量。以下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提供到的瞭解正數與負數是實際需要的,掌握會判斷一個數是正數還是負數,會初步應用正負數來表示相反意義的量。範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參考學習!

  一、教材分析

  在認真研讀教材後,我改變了教科書原有的編排。教材是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選用“氣溫”和“海拔”這兩個熟悉的情境,讓學生認識負數和理解負數。而在我以前的教學過程中,效果並不理想。所 以,我萌發了一個大膽地設想,那就是:改變原有的編排,整合學習內容,要“創造性的使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利用學生感興趣的經歷進行教學,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此,我制定出相應的教學 目標。

  二、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方面:瞭解正數與負數是實際需要的,掌握會判斷一個數是正數還是負數,會初步應用正負數來表示相反意義的量。

  2、過程與方法方面:透過正數、負數的學習,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與態度方面:

  ①、從實際問題引入正數、負數,然後透過例項鞏固,讓學生感知到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應用於生活。

  ②、根據新課程標準新提出要注重培養學生基本的數學思想,我想透過正負數的教學,滲透對立、統一的辯證思想。

  ③、透過對負數有關知識的介紹,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感。

  三、說教學重點和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理解運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教學難點:理解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並能對三者初步進行大小比較。

  四、說教學環節以及設計意圖

  為了能很好地達到以上教學目標,我設計了四個教學環節,分別是:1、巧設情境、感知引入——引出負數;2、體驗內化、探求新知——認識負數;3、迴歸生活,拓展應用——應用負數;4、課堂總結、知識延伸——拓展負數。下面,我就來具體闡述教學環節以及我的設計意圖。

  在課前我準備一個熱身遊戲,叫做《我反,我反,我反反反》,其意圖有兩點:一、既活躍了課堂氣氛,使學生和教師都得到放鬆,二、又與我們今天所學的負數有直接聯絡,能迅速地把學生帶入到“相反”的意義中,為接下的學習做鋪墊。下面,我來說說

  第一個環節:巧設情境、感知引入——引出負數

  我們都知道:課堂應是點燃學生智慧的火把,而給予她火種的是一個個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於是,我改變原有課本呈現三個城市的溫度教學,一開始,就丟擲一個思維價值很高的問題:“老師說幾件事,把你所聽到的資料資訊記錄下來,獨立思考,選擇你喜歡的方法記錄,關鍵是讓別人一眼就能看明白。”這些資料資訊是我精心準備的:比賽中進球丟球、學生的`轉進轉出、生意的盈利虧損。創設這三個情境,其目的有兩個:一、這些情境都是學生比較熟悉的,比教材中的溫度學習更有興趣。二、這些情境隱含了本節課的重點,用正負數來表示相反意義的量。我預設學生可能出現的答案,比如有用符號“√”“×”來表示,還可能會用“笑臉”, “哭臉”,當然也有學生就用正數、負數來表示。雖然他們的答案形式各樣,但都有本質上的聯絡,我緊接又丟擲一個價值很高的問題:剛才大家表達的只能自己明白,能不能找到一個統一的記錄方法呢?於是動態生成裡學習目標:認識負數,用正負數來表示意義相反的量。不驚讓人覺得“負數”真是一場“及時雨”啊!這樣的引入,學生自身產生“需要找到一種統一的形式”的內需,這時的學習,已經由被動化主動,同時,也讓學生體驗了由具體到抽象的符號化、數學化過程,認識也逐漸從模糊到清晰。這樣的過程更讓學生簡約地經歷了人類探索負數的歷程,實現了數學學習的再創造。

  引出負數後,我直接描述性的介紹,像什麼樣的數叫正數、像什麼樣的數叫負數。俗話說得好:不要認為學生是一張白紙,是一無所知,教師該放手時就放手,該出手時就出手。當學生知道它們的概念後,就能很快的判斷一個數是正數還是負數。接著,我透過“快速搶答並判斷”的遊戲來刺激學生的思維,既能活躍課堂氣氛,又能不知不覺中讓學生熟練的掌握知識。還可以透過:“你能寫出幾個正數和負數”的練習,讓學生體會正數和負數無限、對應等數學思想。現在新課標也注重要加強學生的基本數學思想。我想在此,這些數學思想已經無形地滲透其中。

