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導遊詞> 有關於黃山風景區導遊詞(精選5篇)

安徽黃山風景區導遊詞

有關於黃山風景區導遊詞(精選5篇)

  作為一名專門為遊客提供幫助的導遊,時常要開展導遊詞準備工作,導遊詞事實上是一種對旅遊景點進行歷史的、文化的、審美的解讀的文體。那麼寫導遊詞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有關於黃山風景區導遊詞(精選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安徽黃山風景區導遊詞1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黃山風景區,我叫劉欣雨,大家可以叫我劉導,希望在我的帶領下能夠快樂的度過這美好的一天!黃山是我國的一座名山,它風景優美,是一個旅遊的好地方。其中奇松、怪石、雲海、溫泉被稱為黃山四絕。黃山綿延數百里,到處是松。最有名的松有:迎客松、送客松、蒲團松、麒麟松、鳳凰松、棋盤松、接引松、黑虎松、探海松。這就是黃山十大奇松。劉導我就不在一一介紹了,就介紹一下聞名天下的迎客松和送

  客松吧!現在在我們眼前的就是迎客松。迎客松,在黃山玉屏樓左側,文殊洞之上,倚青獅石破石而生,高10米,胸徑0.64米,地徑75釐米,枝下高2.5米,樹齡至少已有800年,黃山四絕之一,其一側枝椏伸出,如伸出一隻臂膀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雍容大方、姿態優美!我手指指的地方,就是送客松。送客松規模大,枝繁葉茂、不計其數,枝幹長,像一隻隻手展開,在送客,好似在說:親愛的遊客們,你們好,感謝你們來到黃山遊玩,歡迎下次再來!接下來,遊客們可以拍照留念,路程中請不要亂扔垃圾,做個文明遊客,謝謝大家,玩的愉快!

  安徽黃山風景區導遊詞2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遊,姓李,叫李想,大家叫我李導好了。我們現在在世界文化遺產之一的黃山,遊之前,我要提醒大家注意,一是山陡,要做到觀景不走路,走路不風景。二是山頂溫度低,要備一些衣服。出發吧!

  大家知道為什麼叫此山為黃山嗎?我還是叫一個黃山的故事吧。黃山在我國唐代以前叫黟山,黟是黑色,因為山上岩石多,都是黑青色的,古人便給它取了黟山這個名字。咱們中華民族的先祖軒轅在完成中原統一大業,開創中華文明之後,來到這裡採藥煉丹,並在山中的溫泉中洗澡,因而得道成仙。唐朝的李隆基也非常相信這一說法,就在天寶六年(747年)下了一道詔書,將黟山改名為黃山,意思是這座山是黃帝的山,從那以後黃山這個名字就一直用到現在。下面,讓我們一起去欣賞黃山的美吧!

  大家請抬頭看,山峰多而險吧,這就是黃山的一大特色——奇峰!峰峰稱奇,各有特色,各具神韻,黃山奇峰到底有多少座,還沒有一個確切數字,歷史上先後命名的有36大峰,36小峰,近年又有10座名峰入選《黃山志》,這80多座山峰絕大多數都在海拔千米以上,其中,是那座蓮花峰, 1864米,光明頂次之,1841米,天都峰排行第三,1829.5米,這三座大峰與風姿獨特的始信峰是黃山的四大奇峰,始信峰高1683米,各位朋友,哪怕登上這四峰中一峰也不虛此行了。

  大家好,現在我們所在的就是蓮花峰了,由於時間關係,請大家先自行細細欣賞,時間是1小時,現在是11點,我們12點時在這裡集合,希望你們玩得開心,下午我再帶你們繼續遊賞吧!

  安徽黃山風景區導遊詞3

  各位遊客們,你們好!

