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手抄報> 歡樂元旦的手抄報

歡樂元旦的手抄報

歡樂元旦的手抄報

  在我國,農曆的正月初一是春節,陽曆的一月一號是元旦,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是日子,所以稱陽曆的新年為元旦。下面是關於歡樂元旦的手抄報的內容,歡迎閱讀!

  歡樂元旦的手抄報





  元旦節吃湯圓

  今年的元旦節就要到了,街上張燈結綵,到處洋溢著喜慶、祥和的節日氣氛。看著這熟悉的場面,我不禁想起了去年元旦節發生的一件趣事。

  那天下午,我嚷嚷著想吃湯圓。奶奶在做湯圓時,拿出一枚銅錢神秘地說:“這枚銅錢代表著平安,誰吃到它,這一年都會很平安。”說完,奶奶把銅錢洗乾淨,熟練地包進了湯圓裡。湯圓捏好後就開始下鍋了,不一會兒,湯圓煮好了,“圓圓胖胖”的湯圓在鍋裡翻滾著,像在進行遊泳比賽。奶奶每碗舀了六個湯圓,象徵著“六六大順”。我看著這一個個白滑軟糯的'湯圓,“口水直流三千尺”,恨不得馬上把它們吃完。

  突然,我發現有個湯圓要比其它的大很多,心想:這裡面該不會有什麼“陰謀詭計”吧?還是交給母親大人來“處理”吧。於是,我偷偷地將湯圓“轉移”到了媽媽的碗裡。可沒想到,媽媽這段時間在“減肥”,她便又“轉移”到爸爸的碗裡。爸爸裝出一副“悲憤”的樣子說:“我是家裡的男子漢,不和你們這些小女子計較。你們不吃,我吃!”說完,爸爸硬著頭皮往下嚥。正當爸爸吃到一半的時候,他突然停下來,奇怪地問:“我怎麼吃到一枚銅錢?這是誰放進去的?”“啊!那是平安銅錢!”我誇張地大叫起來。

  隨後,我又“悲痛欲絕”地說:“那個湯圓本來是我的,卻讓你吃了,哎呀,我不幹!”爸爸卻風趣地說:“湯圓已被我吃到肚子裡了。你如果想要,就爬到我的肚子裡來拿吧!”爸爸滑稽的語言逗得全家人捧腹大笑,我的眼淚也笑出來了。

  我喜歡我家這快樂開心的美好氣氛!

  關於中國元旦的習俗

  元旦是慶賀新年的開始,歡度元旦可說是世界各國各地區的元旦節的習俗。在我國,元旦節還列入了法定假日。我國和世界上大多 數國家、地區採用公曆紀年法,把 1月1日定為新年的開始,稱作“元旦”。我國對元旦節不如新年重視,所以一般中國元旦節的習俗就是張貼“歡度元旦”。

  由於元旦是在民國年間才誕生的,並是由春節演化而來,所以,在中國剛剛開始慶祝元旦時,其慶祝的風俗習慣當然大都是類似於春節,或者說是春節的縮小版。畢竟元旦不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雖然沿用了部分傳統的慶祝方式:如燃放炮竹、殺三生、敬鬼神、拜祭先人等,但在人們的心目中卻並不見的會佔用多麼重要的地位。到了現代,元旦的慶祝習俗就更簡單了。

  元旦的慶祝方式一: 全中國甚至是全世界都知道的,很多國家都把元旦頂為法頂節日,在元旦這天放假。新中國成立後,也規定元旦為法定節日放假一天。

  元旦的慶祝方式二: 現在比較普遍的就是由團體組織的活動,如元旦聯歡會、掛慶祝元旦的標語、或舉行集體活動等,以前就有組織敲鑼打鼓、集體跳民族舞的,現在在電視記錄片上還能看到,到科技發展的今天,就演變為聯歡晚會什麼的了。近年更是有旅遊、聚會等節目,反正元旦這天並沒有太多的傳統,在這一天假期了就任人發揮了。甚至,元旦這天對年輕一代來說只意味著一天的假期。

  元旦的慶祝方式三: 保留著中國傳統的慶祝方式就是在以民間了,尤其是在農村。每到元旦,家家戶戶都會燃放炮竹,殺雞宰鵝的,拜祭過各方神靈後就是一家人團聚一餐。至於更為濃重的慶祝方式暫時還沒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