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樹節手抄報資料簡單
造一棵小樹,綠一方淨土。一年一度的3·12植樹節近在眼前了,在全球環境汙染形勢嚴峻、世界環境保護事業任重道遠的今天,植樹節的紀念提醒人們時刻注意對生活環境的美化,對地球母親的保護。下面小編整理的植樹節手抄報資料簡單,歡迎來參考!
植樹節手抄報
植樹節手抄報
植樹節手抄報
植樹節手抄報
植樹節手抄報
植樹節手抄報
植樹節手抄報
植樹節手抄報
植樹節手抄報
植樹節手抄報資料一
1、播撒一片綠色讓世界更美,愛惜萬千樹木讓你我同行。
2、綠化環境,美化人生。
3、門前院後種棵樹,室內陽臺養盆花,健康幸福到你家。
4、雙木成林染盡山河,獨苗雖綠怎抵風沙。
5、造林即造福,栽樹即栽富。
6、年年植樹樹成蔭,代代造林林成森。
7、勤植樹,胡環境;閒育花,美大地。
8、千重林山真寶庫;萬頃綠海活銀行。
9、楊柳抽芽始於人,萬物萌發祥於春。
10、植樹造林,綠化祖國!
11、植樹在當代,得宜在下代。
12、讓地球變的更年青。
13、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為子孫後代留下可持續發展的空間。
14、眼前富,挑糞土;長遠富,多栽樹。
15、生命在於綠色,希望在於綠色。
16、讓地球變的更年青。
17、植樹在當代,得宜在下代。
18、萬里長城抵抗外敵,綠色長城造福人類。
19、多一份關愛,多一份呵護,從我做起,愛護大自然的一草一木。
20、水是生命之源,樹是水的衛士。
21、紅花綠柳雖禁得住風吹雨打,細枝嫩葉又怎奈到手腳殘害。
22、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植下一棵樹,收成萬點綠。
23、植樹節,你也來奉獻本人的一份力氣,讓地球長出漂亮的頭髮來!
24、雙木成林染盡江山,獨苗雖綠怎抵風沙。
25、清明時節雨紛紛,植樹造林正當勁。
26、多一片綠葉,多一份溫馨。
27、村上無樹鍋不開,四方綠化沙不來。
28、植樹造林,造福後輩。
29、告別城市的喧囂,投入綠色的懷抱。
30、珍愛綠色,珍愛我們共有的家園。
31、植樹造林,利在當今,功在千秋。
32、樹木是攔阻風沙的衛士,假如不想讓世界成為沙漠,那麼就植樹吧!
33、萬里長城抵禦外敵,綠色長城造福人類。
34、放下千斤斧,快去勤植樹!
35、綠滿校園怡人心,花開遍地笑常存。
36、保樹蓋荒山,不愁吃和穿。
37、地球的保護傘——森林,失去它就帶來無限的災害。
38、植樹節,給地球一點顏色,一起動起來哦!
39、愛林、造林,增進領土綠化,維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
植樹節手抄報資料二
三棵針葉樹和兩棵闊葉樹,會意為“森林”,並作為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的中心主體。中國植樹節的.綠色節徽,直觀道出樹的好處和植樹的意義。年年全中國人人動手植樹三到五棵,也是它的示意,以及植樹節的相約。
這個法定節日,促使植樹作為一種國民義務進入中國人的生活。1982年的植樹節,鄧小平在北京玉泉山垂範,種下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第一棵樹。今天,又到3月12日,這已是中國第36個植樹節。
節擇此日,因這一天是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日。中國最早的植樹節始於19XX年,正是孫中山先生大力促成。
世界上,資料顯示植樹節最早是在美國的內布拉斯加州。1872年4月10日,新聞記者莫頓動員全州人民當天植樹100萬多棵。樹樹之綠,從此覆野。今日美國三分之一為森林所覆,植樹節功不可沒。
1883年起,一個叫諾思羅普的美國人,把他對植樹節的熱情隨同足跡帶到了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和歐洲。植樹節從此開始了全球化程序。
英國1月,印度7月,埃及9月,泰國12月,巴西9月……南北半球,春夏秋冬,順應天時,植樹日、植樹周、森林周、綠化月等衍生蔓延開來。如今,植樹節如樹,早已在多國人民心田生根,在現代綠色生態理念的扶植下,更加枝繁葉茂。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保護森林和植樹造林是一大重點。為此,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曾於XX年發起全球“10億綠樹行動”。
一棵綠樹值幾何?曾有外國學者把一棵50歲大樹的生態價值換算成金錢,權作參考:包括造氧3.12萬美元,吸收有害氣體、防止大氣汙染6.25萬美元,土壤增肥3.12萬美元,涵養水源3.75萬美元,作為動物棲息地3.12萬美元,產生蛋白質2500美元,不計花果和木材,總計創值19.6萬美元。
沒有了森林的前景之一,專家說,大約450萬個生物物種會不復存在。
植樹節成果多少?1981年起的30年裡,中國有127.3億人次參加義務植樹,累計植樹588.96億棵,中國森林覆蓋率由12%增至20.36%。
因氣候差異,不限於植樹節,中國植樹的時節其實因地而異。不過,在春陽煦暖、春雨滋潤的清明前後植樹,其實本是中國自古以來的傳統。
《禮記》有言,孟春之月,盛德在木。古時即有“植樹”君命行於天下。比如,秦始皇曾令道旁植樹,唐開元時下令各地通衢種行道樹以廕庇行旅。宋元明清歷朝都有植樹護林的賞罰制度。
植樹愛樹,也是見於詩詞的中國古代文人的情懷。東晉陶淵明歸田園居的宅所,有“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唐時柳宗元身為“柳州柳刺史,種柳柳江邊”,白居易《東坡種花》述“持錢買花樹,城東坡上栽”,更不意成就200多年後蘇軾“東坡居士”之名。
宋洪邁《容齋隨筆》記載,“蘇公謫黃州,始自稱東坡居士,詳考其意,蓋專慕白樂天而然。”當年,蘇軾築東坡雪堂,周栽柳、桑、棗、慄等木,有記“去年東坡拾瓦礫,自種黃桑三百尺”。後來,他任職杭州,疏浚西湖築堤,“植芙蓉、楊柳其上,望之如畫圖”,這就是至今猶存的西湖十景之一“蘇堤春曉”。
正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植樹節和植樹,旨在為今人、更為後人造福。由此看來,今年植樹節主題“擁抱春天,播種綠色”,應該不止於再多種些有形的樹木,也在於無形的綠色生態理念和財富,於正在來臨的這個春天,或者每個春天,儘早播種和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