  我是本次將要帶領你們瀏覽黃山風景區的導遊,大家可以叫我陸導。

  請注意安全,現在我們已經到達黃山風景區的南邊重鎮湯口。在這裡先向諸位介紹一下黃山的概況。

  黃山,位於中國安徽省南部,屬中國南嶺山脈的部分,全山面積約1200平方公里。黃山山系中斷,是黃山的精華部分,也就是我們要瀏覽的黃山風景區,在面積約154平方公里。它在黃山市內,南鄰歙縣、徽州區、休寧縣和黟縣,北連黃山區;這五個縣、區也都屬於黃山市管轄。

  黃山還有個神奇的傳說。它在中國唐代以前叫黟山,黟是黑樣子,因為山上岩石多,青黑青黑的,古人就給它起這樣一個名字。傳說咱們中華族的先族軒轅黃帝在完成中原統一在業。

  開創中華文明之後,來到這裡採藥煉丹,在溫泉裡洗澡,因而得道成仙。唐朝著名的皇帝明皇李隆基非常相信這們說法,就在天寶六年(747)下了一道詔書,將黟山改名為了黃山,意思呢,就是這座山是黃帝的山。從那以後,黃山這個名字就一直到現在,你們明白了嗎。

  下面,我再把黃山“四絕”分別作個介紹。

  說起黃山“四絕”,排在第一的當然是奇松。黃山奇松首先是奇在它無比頑強的生命力,你見了不能不稱奇。一般說,凡有土的地方就能長出草木和莊稼,而黃山則是從堅硬的黃崗石里長出來的。黃山到處都生長著松樹,它們長峰頂,長懸崖峭壁,長在深山幽谷,鬱鬱蔥蔥,生機勃勃。

  怪石,是構成黃山勝景的又一“絕”。在黃山到處都可以看到奇形怪異的岩石,這些岩石的模樣兒千差萬別,有的像人,有的像物,有的反映了某些神話傳說和歷史故事,都活靈活現,生動有趣。在121處名石中,知名度更高一些的有“飛來石”、“仙人下棋”、“喜鵲登梅”、”、“猴子觀海”……

  這些怪石有的是龐然大物,有的奇巧玲瓏;有的獨立成景;有的是幾個組合或同奇松巧妙結合成景。

  再說雲海。雖然在中國其它名山也能看到雲海,但沒有一個能比得上黃山雲海那樣壯觀和變幻無窮。

  大約就是這個緣故,黃山還有另一個名字,叫黃山海。這可不是妄稱,是有歷史為徵的。明朝有位著名的史志學家叫潘之恆,在黃山住了幾十年,寫了一部60卷部頭書——黃山山志,書名就叫《黃海》。黃山的一些景區、賓館和眾多景觀的命名,都同這個特殊的“海”有關聯,有些景觀若在雲海中觀賞,就會顯得更加真切,韻味也更足了。這些也都證明,“黃海”這個名字是名副其實的。

  黃山的景色還有很多很多,說也說不盡,還有一“絕”就請你們自己去觀看了,就是溫泉了,大家注意安全哦,本次旅遊到此結束。謝謝!

  安徽黃山風景區導遊詞4

  現在,我們遊覽的是黃山最絢麗的玉屏樓景區。

  當年陳毅元帥對黃山風景曾作出精闢的概括,說:“前山雄偉,後山秀麗”,玉屏樓景區則充分體現了黃山“前山雄偉”的地貌景觀特徵。

  到玉屏樓景區,有兩條路線可以選擇:一條是從前山上,遊覽溫泉景區後直接進入;一條是從後山上,遊覽雲谷寺景區,再遊北海景區,然後進入。我們走的是後一條路線。

  現在我們下了光明頂,來到鰲魚峰腳下,你們看前面有個巖洞,洞口呈三角形,有10多米長,這便是“鰲魚洞”。

  穿出洞口一看,我們已經落在谷底。抬頭望,眼前是百步雲梯,有100多級石蹬,真像一列靠在峭壁上的長梯。它的頂上有兩塊巨石,一個像龜,一個像蛇,左右對峙,這就是“龜蛇守雲梯”。

