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初中物理說課稿蘇教版

初中物理說課稿

初中物理說課稿蘇教版

  所謂說課,就是教師備課之後講課之前(或者在講課之後)把教材、教法、學法、授課程式等方面思路、教學設計、|板書設計及其依據面對面地對同行(同學科教師)或其他聽眾作全面講述一項教研活動或交流活動。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初中物理說課稿蘇教版,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各位評委老師:

  你們好!

  今天我要說是_________版_____年級物理_____(上或下)冊第_____章第_____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內容。

  首先說一下我對本節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說教材)

  1.教材所處地位和作用

  本節內容是學生在學習了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等知識基礎上引入一節_______________課(概念課、規律課或實驗探究課),本節內容同時又是學生學習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後續知識基礎,因此本節內容在整章教材中起著承前啟後重要作用。

  透過本節課學習,主要使學生掌握__________知識,瞭解研究物理問題__________方法(如:控制變數法、轉化法、等效替代法、物理模型法、理想實驗法、類比法等),初步學會運用_____知識解決_____問題方法,培養學生__________能力。

  2.教學目標確定

  依據《課程標準》要求、本節教材特點以及學生現有認知水平,確定本節課教學目標為:

  知識與技能目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部分目標一般為本節課知識點)

  過程與方法目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部分目標一般是透過學生自主學習或合作探究,培養學生哪些能力(動手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讀圖分析能力,收集處理資訊能力,團結協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部分目標一般是透過對科學家生平介紹,學習科學家獻身科學,勇於探索真理精神,激發學習積極性;或者是透過學習什麼知識,培養學生什麼意識和品質等)

  3.教學重點,難點確定

  依據《課程標準》要求和本節教材實際,並結合學生實際,本節課主要是讓學生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本節課重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對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識,限於學生認知水平,可能無法自己理解,得需要教師合理引導,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定為本節課難點。

  二、教學策略(說教法、學法)

  1.教法選擇:

  教法一:現代素質教學理論強調:學生學習行為是由動機引起,學習動機對於學生學習可以發揮明顯推動作用。要有效地進行長期有意義學習,動機是必不可少。本課採用演示實驗,巧設物理情景引發動機,培養學生學習主動性;由學生分組實驗,激發動機,培養學生學習積極性;最後再透過例題深化動機,培養學生創造性。

  教法二:為貫徹生本教育,落實以生為本、以學定教教育理念,結合教材實際,本節課準備採取啟發誘導、點撥釋疑、合作學習,兵教兵教學方法。

  2.學法指導:

  作為教師來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培養其能力是物理教學落腳點。因此這節課採用自主學習發現問題,合作探究尋求方法兵幫兵學習方法,從而最大限度地凸現學生主體地位,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合作能力、動手實驗能力、收集資料提取資訊能力。

  三、教學程式及設想

  1.複習舊知、匯入新課(2分鐘)

  為了順利得出本節_____________概念(或規律),同時讓學生掌握研究物理問題基本方法,採用類比法設計複習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密度、壓強、功率引入要類比速度)

  為更好落實“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新課程理念,把教學內容轉化為具有潛在意義問題,匯入本節新課時,採取故事匯入(或生活現象匯入或演示實驗匯入)方式,讓學生產生強烈問題意識,使學生整個學習過程成為“猜想”繼而緊張沉思。(故事是……或生活現象是……或演示實驗是……)

  2.任務驅動、自主預習及展示(5分鐘)

  學生閱讀課本px頁~py頁,獨立完成下發學案上自主預習題。為最大限度培養學生最基本自學能力、提取資訊能力,結合教材實際和已確定目標,本節課設計預習題如下:

  問題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問題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問題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浮力》一節預習題可設計為:1、浸在液體中物體,當它所受浮力大於重力時,物體_______;當它所受浮力小於所受重力時,物體_______;當它所受浮力與所受重力相等時,物體_______在液體中,或_______在液麵上。2、一個 50g雞蛋懸浮在鹽水中不動時,受到浮力是_______N.(g=10N/kg)3、採用_______辦法可以增大浮力,即使最現代化得輪船,也保持著這種古老辦法。4、排水量是1000t輪船在河水中航行,滿載時船及所裝貨物共重_______N,受到河水浮力是_______N.船從河水中駛入海水中,它受到重力大小_______,它受到浮力_______,它排開水體積___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5、潛水艇靠改變_______實現上浮和下沉?6、氣球和飛艇能漂浮在空中,氣球和飛艇裡充是_______。)

  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後,教師採取投影學生學案、學生補充完善學案方式順利完成此環節。

  3.合作探究、展示交流(20分鐘)

  同學們針對學案中設計探究問題,分小組先討論解決後再上黑板分別進行板演,為展示交流做準備。然後本小組講解,其餘小組聆聽並發現其不足之處,加以完善。此過程中教師適時點撥,注意歸納思路、滲透學科理念。

  本環節設計合作探究題和處理方法為:

  (以《浮力》一節為例:

  問題(一):把體積相等、質量不等三個小球a、b、c放入同種液體中,靜止後位置如圖所示,它們所受浮力分別為Fa、Fb、Fc,則這三個力大小關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球密度最大。

  問題(二):將同一鐵塊分別放入水和水銀中,比較鐵塊受到浮力大小,下列說法中正確是_______(ρ=13.6×103 kg/m3)

  A.在水銀中受到浮力大 B.在水中受到浮力大

  C.在兩種液體中受到浮力一樣大 D.不知道鐵塊形狀,無法確定

  問題(一):學生自學時,能夠判斷出三個球受到浮力大小關係,而在解決三個球密度問題時,找不到問題切入點。

  教師點撥:根據前面學過質量、體積和密度關係,在這裡三個球密度沒法比較,但是我們可以透過他們都在同一種液體中,只是處於不同狀態,所以我們可以試著與液體密度相聯絡,找出問題解決辦法,即物體重力和液體浮力關係入手,進而找到密度關係。

  問題(二):學生在分析物體在液體中最終所處狀態時,根據生活中木塊、鐵塊、水關係,進而去理解其他物體,找不到解決這類問題規律。

  教師點撥:在這個問題中,從力和運動關係入手,當物體受到力是平衡力時,這時物體就處於靜止狀態,如果物體受到力不平衡時,物體將處於運動狀態,向力大那個方向運動。在這裡我們只要比較物體受到浮力和物體重力大小關係(或實心物體密度和液體密度大小關係),就可以判斷出物體將處於狀態。

  4.課堂小結,構建體系(5分鐘)

  對應本節課目標,讓學生敘述這節課收穫,包括知識上、方法上以及能力上收穫,然後師生共同構建本節課知識體系,使學生對本節課所學知識有整體把握,也有機體現了學科知識建構思想。構建體系時以螢幕投影方式完成。

  5.當堂檢測、鞏固昇華(10分鐘)

  學生獨立完成學案上檢測題後,教師投影答案,對出錯和疑問較多地方,透過兵教兵和師教兵方式解決。

  6.學後反思(3分鐘)

  學生針對所學內容和本節目標,在學案上自己構建本節知識樹。

  四、板書設計

  最後說一下本節課板書設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