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感言> 離家的感言精選範文2篇

離家的感言

離家的感言精選範文2篇

  篇一:第一次離家的感悟

  20XX年的9月份我第一次離開父母,來到了異地上學,第一感悟:為了那個遙遠的夢 想,為了心中的那片天空,為了那個遠大的目標,在一個星辰滿天的夜晚,帶著對親人們深深的眷戀,帶著他們對我的期望,踏上列車我離開了溫暖的家,離開了我生活20年的故土------“家鄉”。

  離家的那一剎那我明白了很多事,原來一個人的成熟只需要一剎那,一個熟識的城市隨著列車的行徑,慢慢的落在後面;相繼伴我而來的將是一個陌生的城市接近了。然而,我是投入生活還是讓生活迫近我?

  來自遠方的人,相聚的人不一定相識,相識的人不一定相知,相知的人又不一定相聚。不敢不忍心又不能不看父親遠去的背影,稀疏的頭髮,彎曲的背影,瘦小的身曲??但此時的父親在我的'眼裡變得更高大。揮別的手沉沉如行囊,再也無法抬起。

  此時的我,在陌生人群裡旁若無人地流淚,任憑淚水打溼了我的衣襟,但我並不刻意顧及,因為它包藏著我20年的親情,此時我只有讓它痛痛塊塊的流出來,才能給我的心以最大的安慰,旁人看到我,問道:熱嗎?馬上回答真的很熱,在這裡謝謝你們的關心和幫助。

  學院並不是我的終點,人生唯一的終點“死亡”。因此,這裡只是我的驛站,除了奮鬥我別無選擇。尊嚴來自實力,假如我們今天沒有縴夫的沉實和磨練,未來的世界對我們來說將並非精彩,而只有無奈;美麗的格局,不是一個空洞的概念,青春的年輪總是在投入和汲取中不斷擴充套件,生命也因此而精彩??

  現在的我生活在異地,看到了許多發小是不可能遇見到的和想到的東西,在期間我學到了許多的知識和做人的道理。在我的內心深處有一種力量在支援著我“父愛與母愛”,如果沒有他們的支援我早和發小們一樣。此刻對生活的感觸就是幾個字:

  禮貌、寬厚、克治。

  篇二:離家有感

  爸爸媽媽,我又離開家了

  寒假剛剛結束,新學期即將開始。眾多西科大學子也從家中出發,踏上了返校的旅途。“多情自古傷離別”,面對又要離開溫馨自由的家庭,面對又要離開在寒假中朝夕相處的父母,在開學的日子裡,許多同學紛紛敞露心扉,表達自己內心的不捨。

  “離開家後突然才發現想家了。”

  來自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201X級的趙華宇對記者這樣說道:“寒假在家時我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直到17號父母把我送上車時,那種不捨的感覺才變得強烈起來,唉,現在剛到學校就有點想家了。。。。。。”

  像趙華宇同學一樣,許多同學特別是大一新生,在歸校後都有著濃濃的思家情結。很多同學都在自己的空間,微博等交流平臺上更新了表達自己思念父母,想念家鄉的內容。

  “好可惜過年沒有回家,想爸爸媽媽了。”

  資訊工程學院通訊1104班的張倩希同學今年並沒有選擇回家過年。她在綿陽市內的一家必勝客店找了一份兼職。當記者問及她沒有回家的感受時,她說:“剛開始還是沒什麼特殊感覺,但在除夕夜萬家團圓的時候,想到自己是孤身一人,還是很難過的。好可惜沒回家過年,現在好想爸爸媽媽,不知道他們身體怎麼樣了。。。。。。”

  與張倩希同學類似,還有一部分同學在寒假期間由於種種原因也沒有選擇回家過年。他們有的是為了做兼職,有的則是為了準備考研,考證等。由於沒有回家過年,他們對父母的思念之情更加濃郁。

  “爸爸媽媽對不起,我不應該與你們爭吵。”

  還有一部分同學在開學之際則是向父母表達了自己的歉意。來自文藝學院的陳瀟同學向記者講述道:“我寒假在傢什麼家務活都沒幹,晚睡晚起,一天就知道忙著上網,打球,同學聚會。時不時還對父母的嘮叨很不耐煩,有時還和他們頂起了嘴,現在想起來真是不應該。”

  “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父母是我們每個人最親的人。在離別之際,看到父母那微顯蒼老的臉龐,看到父母那充滿期待和關切的眼神,作為兒女,任是誰都會感到留戀和不捨。

  但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身上肩負著父母和社會的希望,在學校認真學習各項科學文化知識是我們的義務。就讓我們把對父母的留戀和愛裝進心底,讓它們成為我們奮發向上的動力,努力學習,立志成才,這才是對父母最好的回報。因為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