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實習報告> 教育實習報告

教育實習報告

教育實習報告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報告十分的重要,不同的報告內容同樣也是不同的。一聽到寫報告馬上頭昏腦漲?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育實習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實習內容:

  透過對海南大學各教學樓建築特點及建築形式對比參觀學習,有針對性的對以下問題做認識實習報告:

  1、教學樓入口的形式,教室的排列方式。

  2、庭院式佈置有什麼好處。

  3、各教學樓之間有何不同。

  4、對普通教室的使用有何感想。

  5、新舊教學樓教室燈光佈置有何不同,使用是否方便。

  透過參觀實習在正式學習《房屋建築學》前達到以下學習目的:

  1、透過參觀實際建築,進一步提高我們對建築文化、建築知識以及建築施工、建築材料的認識,鞏固和擴大所學理論知識,提高學習積極性。

  2、透過對新舊建築的參觀進行比較,進一步培養我們的空間想象能力,提高對建築功能及合理性的認識。

  3、透過參觀,運用所學知識品評建築的優缺點,提高自身的觀察能力和欣賞水平,為下面的課程打下基礎。

  4、透過實習,瞭解建築工程施工工藝,熟悉房屋構造,瞭解建築材料的特性及應用。

  二、對參觀實習內容及學習要點總結

  海甸校區為主校區,校園總佔地面積5213餘畝,共設1―10號教學樓,整體分佈在海大正門(北門)與東門之間,以椰風路為分界,各教學樓以品字形佈置,3―4號教學樓正對北門;1―2號教學樓與3、4號教學樓一字排開,其間間隔體育場、理工樓;5―10號教學樓在1、2號3、4號教學樓上部,其教學樓周邊有滿足生活娛樂的食堂、體育場、休閒綠地等配套設施,為緊張的學習增添了一些休閒、愉快的氣氛,也提供了舒適的學習環境。

  1、教學樓入口的形式,教室的排列方式

  教學樓入口採用自由、開放式入口,使人不產生壓抑感,從教學樓四個方向均可以進入教學樓,充分滿足人流高峰時保證不發生擁堵,從設計理念上體現了大學生活自由、輕鬆的不拘束的生活狀態,從安全形度也滿足消防疏散要求,由大門進入是充滿南方特色植物的露天庭院,教室沿庭院四周佈置,不管在教學樓那一層都可以看到生機盎然的綠色植物,給緊張、單調的學習生活增添了一分輕鬆、舒緩的心情,對保護視力也有一定的作用,整個教學樓就像沒有蓋的盒子,空氣可以從上下進入室內,在沿四周佈置的教室產生良好的空氣流通,使南方夏天室內悶熱的空氣在氣流作用下,有效地帶出室內,使新鮮空氣不斷的流進室內產生涼爽、舒適的學習環境,從採光角度,教室沿庭院四周佈置,庭院就相當於大的天然採光井,陽光可以從每個角度照進教學樓內,使每個教室都能充滿陽光,即在白天節約了燈光,也可以在冬天陽光作用下使室內產生溫暖、舒適的環境。

  2、庭院式佈置有什麼好處

  教學樓採用庭院式佈置,庭院形式屬於傳統的建築形式,就像北京的老四合院,教學樓採用庭院式佈置既與周邊環境協調一致,亦可強化和營造出鮮明的場地感,為校園建設提供更強的色調。其中,建築與當地的地理氣候等自然要素相結合,使建築舒適、節能,體現地方特色,有助於保持地方文化特性和賦予建築以人性。低緯度地區的建築最明顯的特性是其開放性,利用通透的特性促進空氣的流通,並結合體現熱帶特色的植被綠化,內庭院的設計既分散了人流,又使學生有一個休息的場所,學習疲憊時不防到內庭院走走,看看熱帶植物,與大自然的結合最有助緩解壓力,建築空間既滿足了活動的場所,同時又具有利用價值和觀賞價值,功能上達到人們的需求,又兼顧建築本身的美學價值,達到兩者有機結合,內庭院