  過了百步雲梯,現在我們到了黃山第一高峰——蓮花峰。從蓮花嶺到峰頂約三華里,這段路叫蓮花梗。沿途有許多青松與黃山杜鵑,還有飛龍松、倒掛松等名松。前面四個洞穿過之後就到達峰頂。你們看,這絕頂是一個直徑約5米的圓臺,人們又叫它“石船”。圓臺四周有石柱鐵欄,中央有個凹處,裡面有積水,人們叫它“香砂井”。置身峰頂,“萬峰拜其下”,頗有頂天立地、“一覽眾山小”之感。

  從蓮花峰下來,我們到達閻王壁,過去因這段山路奇險而得名。現在我們走的是一條新開闢的登山梯道,約800多級石階。走完後再上行一點,就可見到一株比較奇特的古松,主幹不過一米高,枝椏全攏在頂部而後向四周伸展,樹冠平整,很像和尚打坐用的蒲團,所以取名“蒲團松”。

  再看松樹後面,有塊石頭很像一隻老鷹,松石合起來,人稱“老鷹守蒲團”。

  過了蒲團松,我們便到了玉屏樓。這裡被明朝徐霞客譽為“黃山絕勝處”,古時建有文殊院,是黃山一座著名寺院,後多次遭受火災,現在在舊址上建了玉屏樓賓館。民間有“不到文殊院,不見黃山面”之說。樓左面有青獅石,右面有白象石,合稱“青獅白象守文殊”。樓後玉屏峰崖壁上刻有眾多摩崖石刻,有毛主席手跡“江山如此多嬌”、“風景如畫”、“泰岱遜色”、“一覽眾山小”等,峰頂形成一尊臥佛,又稱“睡美人”,維妙維肖。

  在玉屏樓左邊,有一棵奇特的.松樹,她一側松枝伸出,好像在迎接五湖四海的賓明,這就是壽愈千年、被稱為“國寶”的迎客松。這裡還有陪客松、送客松相伴,極合乎中國的禮儀規範。

  現在我們站在玉屏樓前,左望天都,右看蓮花,秀峰相擁,松石鬥巧,真是一個絕妙的境界。

  天都峰右邊有一座山峰叫耕雲峰,峰頂有一塊巨石像一隻大松鼠,構成“松鼠跳天都”奇景。

  從玉屏樓往下走,沒走幾步便到了文殊洞。進洞後再順著螺旋梯道向下走,就到了“蓬來三島”。你們看,這三座高低不齊的石峰很像傳說中的海上三座仙島,若在有云海的時候看,就更像了。

  哦,眼前就是“一線天”了。這是一道峽谷,又深又窄,深長約50米,兩側壁高25米,最寬處僅2。2米,最窄處不足半米,一個人還要側身才能透過。從谷底抬頭看天空,果然只能看到一線藍天。

  過完一線天,走過渡仙橋,穿過臥松澗,我們來到了蒲團石跟前。下方的巖壁上刻有“別有天”、“觀止”等讚語。這裡右邊是個大山谷,左邊是個險峻的山崖,眼前的這座高峰就是著名的天都峰了。

  天都峰海拔1810米,是黃山最險峰,民諺說:“不到天都峰,白跑一場空”。你們看,這陡峭的天梯左右,各有一塊直立的石頭,一個像是古裝的仕女,另一個像是下拜的童子,這組巧石,像是神話裡的“童子拜觀音”。

  登完約1公里險峻的天梯,我們來到天上玉屏,只見前面的石屏風上刻有“天上玉屏”四個字。大家朝我手指的方向看先前的“松鼠跳天都”,如今變成了兩個犁尖在耕雲犁霧。再往前就是有名的“鯽魚背”了。

  鯽魚背是登天都峰的一段最險峭的石矼,長約20米,寬1—2米,最窄處不到1米,兩邊萬丈深淵。若在茫茫的雲海中走在上面,真像踩在一條露出水面的鯽魚背上,跟著它在大海中游動呢。

  過了鯽魚背,連穿三個石洞,便登上天都峰頂。登天都峰確實很險,但是來到黃山不登天都峰又怎能領略到“無限風光在險峰”呢?