  第二個環節:體驗內化、探求新知——認識負數

  我利用課件播放中央電視臺某日的天氣預報,要求學生記錄上述資訊後,引導學生明白在生活中用溫度計來測量溫度,初步明確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的不同表示方法。在介紹完溫度計的基本知識後,讓學生動手撥出上海4℃和北京-4℃,也就是零下4℃。不要小看學生撥一撥這個環節,我們教材是直接呈現三個城市的溫度,讓學生自己讀出來。而我創造性地改變教材,其目的有兩層意思:一、由靜態化為動態,透過小小的“撥”,喚起了更深層次的思考:要在溫度計上表示溫度,首先要確定0℃的位置。使學生明確感悟到:溫度中, 0℃是區分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的分界點,比0℃高的溫度用正數表示,比0℃低則用負數表示。其二、學生動手操作,興趣盎然,既將正數、負數、零有機地整合到了一個新的概念框架中,實現了對0的再認識,又突出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突破了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的難點。

  在學生理性認識了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後,我再出示哈爾濱-10℃,結合學生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思考:-4℃和-10℃相比,哪個更冷?再出示中國最冷的城市:漠河-30℃和地球表面的最低氣溫南極: -88.3℃,用自己的表情和動作來表示越來越冷的感受。這不僅將負數大小的比較等知識很好地滲透進來,而且又能體現在生活中學數學的理念。

  在進行數軸的練習教學時,我們有經驗的教師都知道,數軸教學是一個難點。於是,我利用溫度計教具的優勢,將溫度計橫著放,告訴學生這就像一條數軸,中間是0,讓學生說出負數在0的哪邊,正數在0的哪邊。這樣,學生不僅能形象的透過溫度計教具,深刻地理解正數、0、負數三者之間的關係,又能滲透區間、極限等數學思想。

  第三個環節:迴歸生活,拓展應用——應用負數。

  既然負數是生活中發現的,那麼我們就應該“取之於生活,用之於生活”。在練習環節,我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生活中的資訊,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自己身邊的問題,使練習變的既有趣又有用。我設計了三種練習:

  1、基礎性練習。比如去五樓開會和到地下一樓,應按哪個鍵?學生一看,這的確是我們經常遇到的問題,教師這時還可以運用旅遊景點的海拔高度讓學生再次感受“負數真的是無處不在”啊!多樣化的練習,既不枯燥,又檢查了學生對負數的理解。

  2、形成性練習。比如上課時教師和學生可以演示方位中的負數。教師向北走幾步,學生應該向南走幾步等,這些不僅針對教學重點“用正負數表示意義相反的量”,而且又緊密聯絡生活,學生好學、樂學。

  3、拓展性練習。我藉助“劉翔”這個不僅是小學生會關注,大人會關注,乃至全世界人都會關注的人物跨欄成績的研究,播放 “2004年雅典奪冠錄影”,一下子把學生的積極性提到最高處。當時風速是每秒-0.4米,為什麼說要說-0.4米呢?給予學生討論的空間,並用肢體語言表示出來。然後藉助兩位同學的表演,相對而跑,揭示出負數是表示相反意義的數。再讓學生想想如果風速是每秒+0.4米呢,又會出現什麼情況呢?這些有價值性的問題,我想,學生願意去思考,在思考中學數學,學在其中,樂在其中。

  第四個環節:課堂總結、知識延伸——拓展負數。

  這個環節主要讓學生總結本節課的知識,我相信,由於教師為學生搭建一個交流、開放、寬鬆的“舞臺”,學生就能熟練輕鬆地總結知識。為了讓學生進一步觀察生活,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培養學生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課後我讓學生寫一篇以《生活中的負數》為題的數學日記,談一談自己的想法和見解。

  然後,透過課件介紹有關負數的小知識,讓學生感受到我們的祖先是最早認識和使用負數的,這是多麼的了不起啊!最後,以一句贈語激勵大家: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其實學習就像今天認識的正數、負數一樣,不進則退。但願每位同學都能像逆水中的小舟一樣勇往直前,早日到達成功的彼岸!這樣不僅能給課堂畫上圓滿的句號,又能充分的體現數學學科的人文性,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科的無窮魅力。

  五、預計反思

  透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在知識性目標方面應該能夠很好地落實,同時學生對所學過的數也能初步地形成知識系統,對負數的知識也能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情感性目標也應能落實得比較到位。

  現代教學論認為:學生只有在親身經歷或體驗一種學習過程時,其聰明才智才能得以發揮出來。任何學習都是一種積極主動的建構過程。有這樣一句話:聽見了,忘記了;看見了,記住了;體驗了,理解了。可見讓學生感受數學、經歷數學、體驗數學是學生學習數學的最佳方式。

  以上就是我對《認識負數》這一課認真設計後的個人想法和觀點。還請各位老師多多指教,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