  與教學樓周圍的綠化帶既美化了校園環境,還有著緩解壓力的作用,體現了人與建築物與自然的相互結合,一座成功的建築也就是這樣。現代的鋼筋混凝土造就了傑出的建築文明和進步,周圍的綠化、內庭院、樓梯等結構形式,都體現了以人為本,貼近自然的現代建築思想。作為學校教學樓建築,首先應做到滿足正常的教學活動,其次也做到了貼近自然、以人為本的構思。建築物在保證使用安全的條件下,更應有良好的視覺效果,建築也是一門藝術,在有過硬的建築知識條件下,大膽的假設、構思,才能把建築與藝術結合,造就出現代建築的風格。

  3、各教學樓之間有何不同

  各教學樓之間未採取整體佈置,而是相對分散,以海韻路為分界,圍繞第一運動場,二號、三號、四號、五號教學樓均為庭院敞開式設計,其餘教學樓為傳統式建築,3、4號教學樓位於海南大學中心地帶,正對學校南門,3號教學樓的鐘塔一進海大便一目瞭然,也似乎成了標誌性建築,讓人印象深刻,很容易就記住3號樓的位置,所以一個成功的建築離不開其建築本身的特色,3、4號教學樓風格上充滿現代氣息,與其周圍環境很好的.結合,彰顯了學校與時俱進的精神面貌,1、2、5號教學樓緊鄰圖書館,周圍環境比較安靜,臨近的東坡湖又增添了幾分大學校園特有的優雅,5號教學樓是建築面積相對較大的教學樓,從設計上也充滿了時代感,幾根輕巧的柱子支撐的花架搭配寬敞的樓前廣場,每層由通透的走道連線,其間還可以看到裡面盎然的綠色植被,無聲中透著向上的精神,與五號樓臨近的是6―10號樓,6―10號樓沒有更多的造型,更像是勤勤懇懇的求學態度,傳統的建築風格與周圍現代建築相映襯,構成和諧統一的整體。

  4、對普通教室的使用有何感想

  海大的教室基本上體現了現在教育的特點,緊跟現代化教學步伐,採取多媒體教學形式,這種模式既節約了資源又讓學習者對學習內容有一個直觀的瞭解,更方便理解學習內容,普通教室開間不大,大約可容納60人左右,進深較大,橫向可擺放4排雙人桌椅,走到相對寬敞,但前排桌椅距講臺較近,使靠窗的人出教室的時候需穿過講臺,教室淨高較高,使人沒有壓抑感,設前後兩個門,可以增強教室內空氣流通,教室光線很好,周圍幾乎沒有遮擋,使白天不用開燈也有充足的光線進入室內,滿足學習要求,普通教室在傳統教室基礎上增加了現代元素,教室從整體尺寸、門窗設定都體現了人性化,也體現了學校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

  5、新舊教學樓教室燈光佈置有何不同,使用是否方便

  燈光是滿足正常使用的一項重要功能,燈光佈置也是影響使用功能的重要措施,海南大學新教學樓的燈光多采用雙燈管吊燈,佈置較多,有講臺上部到教室後部,每一排都裝有三個吊燈,吊燈高度都在梁以下,這樣燈光照射覆蓋面積大,光線沒有阻擋,晚上在燈光下教室顯得特別明亮,幾乎沒有照射盲區,也不產生陰影,燈光控制也比較方便,採用集中控制,每個開關控制兩至三盞燈,可以分位置開關燈,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費,節約能源,相比舊教室,舊教室沒有采取吊燈形式,燈緊貼樓板或梁面,造成光線照射面積減小,個別梁還阻擋了部分光線,使教室明亮感減小,總之,新教室相對舊教室來說,燈光設定更加人性化,明亮程度也大大超過舊教室。

  總結:

  透過本次參觀實習:我們對已有建築從使用性,構造特點,功能適用性,外觀對比等多方面做了初步認識與學習,同時在感官上對建築學這門學科也有了初步瞭解,對今後的學習提供了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