  唐代詩僧島雲是有記載的最早登上天都峰的人,他留下了一首《登天都峰》的詩:“盤空千萬仞,險若上丹梯。迥入天都裡,回看鳥道低”寫出了天都峰的高峻和山道的奇險,也流露出他登上天都峰之後興奮激動的心情。我看諸位現在也都很興奮,充滿了“山登絕頂我為峰”的豪情。

  現在,我們從天都新道下山,一直到半山寺。

  朋友們,你們看天都峰的山腰上有塊岩石像什麼?像只大公雞,頭昂向天門坎,正掀動翅膀在啼呢,這就是“金雞叫天門”,那崖壁上還有“空中聞雞”四字。

  從半山寺來到立馬橋,讓我們站在橋頭北望,可以看到青鸞峰千仞峭壁上的巨型摩崖石刻:“立馬空東海,登高望太平”。每字邊長6米,其中“平”字一豎長達9。4米,為唐式遵將軍於1939年題寫,由6名徽州石工懸系在千尺的峭壁上,用了大半年時間才鐫刻成功。書法氣勢非凡,磅礴壯觀,而且寓意深刻,不僅是對黃山勝景的高度藝術概括,更顯示了在國家危難之時,揚我中華的豪邁氣概。

  從立馬橋直下,就是溫泉景區。

  安徽黃山風景區導遊詞5

  黃山絕勝處——玉屏景區玉屏景區為黃山中心景區之一。

  民諺雲“不到文殊院,不見黃山面”;景區內最為壯觀的是松奇、石怪、峰險和雲海、摩崖石刻等。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稱“左天都,右蓮花,背倚玉屏峰。

  兩峰秀色,俱可手攬。

  回顧奇峰錯列,眾壑縱橫,真黃山絕勝處。”

  景區範圍:南起半山寺,北至鰲魚洞,東起天都峰,西至容成峰。

  區內主要為主體期花崗岩地貌,冰川遺蹟發育。

  山峰高程一般在1700米以上;而深切溝谷的高差,有的可達千米,黃山三大主峰中的蓮花峰、天都峰都座落在景區內,體現了黃山地質公園“前山雄偉”的地貌景觀特徵。

  景區景觀以“雄”稱勝:雄偉壯麗,奇險天成,巧石如林,名松奇絕。

  區內可達景點34處,主要有迎客松、蒲團松、陪客松、蓮花峰、天都峰、玉屏峰等,可視景點27處,主要有蓬萊三島、松鼠跳天都、五老上天都等。

  玉屏景區的地質位置,處在黃山岩體南部主體期侵入的粗粒似斑狀花崗岩內。

  巖性堅硬,構造節理髮育。

  由於不同方向岩石節理的裂解和冰凍、流水的侵蝕,以及重力崩塌等作用的影響,形成了黃山地質公園內最為奇險的高山地貌景觀。

  “黃山之奇,奇在諸峰;諸峰之奇,奇在松石”(清人趙吉士),“峰峰石骨峰峰松”。

  “黃山無處不石,無石不松,無松不奇”;松以石為母,以云為乳。

  松埋雲上,雲掩松中。

  玉屏景區奇松甚多。

  被遊人稱為國寶的迎客松,在玉屏峰東側、文殊洞上方。

  破石而生,壽逾千年。

  迎客松之名,始見於民國《黃山指南》。

  高大的古松,一側枝伸出,似展臂迎客,姿態蒼勁,翠葉如蓋,剛勁挺拔,彬彬有禮。

  玉屏西側道旁壑邊的送客松,虯幹蒼翠,側伸一枝,揖送遊人已1000多年;玉屏峰文殊臺上,四株古松形如仕女,亭亭玉立,姿態秀麗,常年伴陪遊人觀景、看“海”,故名陪客松。

  蒲團松在右側道旁,松冠盤曲於四周,然後平伸,松針簇集頂部,鋪展平整,狀如蒲團,古人贊:“蒼松三尺曲如盤,鐵幹橫披半畝寬。

  疑是浮丘跌坐處,至今留得一蒲團。

  ”世人也有“蒼松之上好安眠”之句。

  景區內還有送客松、望客松、望泉松、舞松、盼客松、盤羚松等諸多名松。

  景區內巧石星羅棋佈。

  大者石林聳峙,石筍羅列;小者玲瓏剔透,造化精巧。

  巧中見怪,怪中見巧,巧得怪,怪得奇,奇得美。

  文殊臺左有“雄獅”盤踞,右有“白象”蹲伏,獅象相距50米,故稱“青獅白象守文殊”。

  立文殊臺環眺四方,天都高聳,“天梯”旁的“童子拜觀音”,峰巔上的“松鼠跳天都”、“鯽魚背”、“二僧朝天都”、“仙桃石”、“仙人把洞門”、“天上玉屏”、“五老上天都”、“美女照鏡”、“姜太公釣魚”、“蓬萊三島”等巧石。

  回首眺望右側的蓮花溝、有“犀牛望月”、“採蓮船”、“孔雀戲蓮花”、“望夫石”等。

  站在立雪臺北望有“仙人飄海”、“羊子過江”等奇石。

  這些巧石,隨著觀賞者的立地變化,不斷變形,故古人讚歎,“他山以‘形’變,觀可窮;黃山以‘變’勝,雲霞有無,一瞬萬變,觀不可窮”。

  乾坤為匠,造化施工,給了我們一座奇偉幻特、美麗無比的黃山。

  它是大自然的傑作,是“天造地設之雄詩”,是天地大手筆寫的“大塊文章”。

  因此,當我們遊覽、閱讀這部“雄詩”,欣賞這篇大塊文章時,要從大處著眼,屏息靜氣作一次忘我的投入。

  不在乎黃山峰石的故事聽到多少,只要把握黃山精神,使人格與黃山峰石融為一體,那你就是峰,峰就是你。

  那些奇石也不再是與你無關的歷史故事和飛禽走獸,而是今後生命中不再能分開的一部分。

  著名作家秦兆陽這樣描述:“遊罷黃山歸去,狂笑淚流如雨;何處失殘痴魂,失在奇峰深處!化作蒼鷹一隻,展翅穿雲破霧。

  看盡千巒萬壑,不知此身何與?”

  文殊臺視野空曠,下臨深壑,平望即是“南海”(亦稱前海),是黃山五海之一。

  南海的特點是山高、壑深、面積大,當雲海形成時,多數峰巒頓時沉入海底,惟硃砂峰、老人峰、紫石峰等,微露峰頭,猶如大海中的島嶼。

  這似海非海。

  非海似海的雲海,時而風起雲湧,波浪滔天,浩浩蕩蕩,汪洋一片;時而又霧似輕紗,隨風飄忽,時上時下,迴旋舒展,變幻莫測,尤以日出或落日的霞海最為壯觀。

  玉屏景區是摩崖石刻薈萃之處,小心坡的“觀止”,渡仙橋上的“一線天”,蓬萊三島對側的“好”;玉屏峰壁上的“宇宙大觀”、“群峭摩天”、“一覽眾山小”、“不險不奇”、“岱宗遜色”、“奇觀”、“氣象萬千”、“江山如此多嬌”、“黃山如畫”、“如何”、“果然”等;天都峰頂的“登峰造極”、“探奇”等;蓮花峰壁的“一覽群山低”、“真如造化”、“玉爐生花”、“天海奇觀”、“非人間地”和鰲魚峰壁的“大塊文章”等,均為點晴妙筆,發人深省。

  石刻書法精湛,篆、隸、草、楷等書體俱全,即點綴了自然,又讓人賞心悅目。